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30查蓉珍喻玫毛妍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颅脑损伤生活质量

查蓉珍 喻玫 毛妍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91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干预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腘静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运动功能包括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移动能力评定量表(MRMI),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Barthel指数)。结果  两组干预4周后,BBS评分、FMA评分、MRM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干預前,但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可提升下肢静脉静脉血流速度。

【关键词】  颅脑损伤;早期康复锻炼;气压治疗仪;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9--04

颅脑损伤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主要由暴力因素导致,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颅脑损伤,以遏制疾病进展,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且需长期卧床休养,而卧床可能会影响下肢深静脉腔内血流,引发多种并发症[1]。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康复锻炼,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改善血循环,且可促使肢体功能恢复[2]。气压治疗仪作为常用物理治疗仪器,其通过反复充、放气多腔气囊,可有序挤压肢体,促使组织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3]。鉴于康复锻炼、气压治疗仪应用优势,本研究将二者联合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旨在观察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91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3.57±5.87岁;疾病类型:颅内血肿10例,脑挫裂伤19例,硬膜外血肿13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49±5.83岁;疾病类型:颅内血肿8例,脑挫裂伤18例,硬膜外血肿14例,其他5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1)纳入标准:颅脑损伤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头颅CT或MRI等检查证实为颅脑损伤;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伴有神经、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精神正常。

(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创伤,如骨折、畸形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伴有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肢体运功功能障碍;哺乳或妊娠期患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接受预防感染、营养神经、降颅内压等相关对症治疗,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干预周期均为4周。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等,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其早期进行关节被动、主动训练等,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沟通,以减轻其心理负担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早期康复锻炼:①肢体按摩,术后以“向心性方向”按摩患者下肢,依次按摩比目鱼肌、腓肠肌等,30min/次。②被动、主动运动,辅助患者做双足内翻运动,30min/次,并嘱咐家属用温热水足浴,20min/次,同时按摩其踝关节,并指导其进行关节主动运动,30次/组。③肢体运动,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指导其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等收缩运动,并最大限度屈伸、旋转踝关节,运动30min/次,3次/d。④体位调整,间隔2h辅助患者翻身1次,并放置硬枕在其膝下,同时垫高踝关节,促使下肢静脉回流。⑤皮肤观察,康复锻炼期间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是否存在肿胀、皮温改变等,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等。

(2)气压治疗仪:术后采用普门AirPro-600型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干预,将套筒置于患者下肢,经气管连接主机,设定初始压力为75mmHg,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增加压力,30min/次,2次/d,若干预期间患者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止干预。

1.3  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6]、移动能力评定量表(MRMI)[7]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运动功能,BBS量表主要包括从坐到站、转移、无支撑站立等14个项目,各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56分;FMA量表主要包括上肢、下肢两个方面,共有50个项目,各项目最高分为2分,总分100分;MRMI量表包括步行、站立、坐位平衡、床上翻身等8个方面,各方面均采用6级评分法,总分40分;BBS、FMA、MRMI三者得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

(2)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Barthel指数)评估[8]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量表涵盖进食、穿衣、洗澡、如厕等10个方面,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3)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型号:Voluson S6)测量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各测量3次,最终结果取平均值。

(4)并发症:记录两组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百分比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BBS评分、FMA评分、MRM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BBS评分、FMA评分、MRM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干预前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觀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率为10.87%,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颅脑损伤作为临床常见损伤,其发生率仅低于四肢损伤,且具有较高致死、致残率。手术作为颅脑损伤常用治疗方案之一,虽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但术后可能会遗留一定肢体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9]。因此,寻求颅脑损伤有效干预方式,对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常规护理通过健康教育、运动治疗、心理干预等,虽可改善病情,但忽视早期锻炼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护理效果有限。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康复锻炼,可促进部分神经元修复、再生,重建中枢神经代偿功能,促使运动功能恢复,且可调节血液循环,改善预后[10]。气压治疗仪利用气压带压迫、松弛肢体,可促使血液、淋巴流动,改善微循环,且均匀按摩肢体,利于血液中代谢废弃物吸收,预防肌肉萎缩[11]。相关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脑内氧化应激会促使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脑神经细胞,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且额叶损伤可能会损害执行功能,从而可能会影响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等,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1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4周后,BBS评分、FMA评分、MRMI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在于,早期康复锻炼期间通过进行肢体按摩、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肢体运动等,可促使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且可加速肌细胞代谢,增加肢体血流灌注。同时,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加速肢体血液流通,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可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14]。据报道,颅脑损伤后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会使红细胞聚集,造成血流速度减慢,且部分细胞会附着于血管壁,增加血栓发生风险[15]。同时,颅脑损伤术后长期制动可能会影响患者肢体血流速度,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加之使用脱水药物,可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血栓脱落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4周后,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提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早期康复锻炼通过进行肢体相关运动,有助于促进腓肠肌、股四头肌等肌肉收缩,增强肌肉代谢能力,促进代谢物质清除,加之利用气压治疗仪辅助挤压肢体,可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血管,从而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同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可早期发现不良事件,及时处理,从而可预防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17]。但本研究并未观察两组远期预后,且未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结果存有局限,未来仍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可提升下肢静脉静脉血流速度。

4  参考文献

[1] 李倩,靖倩,尚无怡.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3):295-298,303.

[2] 黄现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621-1623.

[3] 林琴.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3):137-138.

[4] 孙西周.颅脑损伤现代诊疗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00.

[5] 周君桂,范建中.Morse跌倒评估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应用于老年患者预测跌倒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30-133.

[6]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4):519-522.

[7] 李宝金,李程,李鲸,等.早期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4):261-265.

[8] 李小峰,陈敏.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3):1657-1658.

[9] 曹文平,张秀文.中药药熨疗法联合八风八邪滞针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9):86-89.

[10] 李霞清,王洪梅.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上下肢運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4):448-450,456.

[11] 张丽桃,马玉华,吕荣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全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2):77-79.

[12] 张泉,张红梅,申志才,等.早期综合康复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4):276-277.

[13] 陈安丽,刘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232-1234.

[14] 罗海琴.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4):39-42.

[15] 任丽霞,刘花,魏洁.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8):1349-1350.

[16] 权晨红,白婷.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1063-1064.

[17] 王科文.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视听统合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2):1260-1262.

[2022-03-10收稿]

作者单位: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成飞医院(神经外科:查蓉珍、毛妍;泌尿胸外科:喻玫)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颅脑损伤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