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工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析

2022-05-30李彩虹

求知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实践

摘 要:幼儿园美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教师在美工活动开展前,应当意识到美工活动对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意义,在集体活动过程中,积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并在满足幼儿学习需求的同时,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情景中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完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活动的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工活动;实践

美工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幼儿较为喜爱美工活动形式,美工活动能让幼儿真实感受现实环境及生活中的艺术,且经过动手实践,幼儿的协调能力、感知能力及操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也能够得到开发。幼儿教师在幼儿阶段的美工活动中融入傳统文化,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在初级教育阶段对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一、多媒体展现传统文化

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脑海中储存的内容较少。传统活动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述美工活动内容,幼儿根据教师的活动步骤进行模仿,虽然幼儿最终能完成绘制,但这种活动方法较为单一,幼儿在听讲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对学习的知识失去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以故事会的方式完成指导,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思维能力,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中。幼儿在活动中多画多练,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绘画技巧。比如,教师在绘画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幼儿观看中国画作品,能让幼儿对“复古继承派”及“延续意境派”等有初步认识。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墨汁及毛笔,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传统画法的流程,让幼儿在画纸上绘画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教师可界定具体范围,比如虾、马、荷花等,这些事物笔画较少,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后,可在黑板上作画示范,让幼儿初步了解绘画过程,并能融合传统绘画知识,完成任务。教师在幼儿绘画时需要循循善诱,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让其对传统绘画技巧进行适当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多媒体工具能展现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呈现效果更加多元直观,幼儿在多媒体工具声像技术的影响下,能够集中注意力于美工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因此,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工具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美工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并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

二、创设情境完成多样化活动

千篇一律的美工活动主题及教育场所容易让幼儿失去创作灵感,因此,为助力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在美工活动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促进幼儿的创作与发展。例如,京剧脸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妆容,每个历史典型人物都具有一个谱式,且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在美工活动“制作面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京剧脸谱”文化知识,通过多媒体工具放映课前准备好的脸谱图片或者京剧视频,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奥妙,并引导幼儿在硬纸壳上绘画脸谱,添加颜色,以此发散幼儿的思维。幼儿在制作脸谱时可能感觉枯燥,对此,教师可为幼儿播放合适的剧目,为幼儿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强化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及色彩的颜料,让幼儿根据创作的作品选择对应的工具及原料。教师还要在活动过程中讲解工具及颜料的用法,刺激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对色彩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不但能拓展幼儿的认知面,还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除了蜡笔及水彩笔,教师还要准备棉签、纸杯和树叶等材料,为幼儿绘画提供丰富的工具,这种方法能提升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提升,从而画出具有特色的作品。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工具,刺激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的学习思维得以打开,能积极运用手中的工具完成作品的创作。比如,在让幼儿制作爆米花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玉米成熟的画面,并让幼儿观看我国传统男耕女织的收获场景,使其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再让幼儿观看我国传统爆米花的制作方式,使其了解了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在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再让每个幼儿制作一个爆米花桶。这种具象化操作方式能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让幼儿认识到粮食耕种及收获的不容易,了解传统耕作方式及爆米花的制作方法,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幼儿在制作完爆米花桶后,教师可让幼儿在爆米花桶上涂抹颜色,让爆米花桶的色彩更加丰富,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善于让幼儿用眼睛发现世界,带领幼儿走进情感世界,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加丰富的理解。在美工活动中,教师不能要求幼儿作品均具有标准化特点,因为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及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充分思考幼儿个体差异。幼儿经过努力后,可创作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这时的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及鼓励,教师应当肯定幼儿的作品,客观评价幼儿作品的内涵,提升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进步,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在美工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准备泥塑材料,并在活动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幼儿通过泥塑材料制作唐三彩,使其认识到唐三彩的历史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再如,让幼儿制作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形象,并为作品添加颜色,上色后,再让幼儿将作品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晒干,最后让每个幼儿与自己制作的作品合影。这种动手操作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提升幼儿的想象力,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制作出更多形象丰富的作品,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四、在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教育需要渗透到生活中,在生活元素和生活场景中实现教育的目标。同时,生活化角度的融入,也能够使幼儿在不同互动体验下获得有利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强化幼儿对“关系”概念的认知,并进一步丰富化与和谐化幼儿同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幼儿教育的环境构建、游戏主题活动创设以及各项常规化教学,都需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幼儿与各项自然和社会内容建立良好关系,使传统文化的融入更加自然,更加顺畅。

首先,教师应当多去关注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灵活导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礼仪教育为例,教师可组织幼儿编排和参与有关礼仪的实践活动,借助话剧表演、儿歌演唱等载体,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步渗透传统文化。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对幼儿的礼仪认知进行启发,另一方面则是对幼儿的实践进行引导。这期间需要发挥幼儿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家校在共育的基础上,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进一步利用好各项活动,包括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活动、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结合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有秩序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全过程关注幼儿的体验反馈和幼儿的需求反馈,并整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使整个活动过程能够带给幼儿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的体驗。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传统手工实践活动、家园交流活动、曲艺文化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文化、了解家乡,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2]。

最后,利用好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民间体育的导入,一方面丰富了户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文化的融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期间,教师主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在这过程中,一是要强调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二是要深化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包括拔河比赛、跳格子民间游戏等。

幼儿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始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从幼儿的立场思考教育方案,为幼儿创建良性成长的环境。同时,多去收集幼儿的相关信息,关注幼儿喜欢什么,基于幼儿的语言反馈、行为反馈、情绪反馈做出总结,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此外,也要注重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交流,使幼儿的成长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反射出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幼儿未来的光明道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美工活动应该源自儿童的发现、好奇和兴趣,活动的生成应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教师对儿童想法的充分理解。幼儿有了经验的积累,在活动中才能更具创造力,更有想象力。

五、应用传统手艺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可以代表我国文化、体现我国文明特色的传统手艺。这些手艺的形式也有很多种,如陶艺、绘画、木艺等,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幼儿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应用和渗透这些传统手艺,能够有效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帮助幼儿在锤炼美术技能的同时积极地学习传统文化,最终带动幼儿教育工作的进步。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想进一步借助中国传统手艺来进行有效的美工教育,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具体的幼儿美工教育课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具体的美工教育课程进行分析,将其中与传统手艺有一定联系的部分进行优化。这需要幼儿教师进行细致的学习,掌握传统手艺的特点,以此来开展工作,帮助幼儿了解传统手艺,学习传统文化内涵。

如教师在开展“色彩的认知”的相关课程中就可以进行中国传统手艺的讲解,以此来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从我国传统染布工艺中获取灵感,带领学生感受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碰撞,借助各种类型的视频来教授幼儿染布的工序,并让其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染料,以此推动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一传统工艺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将染布工艺中涉及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包括各种颜色代表的人群、各种颜色的布适用于哪些场合等,这些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六、引导幼儿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可以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幼儿的自觉性,并让其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发现自身的优点,推动幼儿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最终带动幼儿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而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开展有效的幼儿美工活动来实现。

如幼儿美工教师可以定期地组织一定数量的幼儿美工活动,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美工活动之中,从而帮助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此类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也会从多种角度提升美工教育工作价值,帮助幼儿实现全方位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开展“传统剪纸美工大赛”活动,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和激励,以此帮助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在比赛前,美工教师要带领幼儿观看部分剪纸视频,让其了解剪纸在我国的重要意义和剪纸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此类视频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进行剪纸艺术的探索。最终,再将幼儿的美工剪纸作品进行收集和评比,选出优胜者,以此带动幼儿的进步,帮助幼儿群体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

结语

我们是如何理解幼儿的,决定了我们如何开展与幼儿有关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应珍视幼儿的天性,充分尊重幼儿,肯定幼儿特定的观察视角和理解方式,给予他们自由的表达空间。在美工活动中,教师应当合理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萍.浅谈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创意美工活动来提高家园配合[J].学周刊,2019(4):166-167.

[2]全秀春.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深度融合:以中班美工活动“美味的汉堡”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8(5):25-26.

作者简介:李彩虹(1983—),女,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实践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