APP下载

借助生活资源打造小学综合实践魅力课堂

2022-06-04朱军

天津教育·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教师

朱军

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兴趣和实践意义为出发点,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研究、调查、体验、思考为基本手段进行的实践活动,贴合当前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对小学生提出的综合能力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笔者巧妙借助生活资源,着力打造高效而独具魅力的课堂。

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自主实践、乐于探究、敢于行动的良好科学品质,教学内容必须贴合生活实践进行,通过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料,让学生在时政信息、校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感悟生活、实践所学,真正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融入生活化资源,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运用时政信息,启发综合实践思路

培养小学生关注时政、热爱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的生活视角,以更加成熟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性格品质,这是一种自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小学生社会认知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学习环保相关内容时,为了加强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概念认知,可以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引入,带领学生从感兴趣的“小动物”话题出发,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和探讨。比如,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进行学习和探讨。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发言,就自己知道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举例、发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为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莫过于“大熊猫”了,教师就可以引导:“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可爱的大熊猫啊,那么大家知道大熊猫为什么要人工圈养吗?”“现在有没有野生的大熊猫呢?”“我们能为大熊猫的保护做点什么呢?”等等,帮助学生建立野生动物保護的概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物种灭绝的短片,告诉学生物种消亡的严峻现状和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危害,以及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做到不乱扔垃圾、减少海洋垃圾的排放、不投喂流浪猫狗、选择环保出行等,提高学生从时政新闻中联系生活实际、提取生活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上的培养和意识上的教育,是作用于学生主观观念、影响学生态度意识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科。而想要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观念、态度、思维、情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成长,教师就要认识到外力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探讨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学生才更愿意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更愿意践行相应的理念观点和看法。时政信息的引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在生活过程中应如何处理、看待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从自身的意识出发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认可这一观点时,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才更愿意做出努力和改变,教师需认识到这一点,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立足校园生活,丰富综合实践方式

美好的校园生活不仅是学生感受生活的第一场所,也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维护的文化环境。丰富的校园生活文化是小学生感受生活实践的基本空间,也是小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制造良好的契机,帮助学生丰富综合实践体验,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中感受当地生活信息的实践活动中增加认识、丰富阅历、感悟成长。

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校提议举办一个校园“灯会”文化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各种彩灯,并写上对联形式的灯谜,挂在路两旁的树上,让在课间以及上学、放学路上的学生能驻足观赏和猜谜在对仗工整、辞藻优美又蕴涵智慧的灯谜谜面的思考和赏析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除此之外,在很多古代的灯谜中都蕴涵了很多人生哲理和做人的智慧,学生在开动脑筋、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开发智力、增进见识,也能从古人的智慧中学到很多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精华,提高个人的思想品质和民族认知。

又如,充分利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的便利,在微博、微信等校园公众号上进行校园实践教学的文化宣传,促进家校合作,引领社会大众对青少年的爱护、关怀风尚,推动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参与,让教育能扎根校园、回归家庭。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公众号上倡导家长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家里帮助孩子将自己的闲置物品收集起来,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进行易物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也能改善他们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学会勤俭节约、充分利用,还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促进同学之间良好友谊的建立。

丰富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当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欲望时,学生也会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培养和观念的引导,教师需引起关注和重视立足于校园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实践活动作出有效的调整和优化。

三、深入自然生活,体悟综合实践内涵

小学生对清新而充满生趣的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向往和热爱,五彩缤纷的环境、生趣盎然的动植物、奔流不息的江河、随风而动的柳枝,这些景物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美好,进而提高对生活的感悟,从实践中学习到课堂所感悟不到的知识。现在面对越来越成熟的网络科技和电子产品设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室内待着,不愿意走到室外感受大自然,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当前小学生的成长。教师要与家长协同合作,引导小学生多走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提取素材,在课余时间里获得综合实践的素材和体验。

例如,住在农村的学生,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多去田间地头、树林山野间玩耍,让学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田地里种植的粮食的民生意义。了解到我们种植的粮食大多自用了,那么市场上出售的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一旦出现天灾,粮食减产了,人们的粮食来源又该如何保证?我国的储备粮是以何种形式进行储藏和预判的?这些看似深奥的民生问题可能无法让小学生一次性理解,但引导的目的是让其学会从生活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体悟生活实践的内涵,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会做一个“有远见的小大人”。

对于城市中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周边的城市环境中寻找自然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脱离钢筋水泥,走到大自然中感受泥土、大地、草木、生命。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观察原始河道的生态环境,并从周围的天地、山林、工厂和道路等环境中分析河道生态现状的原因,可以在河流水文中提取水样,带回到学校进行水质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放大显微镜下的水样成分分析结果。从其中的有机物含量、重金属成分,以及其他污染物中进行分析,总结出我们应该在实践生活中改善的问题;又如,整治周边的污染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水体腐臭、水藻堆积的情况,建造专门的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减少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保护河道生态生物多样性,以本土生物的自清洁能力养护河道等。

因此,综合实践教学也应充分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进行。比如,靠近海边的地区,学生可以赤脚走在沙滩上,感受潮汐的变化;住在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开封、南京、北京、西安等地区,家长则可以带领学生去那些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进行学习和感受,从浓厚的历史氛围中感悟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所带来的震撼和使命感,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崇高的爱国情操;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离开城市地区,去到充满传统民俗特色的寨子、村落里,感受传统民族风格的劳作和生活方式,让小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学习自己的方言、舞蹈、歌曲,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这种扎根家乡土地的快乐,而不是只会说普通话、只走过混凝土和柏油马路的“城市小孩”。

四、回归社会生活,感受综合实践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考量,提到:“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人生需要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观点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宗旨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回归社会生活,对学生来说具有充分的实践教育意义,就像国外学校鼓励学生走到社区中进行自我实践是一样的道理。当下,的小学生在温室一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要将其“推”到社会生活中,才能让小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实践的状态和现实,提高其对生活、学习甚至人生的感悟,尽早脱离稚气,成长为一个心中有想法、行动有标尺的合格的小学生。

当前的小学生无法真实接触社会环境,不仅使学生脱离现实、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应积极促成社会力量与学校的合作力度,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体验平台,让学生切身实地感受“工作”“社会”“生活”的真正含义,以更加长远和成熟的视角看待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进而树立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合格、独立的当代小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用不到的闲置物品收集起来,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购买一些小文具,带领学生一起去跳蚤市场或商场中租一个摊位,让学生尝试与过往的行人进行沟通,让学生尝试推荐自己的商品、衡量价值利弊、顺利达成交易,在买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可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氛围,从交流与沟通中增长见识、提高阅历。综合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让理论指导行为的过程,更是一个行为深化理论的过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感悟,可以将所见所闻升华为所感,在买卖中得到“主动是沟通的开始”“交易的过程也是利益的交换过程”“同理心往往比单方面情感输出更为有效”等人际沟通方面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又如,带着学生到养老院、大学校园、工厂等学生日常接触不到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实践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进而得到对社会生活更加深刻的认知,加深对生活的思考,笔者在一次学生的作文中就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养老院里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看上去很孤单,很需要家人的陪伴,也许就像妈妈说的那样,老人就像孩子,需要人的照顾,等我的爸爸媽妈老了,我一定要亲自照顾他们,就像他们照顾我一样。”这便是来自社会实践中的感悟,真挚而充满心意,简单的话语中蕴涵的道理是多少大人都没有领悟的,这也便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真正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知、丰富体验、完善品格,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

五、关注个人生活,回归综合实践本质

老辈人常说,浪费是最大的可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还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然而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对老人的谆谆教诲充耳不闻,甚至很多年轻家长也没有很好的节约意识,给孩子做了坏榜样,浪费粮食、混倒垃圾、浪费水资源高碳出行等,这些行为都使当前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节约品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也应注重学生个人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家人一起行动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制定“家庭环保守则”,将自己对环保的认知落实到自己家里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如“电视看完记得关掉总开关”“每天的饭菜都要吃干净不浪费”“衣服能穿就好,不随便买新衣服”“洗过米的水可以用来洗菜”“洗衣机最后的清洗步骤流出来的水要储存起来冲厕所”“家里的纸张、瓶子要单独分类不可乱扔”“塑料袋要清洗后重复使用,去超市要带上购物袋子”等,学生将守则带回家与家里人一同商量、完善,并督促家里人共同完成。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记录下环保守则期间家里的水、电费的变化,通过实际的数据改变,让学生有更加清晰、现实的认知,继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环保行动,对其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也就有了更突出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出真知,生活永远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对学生现实生活资料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教师在打造魅力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的时政信息,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为小学生带来丰富多彩而富有生趣的综合实践课堂。

猜你喜欢

小学生生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秋天在哪里
生活感悟
美育教师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