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沈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

2022-06-02庞卫宏杜洁

辽宁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

庞卫宏 杜洁

〔内容提要〕高铁以其高效、舒适、安全的优点“压缩”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的推动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本文利用城市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京沈高铁经过的北京、承德、阜新、朝阳、铁岭、沈阳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京沈高铁的开通在提高了节点城市之间可达性的同时,极大增强了节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京沈高铁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

注:本文受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经验及其对东北振兴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N2024003-07)”资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之间高效率稳定的连接,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高速铁路作为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式,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快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我国第1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高铁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在改变着由高铁连接起来的各个节点城市,相对于传统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而言,高铁快捷、方便、舒适、安全性高。开通高铁后,城市在空间格局上发现了明显的改变。高铁的开通不仅压缩了城市之间的地理空间,产生了时空压缩效应,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不同城市之间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增多、增速,并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均衡发展,高铁在消除地区发发展差异以及收入不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京沈高铁沿线的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和区域紧凑分析研究京沈高铁开通后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节点城市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京沈高铁对沿线城市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这些城市的应对策略。

二、京沈高铁沿线城市概况

本文所指的京沈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哈通道中的京沈段,连接了北京、河北和辽宁三个省市,以北京朝阳区为起点,途经的主要城市有承德市、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等(见图1)。2018年12月沈阳—承德段开通运营,2021年1月北京—承德段开通运营,标志着京沈高铁全线完全开通,使得北京到沈阳的时间缩短到3小时以内。京沈高铁的开通在助力东北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京沈高铁经过的节点城市2017—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北京和沈阳的经济实力最强,两个城市在整个区域当中历年GDP占比达到91%以上、人口占到70%以上,可见北京和沈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中心城市的作用(表1)。

三、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引力模型

地理空间内不同地理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空间相互作用。常用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有引力模型、潜力模型和断裂模型等。其中引力模型已被众多学者不断扩展,运用于空间布局、旅游、贸易、零售、人口迁移、城市相互作用、腹地范围辨识等方面,并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经济联系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选取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6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京沈高铁开通前的2017年和完全开通后2021年各方面数据(表2、表3),计算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表4)以及经济联系强度变化率(表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比各个节点城市2017年和2021年经济联系强度,2017年京沈高铁未建成的条件下,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总强度的均值在198,而到2020年京沈高铁完全开通后,2021年经济联系总强度的均值达到1662,是高铁开通前的8.4倍。总体上京沈高铁的建成不仅提高了节点城市间的可达性,还增强了城市之间经济方面的联系。

2.在2017年京沈高铁开通前,经济联系强度前2位的城市是北京和沈阳,其中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为356,沈阳的经济联系强度为346,两个城市占到6个城市总体比重的59%,充分证明北京和沈阳在区域经济发展居于核心的地位。排名最后的阜新市经济联系总强度仅为40,占总体比重的3.37%,与北京、沈阳之间的差距较大。2021年京沈高铁开通后,经济联系强度前2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和承德,沈陽在高铁开通后经济联系总强度虽然出现了增长,但是不如承德增长的幅度大,这主要是因为沈阳在京沈高铁开通之前与其他辽宁省内节点城市之间交通本就很便利,而承德在京沈高铁完全开通之前与其他节点城市联系并不是很便利。

3.对比2021年各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率,可以看出京沈高铁的开通使得各个节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承德,虽然本身处于“京津冀”经济圈,物理空间上距离北京很近,但限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北京的快速发展对其经济上的带动作用效果有限,高铁建成后北京对承德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得到进一步放大,在除了北京之外的节点城市中,承德与其他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变化率都非常大。

4.与其他节点城市相比,由于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很多,而经济发展水平是计算经济联系强度的关键指标,因此在讨论各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变化时若不考虑北京的影响,京沈高铁开通对其他5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影响依然十分明显,除了沈阳与铁岭之間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较小之外,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加都在100%以上。

四、京沈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经济联系强度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京沈高铁开通后增强了各节点城市之间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京沈高铁对节点城市的积极影响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空间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为城市功能分区,高铁的通达将提升沿线节点城市功能。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大提高该城市内部交通及对外交通的水平,为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同时围绕高铁站点的临近城区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功能性商贸中心,产生汇聚效应。

京沈高铁的开通,会推动周边城市的人流、物流聚集站点,有利于节点城市建设“临站经济发展带”。站点城区成为展示整个城市形象的地标和窗口。同时,伴随着京沈高铁的开通,高铁站将产生“汇聚效应”,提升周边地区的商业开发价值,有利于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铁车站为中心的商圈,聚集现代服务业,为商贸的发展提供动力。

另外,各节点城市围绕高铁站点制定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对于城内、商贸区、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随着站点周边地区人口、贸易、交通等产业不断融合,节点城市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京沈高铁建成开通,有利于带动辽西地区经济发展,在改变辽西北地区交通落后状态的同时,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周边资源,充实沈阳经济圈,使沈阳对辽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沈阳经济圈中辽西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优化阜新这一类“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结构。

2.促进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京沈高铁完全开通后,使得东北增加了一条快速入关的通道,有利于京津冀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之间人员、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尤其是喀赤高铁与京沈高铁连接并开通运营后,使京哈高铁与邻近地段快速铁路有机衔接,形成了贯通辽宁、辐射东北、延伸内蒙古、通达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极大缩短沿线节点城市与“京津冀”临近高发展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更好参与经济走廊建设,“高铁经济”带来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改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及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京沈高铁沿线城市经济联系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土地、农业、矿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并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各个城市的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并拓展经营空间和发展空间,也为产业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拉动资金流动及经济发展。

3.有利于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京沈高铁所连接的北京、承德、朝阳、阜新、沈阳等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各个城市景区、景点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能够带动当地餐饮、宾馆及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政府通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良好印象,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

(二)京沈高铁对部分节点城市的不利影响

1.城市之间竞争加剧

京沈高铁的开通给沿线城市带来很多新的机遇,例如承接北京、沈阳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为此各个节点城市会借机大力发展经济,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人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若不能合理规范和引导,会带来恶性竞争。激烈的竞争会提高各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引入本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于这种竞争效应,可能会带来反向效应,降低本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利于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产生虹吸效应

高铁是一把双刃剑,其开通为城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挑战:高铁的建成加速了生产要素流动,促使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向经济高地聚集,可能会使部分小城市的要素资源流失到大城市,这样也会加剧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之前发展水平存在很明显悬殊,地区生产总值相差甚远,尤其是相对于北京、沈阳等大城市而言,其他小城市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影响力远远不足,还可能会限制小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经济不断衰退的局面。对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控,很可能出现“虹吸效应”,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小城市的发展反倒得到制约。

3.资源分配不均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没有管控的自由发展模式会使高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在一段时间后发生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当更多资源被大城市“虹吸”之后,会导致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房价居高不下等一系列的问题也会导致小城市出现金融中心分化、流动和转移、缺乏劳动力、项目流失等问题,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五、研究结论

利用引力模型对京沈高铁开通前后其沿线节点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的演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发现:

京沈高铁开通后,本文所分析的6个节点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都得到明显缩短。通过计算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一方面,节点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均得到明显提升;对比京沈高铁开通前后各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发现,京沈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完善了我国的高速铁路网络,也大幅度地带动其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对国家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要防止因高铁开通后产生的“虹吸效应”而加剧周边地区内部经济极化效应等消极作用,相关政府机构应采用相关措施尽力减少其负面影响,同时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善本地营商环境,为承接北京部分产业的转移做好服务和准备。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实证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贸易潜力比较研究
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新型贸易壁垒理论综述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
基于引力模式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