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侘寂”(WABI-SABI)美学在男装设计的表现

2022-05-30陈含烨张康夫

设计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审美心理互动美学

陈含烨 张康夫

关键词:“侘寂”美学 男装设计 不完美 审美心理 互动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8-0008-03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不再只是单纯表达一种形式结构,或一种视觉及心理的审美感受,而是在服装表现上进一步追求服装与着装者心灵上的互动,“侘寂”美学在服装中的盛行就是这种心灵互动的反映之一。

“侘寂”,分为侘(wabi)和寂(sabi)两部分。其中,“侘”是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事物最本真的自然状态;“寂”是一种美学的理想典范,表达时间给事物带来的岁月美[1],反映因一种时光岁月的孤寂之感而引起立对深邃和静谧美的向往,是一种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侘寂”美学(wabi-sabi)整体表示不完美、无常、不完整等美学现象,与中国禅宗及道学的某些观念相关。在审美表现方面,“侘寂”美学重视内在,自然的心理感受,忽略外在装饰,追求一种朴实、自然、未经任何修饰的美。有一些日本学者将“侘寂”之美比拟为生活中最平淡而又最静谧的时光,反映了日本学者对“侘寂”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一、“侘寂”(wabi-sabi)美学的不完美理念

“侘寂”美学强调事物自身的发展,而非人为设计,不求刻意完满。从自然物象看,其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如果一个事物的形式太完美,很容易让人们迷恋外表而忽略事物的内在含义。缺憾之所以能够成为美的形式之一,是因为其自身带有时间或岁月的痕迹,这种痕迹能够触动消费者的心弦,带来某些启示,正如“侘寂”之美的缘起,这种美更多的是来自于正在流逝的、破碎的和谦逊的东西的感悟和尊重,认为带有年龄和个性印记的事物更加具有审美性,因为每个经过磨损或者刚刚修补过的痕迹都是值得欣赏的。

“侘寂”的不完美有时表现为一种隐秘、短暂的审美感觉,即体现一种转瞬即逝与残缺合一的美,有时表现为一些细节里,如瑕疵。“侘寂”美学注重物象的内涵,看淡外在的修饰,善于捕捉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不矫揉造作的不完美感,一种自然物象本真的美,或者一种归于平淡的悠然意境。这些理念会潜移默化影响设计师的实践。因此,受“侘寂”美学的影响,在日本的设计作品中,有一些不完美、或者缺憾存在是正常的,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觉得这很符合自然的审美规律。

二、“侘寂”(wabi-sabi)美学在男装设计中的表现

“侘寂”美学现象在日本男装设计中普遍存在,无论是基于本国的设计,还是面向世界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侘寂”的影响,这种影响分别在服装材质、款式及色彩的设计中露出端倪。

(一)服装材质的不完美表现

“侘寂”美学的不完美理念引导设计师保持原材料的自然性,充分运用自然材料特有的纹理、质感与色彩等凸显服装材质的本色之美。有时也利用做旧、破损等技法表现人类对时光流逝的缅怀。

1.三宅一生:保持面料褶皱的自然性。设计师三宅一生以褶皱著名,在每件设计作品中,都会将面料自身的属性发挥到极致,在男装设计中,如图1,三宅一生认为服装应该顺应自然,包括褶皱设计,主张利用布料自身的悬垂性产生的自然褶皱,这些不完美的褶皱与服装设计一起构成了独特的的造型语言,既突出了面料的原本特征,维持了服装的舒适自然,又创造了别致的服装形式,营造了人体与服装之间在不完美状态下的神秘感,丰富了着装者的空间想象。

从设计创意分析,三宅一生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周围的不完美状态下的自然元素,将服装设计的无限遐想与独特的自然形式语言结合、与侘寂美学融合,提炼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三宅一生的设计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设计师尊重自然的設计思路,其设计作品尽力使人体摆脱服装的束缚,注重服装本身的整体造型,创新性的将面料褶皱及裁片设计成活动的元素,可以根据人体动态而调整,使服装不仅具有充分的服用功能,便于活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随意折叠,这便是打破传统观念中的完美模式,诠释了一种看似随性、不完美的,却更加容易触动人类心弦的美。因为这种美具有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带有人生体味的审美形式。

2.BORO衣衫褴褛:旧时光下的本色美。BORO艺术是由日本品牌所提出的,其推崇的理念便是:最好的凌乱,可爱的粗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多数农民用便宜的旧碎布制作,这些都是经过50年自然磨损后形成的古布,如图2、3,BORO的复古、不完美、本真的特征引起了世界设计师的关注。

在男装设计中,BORO设计师擅于把多色块的破烂碎布编制拼接起来,再利用蓝色扎染、作旧等设计元素升华作品。虽然其成品服装呈现的是不完美或复古的破旧感,但是设计师能够巧妙地把破损、陈旧等元素与人生感怀结合在一起,并在日本传统工艺的运用下,将着装者的心灵与“侘寂”美学糅合在一起,不断塑造“旧衣服”的新新形象,拓展怀旧情绪的新境界,这种反潮流的,拥有自然、质朴、松散特征的服装形式,裹挟旧时光的气息,夹杂着古朴的时尚,在充满喧嚣的环境下,带给消费者一种平淡的舒适感,一种可以让心灵暂时安放的空间。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在“侘寂”美学的影响下,设计师通常会以人为本,利用服装面料的特殊属性,保留面料原始的、自然状态下的不完美形式。结合扎染、蓝染、刺绣染等传统工艺,创造出独特、带有时光印迹的独特面料。进一步在“侘寂”美学的启发下,精心塑造一种带有时间、岁月流淌痕迹的男装形式,在这种理念下产生的服装作品常常一种淡淡的感伤气息,而这种感伤气氛常常更容易引起消费者情感的共鸣。

(二)服装廓形结构的不完美表现

“侘寂”美学影响下的造型设计倾向于采用残缺、错位、扭曲等形式改变服装语言,以此迎合或激发消费者的类似情感。

1.川久保玲:缺憾里的不完美。川久保玲将东方制衣理念完美地融汇到其设计实践中,其在男装廓形设计中,常选用H形结构保持男装的硬朗,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服装的内部空间。如川久保玲的“乞丐装”,该服装形式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破洞装,将服装处于一种未完成或者故意撕坏的状态,这些作品与当时的社会时尚大相径庭,除了受方解构主义的影响外,更多是受了日本民族审美及“侘寂”美学的影响。川久保玲经常采用错位的设计手法,在不改变其造型的前提下,将正常的服装局部移动到服装的其他位置,带来一种残缺、不完整的特殊视觉效果。在2017年春夏男装发布中,川久保玲将不和谐、不对称、不规则融入男装中,如图4,把黑白印染的图案和塑料材质的褶皱搭配,制成宽阔的衣摆和雕塑性的H型,这种特殊的搭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不和谐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新颖感,是其对“侘寂”美的又一次新体验。

川久保玲喜欢在不同的维度与空间不断探索人体和服装的关系,使得其设计作品需要我们透过厚重的布料叠堆和奇异的外形来进行反复考量才能识别,其独特的造型加上不收边的、破损的服装边缘、松垮的廓形、布片的错位或缺失等都与“侘寂”美学有一定的关联。从秀场效果看,这种看似不经意、不完美的作品似乎更有震撼力,更能给我们带来思考和探索。

“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都更能表达精神”,这是铃木大拙所说的[2]。当下,人们不断追求完美的目标也在发生转变,设计师在重视外观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内在的真实,以及人对着装境界的表现,寻找让设计作品能够阐述自己的情感的方法,逐步实现产品与人类自身的共鸣。除了维护物品的自然属性、营造“时间流失”的感觉外,会极力营造消费者的想象空间。在构图理论中,“对于‘满来说,往往‘空才能更给人遐想和探索”[3]。对于服装设计也是一样,如设计师常常利用材料自身的不完整,或者运用设计手法使造型产生缺失、破损,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物象的缺憾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尊重,或通过释放服装的内部空间,以消减服装形式美来实现人体的自由,释放人们的紧绷的神经。

“侘寂”美学让服装廓形的表现有了更多可能性,促使设计师打破常规,减少繁复不实用的设计,敢于保留不完美的形式。如川久保玲将不对称的左右结构、服装各部位的错位设计、可拆卸的局部细节等充分运用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创造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错位美或残缺美,引起消费者对残缺美或个性美的反思。

(三)服装色彩的不完美表现

“侘寂”美学影响下的不完美表现在色彩方面摆脱对传统的优美、甜美、华美的束缚,打破已有的色彩禁忌,根据某些自然的痕迹,或某段时光的记忆,或者某种偶发的可能去创造色彩,形成独特的色彩印象。

1.山本耀司:静谧的黑色主义者。黑色是山本耀司服装设计的独特标准之一,黑色同时也出现在静谧的“侘寂”风格里,在2018年男装的春夏秀场中,如图5,山本耀司和艺术家 Suzume Uchida 合作,在宽大的廓形的服装中,印上艺术家的画,再加上不规则的文字和充满意境的涂鸦,为黑色增添了新的丰富魅力色彩。山本耀司的色彩和图案设计变得不再具象,注重挖掘创意的无限延伸,他设计的黑色面料饱含诗意,显示一种抽象的美感。2021春夏男装秀场系列服装,如图6,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在色彩设计中,除了永恒的标志性黑色外,还运用了红色印染和蓝色印花的点缀,加上亚麻和扎染元素的烘托,贴合了自然状态下的不完美。他在大部分的设计中减少了复杂的元素,利用看似不规则的剪裁、混乱的结构和自然形成的材料,充分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特征,这种风格有一些反时尚的特征。这既是山本耀司对不完美设计的展现,也是他对“人生和时装”的哲学思考及归纳演绎。

在很早之前,日本禅宗的文化就熏陶着山本耀司,他的设计中融合了强烈的“侘寂”美学风格,他将黑色发挥到了极致,极力表现孤寂美的样态,通过采用抽象与写意的方式来展现静谧的色彩,并通过色彩语言表现其内心中静态的自由主义。

2.茶服:自然色下的茶文化精神。日本茶服之美不仅仅只体现在视觉上的美感,更有幽静空寂的“无一物”禅意。这种审美心理是对日本文化核心精神的反映,也是日本设计师刻意追求的精神境界。

在“侘寂”美学的影响下,日本男士茶服追求的不是华丽色彩,而是选择朴素古雅的自然色,偶尔用少量的明色作为点缀。去除多余的刺绣、配饰装饰,以清晰直线条的轮廓传递简洁、质朴、素净的茶文化精神,传达一种深沉而宁静的美。

大自然的色彩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是最为典雅和朴实的,因此,日本服装色彩在“侘寂”美学的影响下,敢于打破传统审美法的禁忌,以自然的、质朴、本真、破败之色作为创意源,以古色、水墨色、复古色、自然状态下产生暗色或陈旧之色等创意服装,追寻一种寂寥和孤独美,表达在不完美的色彩空间里呈现的意境美,表现“侘寂”美学带来的不完美、低调、雅致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三、“侘寂”(wabi-sabi)对男装设计的影响

“侘寂”美学突出物质世界三种基本样态: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是完结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因此,理解“侘寂”美学只需用一颗足够安静的心去欣赏静谧的美,接受没有装饰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单纯、朴实的美。

大自然在生长、退化的循环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自然的痕迹,如磨损的边缘、锈迹、斑驳的痕迹等,这些痕迹正是具有“侘寂”美学意识设计师所关注的现象,他们通过深入观察、思考、设计等赋予这些自然痕迹以全新的生命。

(一)對男装设计理念的影响

对于服装设计来说,“侘寂”美学主张设计凸显人与服装的自然融合,恰到好处的不完美是设计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服装上,往往那些不完美的艺术品更引人注目,破损磨边的棉衣、有几个破洞补丁的衣裤,甚至有些不能做成服装的面料,它们的不完美是经过历史的冲刷或是时间的磨痕,表现一种寂然独立、恬淡安静、自由潇洒的人生状态和不偏执、不痴迷、不焦灼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不完美的服装设计作品都有着都在传达对自然美的尊崇和对反时尚的向往,其遵循了自然的形式和尊重了男性内心的情感,将设计作品和着重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追求着装者真正所需求的内在生活以及精神世界。

(二)对男装审美的影响

1.敢于呈现不完美。“侘寂”美学追求的一直都是不完美的状态,并在追求过程中发现其带来的新体验,体会从不完美事物的质朴和舒适,改善自身生活中“侘寂”意境。

“侘寂”美学里一直蕴藏着东方神韵中独有的哲学思想,没有过多的华丽外表,也没有缤纷的色彩,保持“侘寂”美学所传达不完美理念,摆脱追求完美的浮躁和繁杂,冷静思考,回归最本真的设计初心。

2.保持朴素的自然美感。庄子一直以来都提倡:“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任何事物都不应该增添任何其他的繁文缛节,而是只需保持其本身的不完美,并且在此中获得提升,使不完美超越一切具象的美,这便与“侘寂”美学的特征相辅相成。

在很多服装作品里,真正能够吸引人们的并不是过于繁复的服装造型,而是服装所传递的整体意蕴和内涵。正如一些日本设计师的作品,一件富有感染力的服装,需要能够通过不同的元素抓住自身的本真美和整体美,传达设计师的独特的情感特征。

3.展开“空”的思考方式。将男装的审美设计定位于“虚无”的核心理念,呈现看似空无却充满海纳的空间,其代表了某种特殊的含义,在繁复的设计过后,打造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在空与简约的服装中,将体验感和传统审美理念相融合,探索创意设计的无限空间。如三宅一生所传达的理念:保留内部空间的最大限度,从紧绷、连接到松弛,留意周围的其他事物,把握微妙的空间关系,让服装和人体在追寻空理念下带来恰到好处的着装感,和蕴含一种平衡状态下的留白心境感受。

(三)大胆突出“侘寂”美的创意特征

随着生活理念的不断改变,设计师更多表达的是自身的内心,提升心灵的修为。“侘寂”美学的创新改变了服装设计中对“美”的认识,它突破了西方的设计思想,寻找新的时装生命力,作品具有别出心裁的创意特征。

1. 以自然为灵感,追求自然而又朴素的“不完美”。不完美在一定意义上真实反映了一种自然规律,如图7,设计师马可会将衣服的面料埋入土中,在多年后取出,感受面料在土壤下,时间带来的沉寂岁月的美感;如图8,设计师Sigalit Landau曾将一身黑礼服浸泡在死海里,经过三个月海水浸泡和观察,才打造了独一无二的“Salt Bride”;如图9,HusseinChalayan从生命衰败的灵感来源出发,将做好的衣服埋入地下,经过时间的流逝,使服装浸染泥土的气息和时间流逝过后的不完美。

或选用以纯自然元素作为面料和服饰品,带有与生俱来的天然气息,保留添加经岁月积淀后留下的面料质感,感受本真的不完美韵味,让服装展现出自然带来的气息美,从而达到“侘寂”美感的艺术境界。

2.以解构为启发,通过元素重组追求“侘寂”意象。打破服装结构的固有模式,以自然、朴素的审美理念重组设计元素,通过不断拆分、重组,将服装的造型超脱一切其他的秩序,运用反时尚、反理性的设计手法,从无结构的角度进行创意散发,使服装表现一直处于自然、自由的状态。或特地保留一些自然存在下的服装线头、布料毛边,回到最初的简单设计,把所有的不完美的元素都运用的恰到好处。使破损感、不完美感与男装审美实现统一,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男装作品。

3.旧材料的UPCYCLE设计。不经意间的破坏或是创造都会给视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越不完整的作品里,带给人们是更多的遐想和无限的意境美。

日本刺子绣“Sashiko”就是将面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现也把其的工艺技法被移植到绗缝及刺绣,单独作为服装的一直特殊装饰功能,它是用白色的面线在靛染蓝布上进行的一种连缀,表面会有小起伏的触感,这种小的触感便是一种美的形式,打造了朴实、静谧和不完美的风格特征。

设计师会有意无意的将不完美作为灵感来源,蕴含着“侘寂”美学的思想理念,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自然美创作,再将这些旧的材料通过“UPCYCLE”的设计方式进行创作,达到服装因其独特的不完美而存在的表现效果。

对于服装表现来说,只有独特的面料、廓形、色彩以及巧妙组合才能带来震撼的力量,正如“侘寂”美学影响下的男装作品,虽然有各种不完美,但是因為设计师表现了自身真实的情感,包括对自然的、人生,或者某些偶发事件的独特记忆,赋予作品细腻的情感符号和独特的形式特征,作品由内而外的流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从审美互动的角度分析,这种自然、不刻意的艺术作品虽然不完美,却能真正唤起消费者内心的情感。

结语

“侘寂”美学以不完美的模式呈现自然,表达最原始、最质朴的自然本身。这是人类在生活阅历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是大自然为人类留下的启示。这种启示不仅能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灵感,而且能够唤醒人生中的某些执念,改变消费者的人生态度。

服装是人类展示内心世界的手段,也是设计师或着装者阅历、思想及审美的物化表现。“侘寂”美学源于自然,完善于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人类内在的真实诉求,“侘寂”服装只是这种需求的表现之一。因此,男装设计中的“侘寂”之风是对自然震撼力量的汲取,更是顺从设计师或着装者的本心与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服装语言,这种语言因为不完美而别致,因为磨损的痕迹让人难忘,使人凝视,产生顿悟及放松感。因为质朴、自然而让人心安。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互动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儿童剧《马兰花》的艺术审美魅力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