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研究

2022-06-01阮文希

科学与财富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专业课程证书

阮文希

摘  要:在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主要存在就业问题,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而“1+X”人才培养不仅能够促使我国毕业社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还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长久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研究产教融合的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保障“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促使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进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当前阶段,我国已经逐渐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使学生的学历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这是现阶段我国教育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对于教师而言是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这无疑对高职金融科技應用专业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X”人才培养的含义

“1+X”人才培养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获得的文凭,可以为后续职业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X”就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社会力量展开的一项培训评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工位需要的人才,进而获得技能证书。实际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学历证书的补充,能够有效填补学历教育存在的不足,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工作岗位技巧,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胜任工作,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2产教融合的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的意义

2.1有利于产教融合的发展

若想要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则需要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含义即实施“1+X”证书制度。在“1+X”证书制度下,将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内部标准有效结合在一起,新的评价方式是学校评价方式与社会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产教融合下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的“1+X”证书,不仅可以促使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也可以使企业更加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中[1]。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制作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新的产教融合,可以打破校企合作不高的窘境,使校企深入合作,进而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可以更好的胜任今后的岗位需求。

2.2推动“1+X”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

“1+X”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任务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在“1+X”人才培养中,证书技能标准的设立可以依靠职业培养培训机构设置,从而保障“1+X”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证书也是评价高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用人单位人才培养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X”人才培养能够使用人单位和高职结合在一起,促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总之,“1+X”人才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满足岗位需求,从而可以更好的胜任工作。

2.2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继而高职学校为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开始逐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学校在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金融能力等[2]。正是由于“1+X”的有效落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努力考核各种证书,促使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高职学校教育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划分笼统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职的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缺少系统的划分,划分不详细较为笼统,并未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1+X”人才培养方案。除此之外,在课程安排中,往往是教师安排,并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时,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无法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影响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产教融合下,虽然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为了保障学生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获得,开展了一些相关课程学习,但在学生获得证书之后,并未开展相关课程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导致一些学生虽然获得了证书,但由于自主实践能力较差,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更好的满足工作岗位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3.2不完善的技能培养制度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高职学校的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在课程建设时,应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中心,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教师专业能力、软硬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在技能培养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1+X”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

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并未根据岗位需求而合理开设。虽然现阶段的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会为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但总体来看,课程安排并未彰显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实际上,高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的摇篮,若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仍旧以传统技能学习为主,则会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金融行业发展,无法满足岗位对学生的需求,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

3.4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制度建设与行业脱轨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转化,导致金融行业发展发生动荡。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受到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岗位需求的提高以及劳动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对金融行业人才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3]。高职学校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课程的建设是需要能够反射未来市场发展,并能够体现对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校培养任务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由于高职学校受到教学观念、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相脱轨。

传统的课程建設均是以专业知识为前提,当前虽然诸多高职学校已经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但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仍旧是较为单一,显然是无法满足“1+X”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更加趋向于模块化,多数以项目和任务为设计前提,而金融科技应用职业技能标准并未融入其中,导致教学内容与技能标准不相适应。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促使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入在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中,但由于教师重视度的不足,导致这些技术并未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进而出现严重的行业相脱离的问题,不利于“1+X”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4产教融合下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措施

4.1“1+X”人才培养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建设要点

4.1.1知识制度与课程内容建设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行业发展需求,而且还应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比如,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方向可以以职业基础课程为前提,包含经济学基础、金融科技基础等;第二个方面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包含大数据金融、金融科技产品运维等;第三个方面以个性化课程为前提,包含互联网保险、智能投顾等。在课程确定大方向之后,应要根据技能培训标准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保障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发展,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应对职业技能考核。高职学校在“1+X”人才培养中采用的模式较为单一落后,只是针对技术来培养技术性人才。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社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这就需要学校积极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会计基础、人工智能等方面有机结合,从而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4.1.2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产教融合下,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的建设还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T”字形结构,即专业涵盖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并搭建与中高级人才培养渠道[4]。比如,高职学校可以根据基础课程进行划分,并辅助专业基础技能、核心技术技能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课程的精细划分,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2转变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高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建设是一项十分漫长的过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与专家、教师、企业工作多方努力完成。首先,需要对社会岗位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岗位和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大纲要求、核心知识点等进行内容提炼,依托岗位要求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遵循“由简到难”原则,保障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认知有所提升,进一步促使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为促使学生获取多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应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课程学习。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相结合,初级证书对应基础课程,中级证书对应核心内容,高级证书对进程课程,按照考试要求逐渐丰富课程内容,进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促使学生学习便利性的提升,高职学校还可以开设线上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不同的课程学习。

4.3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产教融合下金融科技应用专业“1+X”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在保障“1+X”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时,还应要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现如今,虽然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师基础知识丰富,学历较高,但却缺少实践经验,学校虽然会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但大多数的实践只是流于表面,也无法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依旧是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教学方法缺少新颖。因此,若想要保障“1+X”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安排教师定期走入企业进行实践,促使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5]。除此之外,高职学校还应要为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夯实基础。同时,高职学校还应要组织教师根据职业资格登记证书考点开展教学研究会,共同努力进行完善教学内容,促使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完善,使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升。另外,教师也需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微课、语音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而且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

5结束语

总而言之,“1+X”制度的落实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更为全面,而且还可以为高职学校金融科技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改革思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有机集合在一起,保障课程与职业不脱轨,促使学生提高理论知识以及职业能力。此外,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鼓励学生多考证书,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尤为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制度的有效落实需要长久的坚持,集合企业的力量,当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并不断根据行业发展及时调整,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志娟.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1+X证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1):123-125.

[2]戴岭,程广文,刘冬冬,屈静如.“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在契合性、现实困境与消弭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1):247-253+281.DOI:10.16791/j.cnki.sjg.2021.11.047.

[3]许达丽.对接“1+X”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9):43-44.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9.022.

[4]田原,陈文政.“1+X”证书制度与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01):102-105.DOI:10.13298/j.cnki.ftat.2021.01.022.

[5]崔艳,刘雪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02):112-113+116.DOI:10.16214/j.cnki.cn41-1276/g4.2020.02.032.

作者简介:(1993年7月13日),女,汉族,硕士 ,金融学专业和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经济金融,工作单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基金项目: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1+X”人才培养研究——以金融科技应用(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  项目编号:2021YB022.

猜你喜欢

产教专业课程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收录证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