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品质课堂

2022-06-01潘祥辉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品质课堂小学科学

潘祥辉

摘 要: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本文论述了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讲授带给学生科学的语言表达,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理解科学原理,通过恰当的探究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能力,并在教学中适宜应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品质课堂

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旨在突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束缚,促进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一、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主张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小学科学品质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体性原则强调了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主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从教学活动的掌控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尊重学生人格、观点、兴趣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发展性原则

学生既然作为课堂教学主题,那么教学活动就必须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个体科学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来探索周围世界,并能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应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因此小学科学品质课堂应该是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发展成长,让学生的不断提升科学综合素养。

(三)活动性原则

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科学课堂教学主题,而科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探究,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下主动探索。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提出假设,推动学生制定探索假设的计划,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具体实施探索计划,从而得出结论,进一步进行交流表达,让原有的知识经验持续生成和发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活动性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发展、尊重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四)创造性原则

学生不仅是发展的个体,还是有意识的个体,如果教师部分教学内容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流程和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会疲劳,科学思维、行为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而且教育理论是发展的,教学方法应该顺应理论的发展,因此品质课堂构建需要有所创新,在传统优势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力争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注重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作用之一是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之二是用来反思教师的教学,之三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量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需要改变这一评价机制,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作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发展,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

(一)正确的讲授

虽然品质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科学知识,但学生的学习过程离开教师的讲授是万万不能的。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进行考虑和选择。例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事实或者科学原理,那么教师就需要先让学生亲历科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发现科学原理,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提炼。在学生亲历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科学知识理解不够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讲授。

学生亲历科学活动后的讨论总结,是需要发言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往往缺乏严谨的科学性,而这就需要教师的讲授作为例子带动学生使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事物。因此正确的讲授需要教师用科学的语言来更正学生的观点表述,交给学生使用规范的、正确的、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发现的科学规律。

(二)有效地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也是提问有效性的主要体现。教师的讲授不可或缺,但不能在课堂上只出现教师的声音。有效提问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问题设计得好,不仅能够把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到正确的道路上,还能让学生的思考更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提问的关注点。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学习的实情,问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和探究思维的起始之处,引导学生积极把握教材内容的难点,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解决疑难处。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学生的答案可能性很多,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得到的结论有时会和自身认知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激发学生疑问的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对科学活动的质疑。只有学生产生了质疑,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质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恰当的探究学习

第一,按照学生认知层次设计教学目标。学生的科学活动要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而且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之前,需要先去了解分析教材,分解学生的探究目标,按照由易到难,又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排列顺序设计衔接紧密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的科学认知在难度螺旋上升的活动中充分发展。

第二,把握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一定是与学生的认知背景相关,尤其是同一主题,当学生已经进行过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后,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把握探究的关键问题,重新编排探究学习活动,去掉冗余环节,节省下来时间让学生重点探究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突出探究重点。探究重点一定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问点,这就需要教师认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探究感兴趣。

第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小学科学品质课堂构建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活泼有趣,同时还能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带来知识的获取。另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要充分意识学生科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内化知识形成科学能力。

(四)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

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把科学原理、实验步骤等直观地表达出来。适当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认知效果,还能借助动画演示功能,解决教学重难点,把一些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信息技术的直观教学,把课堂氛围变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获取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结束语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构建品质课堂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把每一种方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构建品质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国彪.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  2021(2020-33):21-22.

[2] 吴月珍.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趣味课堂构建策略[J]. 学苑教育, 2022(8):3.

[3] 张书建. 构建学讲计划的小学科学品质课堂[J]. 新课程:小学, 2017(5):1.

[4] 劉树梅, 苏兰英. 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 中华少年, 2017(23):2.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小学科学
打造品质课堂,铸就品位教育
小学语文品质阅读课堂的打造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