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2022-05-30蒋秀琴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素养

蒋秀琴

构建高效率课堂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双减”政策的核心主题,在“双减”背景下,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能够在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全方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而促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收获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双减”背景下强化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在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为此,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内容和课程教学要求,能够在充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面临的变化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感受和主体地位被放在教育发展的首位,培养能够伴随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程教学准备,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与职业能力,通过精简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活动、手段以及教学策略等方式,全方位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收获课程知识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1]。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反思

“双减”背景下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以及如何改革与创新课上课下作业的安排与设计等[2]。教师作为直接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知识学习的引导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也能够积极表现和参与学习互动,收获更多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其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想要充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三、“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丰富课前引导

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双减”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运用合适的课堂教学设计,完善课程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能够在不断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策略的基础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进步。

首先,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制订清晰、完整的课程教学计划与目标,通过优化课程教学手段、丰富课程教学活动与内容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中,在课前引导的设计方面可以重点研究,确保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课程学习状态,进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其次,采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或者容易接受的课程教学策略,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课程知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本身蕴含大量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收获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力。最后,加强课前引导与课程教学中的互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课上积极主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课下积极学习和积累更多文化素养[3]。

例如,有关学生阅读和表达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课的主题内容和学生的阅读喜好,为学生准备一些趣味性强的课前引导读书活动,采用驱动式的教学策略配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表达积极性。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印象,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准备好的小短片或者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回顾和整理之前学习过的课程内容。对于课堂上的阅读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观察学生在课下的预习和自主阅读状况,同时点拨和调整学生的交流状态。对于自主积极性不强的学生,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的主体内容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抛出一些合适的问题,开动学生的脑筋,调动并提升学生表达交流积极性,这样能够在减轻学生阅读理解负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学习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挖掘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活动

当前“双减”背景形势下,从课程教学标准到教材内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为了进一步彰显素质教育、知性结合、能力为重等教育发展目的,强化对教材的挖掘,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发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作用。比如,传统教材内容比较注重基础课程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互动性的课程内容安排得相对笼统,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教材内已有的活动设计,再引入丰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元素,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将教材进行多元化的补充和延伸,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教师选用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后,学生还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其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如思维导图、任务驱动和互动引导等教学策略,丰富课程教学设计和活动内容,充实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进而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学生在趣味性强、学习元素丰富的课堂环境中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和学习内容[4]。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增设一些阶梯型的课程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挑战自己、迎接学习困难,成为一名具有自主上进意识和学习探索习惯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教育互动,培养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想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想要充分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与负担,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学习问题,也会更加乐于探索和解决学习困境和难题,进而形成能够伴随终身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5]。在与学生强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与交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课堂教学期间,很多学生在个人任务完成后会比较在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具有挑战难度的学习问题,既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问题处理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挑战自我和学习成长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索习惯和思维意识。或者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浓郁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主动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想法,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法和进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双减”背景下,重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完善,能够在不断丰富课程教学活动与内容、调动学生学习互动与探索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文娟.“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J].语文课内外,2021(35):43-44.

[2]杨晓英.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数码设计(上),2020,9(5):155-156.

[3]孙凤霞.“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1(39):4.

[4]黄玉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与策略[J].少年写作,2021(18):3.

[5]张兆林.提质增效,全面发展:浅谈“双减”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1(52):340-341.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素养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