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小程序对幼儿教学的影响探微

2022-05-30李婕琳

教育界·A 2022年19期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教学应用学前教育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将微信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微信的发展也带动了小程序的日渐普及,把小程序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程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探究其是否能够为幼儿教育带来新突破,最终使幼教工作更有效高效。

【关键词】学前教育;微信小程序;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李婕琳(1984—),女,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实验幼儿园。

一、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年龄阶段的教学活动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都借助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进入到了教学领域中。相较于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诸多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奠定了其坚实的基础[1]。

二、微信小程序和幼儿园教学之间的适切性分析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智能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微信平台和小程序也逐渐进入了幼儿园教学之中。相较于其他网络工具,小程序具备不占用内存、即开即关的优势,还能够随时随地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更新,用户每次打开小程序之后其内容都能够自行地更新;另外,小程序自身功能较为丰富,并不会低于APP,且自身配备资源库,能够和互联网联通,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操作起来也非常容易;反馈具备较强的即时性,幼儿的学习体验非常快乐;同时,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比较低,相对来说门槛不高,即便是幼儿园这样信息技术水平不是非常完善的机构,也能够应用,如果是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幼儿园,还可以自行开发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小程序[2]。可以说,小程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在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和中小班幼儿相比,其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和加强,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也更具优势。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幼儿,其完成学习的过程大多都是凭借直接经验实现的,而直接经验往往是从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获取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游戏和生活所具备的特殊价值,构建丰富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安排幼儿的一日园内生活,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并满足幼儿在感知、操作以及体验中获取经验的需求。小程序所具备的独特的视听感受、可操作性和反馈的即时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对幼儿园教学来说,微信小程序是非常有用的。

其次,微信小程序作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新型辅助工具,不仅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解决了在教学环节师幼“大小屏互动”时,非同一软件不可推送的问题,如希沃易课堂就要求学校或教师要有其公司的相关账号才可以由教师的大屏推给幼儿的小屏,但只要运用小程序,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上传到小程序平台上,再将小程序制作成二维码,幼儿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观看到小程序中的教学内容。

除了幼儿的教学,微信平台也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渠道。在小程序上,教师可以设置交流互动的模块,让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形成信任,促成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良好合作。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将关于幼儿的问题上传到小程序,征求家长以及订阅者的看法与建议,并吸纳可行的意见予以整合,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共享,供其他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学习。

三、微信小程序对幼儿教学的影响

(一)多感官互动,拓宽幼儿视野

大部分情况下,幼儿的思维都属于形象思维,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不过从整体来说,科学知识具备更显著的抽象特征,首先需要幼儿做到理解科学知识,之后才能够深入地开展学习,这也增加了幼儿学习和老师指导的难度。现代化社会,微信小程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情况,这是因为它可以较为生动且直观地转换抽象的科学知识为具象化的知识,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动态的图像来理解知识。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小程序课件帮助幼儿拓宽视野,其次通过小程序的外链功能,幼儿能够学习到更加广泛的知识,进而帮助他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另外,小程序课件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升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可见小程序课件的使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二)改变学习形式,幼儿高参与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因年龄小,知识经验储备都比较少,这就决定了幼儿必须要借助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去获取知识和经验。幼儿可以使用幼儿平板,借助小程序亲自操作,实现高互动的人机教学和獨立学习。由于这种人机互动最多只能两名幼儿同时参与,因此学习进度是完全由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微提前自己的学习进度;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可通过再次收听或回放课程反复学习,以追赶班级的进度。差异化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将学习进度掌握在自己手中,弥补了不同幼儿之间因基础差异造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另外,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也防止了幼儿即便对学习内容存疑,却不敢提出自己质疑之处的情况[3]。

(三)即时性情境,调动幼儿兴趣

传统评价模式下,有时候等待老师的反馈,幼儿已经对该知识点丧失了兴趣,大大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动力。而在小程序中,幼儿进行操作之后,很快就能够获得反馈,答对的幼儿会收到赞扬,答错的幼儿也能得到鼓励和安慰,这有利于帮助幼儿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反思、纠正自己刚刚的学习和操作。由此可见,即时性的反馈能够帮助幼儿随时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能够全部回答正确,说明幼儿已经掌握了已学的知识,并且实现了学习目标;出现错误则说明幼儿在某个点上出现了理解偏差,或者是粗心导致错误。小程序能够快速帮助幼儿发现错误,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再次展开思考,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除了即时性的反馈之外,通过小程序生成的鲜艳图像、悦耳音乐,可以构建灵活的、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幼儿理解起来更加简单与直观。因此,小程序构建起来的良好学习情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令其身心都处于较为积极的学习状态下。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趣游周宁”中,教师可借助周宁旅游节的开展,运用周宁各大景区的特点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如运用小程序“720云图”制作《周宁AR全景图》进行现场互动环节,汇集声音、图像、AR进行立体布局,可以一下子就吸引住幼儿们的注意力,营造热烈的现场教学氛围。幼儿们在惊叹AR神奇之外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了周宁的各个景区布置,对周宁的景区特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四)及时分析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反馈。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无法做到对每个孩子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价的,而小程序的设定却可以实现。此外,某些小程序的使用能够将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存储记录,供教师提取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反馈。教师能够在小程序中查看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评价与指导。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垃圾分类”中,运用了“垃圾分类大通关”这一小程序。在小程序游戏关卡中,不需要教师逐个说明哪个环节幼儿判断有误,关卡中本身就设置了判断的功能,在幼儿分类错误的同时,会出现相应的文字或语音提示。“垃圾分类大通关”中有“打通关”“找找看”“分类查询”等辅助功能,在有疑问的时候,幼儿可以直接点击“分类查询”,运用语音功能或者拍照功能录入需要识别的垃圾,如玻璃杯,点击“分类查询”,就可看到相应的分类结果。得到答案后,幼儿可再次返回“打通关”或者“找找看”继续进行游戏。全程幼儿能够做到一人操作,实现自主学习,这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五)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教育视角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工具,小程序借助了微信平台便捷的互动优势,形成了移动的新型学习模式,为线上幼儿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教师与家长之间更好地对接,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且现在的家长使用微信的频率也是较高的,而微信公众号和一些其他的APP,其推送的信息一般都是单向的,家长和老师只能被动地接收到推送的信息,有些家长甚至拒收,这更加达不到互动的目的[4]。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家长、幼儿的互动大大减少,也很难接收到家长的反馈,如果教师需要家长在微信群里发布照片反馈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况,而其他家长想要查询之前的消息,就需要“爬楼”,在历史消息中慢慢翻阅,这大大降低了家园合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下载和安装APP有难度,而把这些功能都放在小程序里,通过微信平台的入口,不仅降低了使用的难度,也能极大地方便家长,避免一个接着一个下载APP情况的出现,占用家长的手机空间。

借助小程序的互动优势,教师能实现对幼儿精准的线上线下掌握。例如,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家园联系栏”小程序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教师只需将小程序链接分享到微信群,家长们点击链接便可加入班级,接收小程序推送的消息。教师根据幼儿园制定的“绘本阅读”“劳动最快乐”“运动小达人”“巧手坊”四大主题为内容切入点,从周一到周五设置相关的更新内容,家长们要在课程安排下面进行照片、视频或者文字的打卡,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评价反馈。疫情防控期间,幼儿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在这个小程序中进行记录,大大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便利。

四、微信小程序在幼儿园教学运用中存在的误区

(一)小程序软件设计本末倒置

部分的小程序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及一些非幼儿的群体,在设计时加入了许多花俏的内容,如鼓掌、喝彩等动画特效,甚至是一些成人化的动态效果,这对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性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在选择小程序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注重小程序制作的精美,更应重视其与幼儿教育的适切性。

(二)背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以及扫一扫的课堂教学环节,使得不少老师在运用小程序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用微信小程序中的学习代替了幼儿之間或师幼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与表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过分地依赖于微信小程序的技术,用小程序的学习代替了幼儿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操作,这样的活动也是无法让幼儿获得真正的发展的[5]。

结语

综上所述,小程序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如何应用,依然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程序所具备的独特的视听感受、可操作性和反馈的即时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特点,经过合理筛选和应用的小程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实际效果。作为幼教老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尽可能找到更多可以和教学内容相互适配的小程序,并将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令小程序能够更好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飞.微信公众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7):139.

[2]陈蕾.浅析微信小程序在幼儿园大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97.

[3]李颖.论微信公众号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衔接中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06):39-40.李颖.

[4]李理新.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与运用[J].福建教育,2015(20):36-37.

[5]李月红.微信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以山东省某县S幼儿园的尝试为例[J].山东教育,2017(Z5):89-90.

猜你喜欢

微信小程序教学应用学前教育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