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生成逻辑、价值旨归与优化向度

2022-05-30郭晓勇张静杨鹏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郭晓勇 张静 杨鹏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证,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其具体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被赋予新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推进党建创新,要准确把握其价值旨归,在工作重点、作用发挥、助推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定位和职能的转变。基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乡村治理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法从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四个维度,提出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优化向度,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方向指引、组织保障、动力支持和关键支撑,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保障功能和助推改革功能。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杨凌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D267.2;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2)05-0001-09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核,肩负政治引领、政策落实、治理提升、资源对接等多重角色和重要职责。

加強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主要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机制建设、实践路径、培育和运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在理论基础方面,学者认为党建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体建设和强化公共性建设,有利于构建基层多元共治的格局[3],是引领共生型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党建赋予的政治合法性有利于重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信任关系,从而形成良性互动[4]。此外,在“政党统合”的新型政党关系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政党与社会的合作共治[5],体现了“集中”与“民主”,“领导”与“群众”的对立统一[6]。在机制建设方面,学者认为构建新机制是党建参与乡村治理的基础性工作[7],从“共建共治共享”的视角出发,主张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价值和行动倡导作用、政治和资源整合作用、利益和组织协调作用[8],通过主体重塑、组织嵌入、技术牵引和价值引领,构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机制,加强在治理理念、人才支撑、制度供给等方面的系统创新[9],提出将基层党建创新与村民自治有效融合对接,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构建“党群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机制[10]。在实践路径方面,学者认为应完善乡村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实现乡村党群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11],改变乡村基层治理单一的制度设想,构建“一元多样”的农村基层治理机构,形成多样性的治理样态[12]。也有学者从政策执行、村干部权责及村民日常生活的精细化管理三个维度阐释乡村治理中的精细化趋向及背后的运作机制与内在逻辑[13],或基于传统治理智慧,结合历史变迁和当前实践,主张通过培育新乡贤,构建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运作机制[14]。

整体上看,相关文献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既有研究成果多从宏观层面进行探讨,较少基于微观视角,从具体的实践案例出发分析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治理中的实践样态和作用机制,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阙如;第二,已有研究成果较少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价值指向和工作目标开展论证和分析;第三,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基于脱贫攻坚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探讨,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价值旨归和优化路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据此,本文在乡村振兴语境下,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在分析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生成逻辑并明确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价值旨归的基础上,引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的案例进行阐释。最后,提出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优化路径。

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生成逻辑

乡村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推进乡村治理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15]。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应对农村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环境的深刻变化,破解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履行好新时代党和政府赋予基层党组织的使命任务,实现基层党组织治理角色的归位与增能,都需要以党建为引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

(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应对农村党组织建设环境深刻变化的必要之举

随着社会的全方位转型,农村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环境正面临剧烈变化和深刻调整。具体表现在:第一,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党员队伍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有5.09亿人,占比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乡村人口减少了1.64亿人,占比下降了14.21%[16];第二,乡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弱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物质基础,限制了其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第三,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传统价值失序、经济发展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党组织的功能和负荷,倒逼其必须提升治理能力。上述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需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破解乡村治理现实困境的重要之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17]。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众多难题。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为迫切,但“等、靠、要”的思想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人的国家、集体观念及法治、社会公德意识比较淡漠,群众普遍期盼更加透明、完善的治理体系。乡村治理难度加大,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有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4%[18]。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在个别地方,非法宗教、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有所抬头和蔓延,基层治理能力薄弱,一些基层群众组织名不副实,行政化趋势明显且脱离群众。群众参与管理基层事务的渠道不够通畅,有时正常呼声得不到倾听、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正常诉求得不到满足。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履行好新时代的使命

党的建设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核,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广、接触最多,是农村建设的领导者、乡村治理的主导者、农民利益的代表者和农业发展的推动者,承担统筹领导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使命[16]。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大振兴”目标的实现,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真正达到乡村振兴对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可以说,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效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生态、价值理念和观念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新时代乡村社会的治理变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乡村振兴背景下,适应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协调各方、融汇资源、创新引领的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群关系的深度交互机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亟待提升,不少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定位不准,存在能力素质短板、体制机制不健全、奖励激励制度缺失、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从而造成党建引领在某些时候悬浮于乡村社会治理之上。乡村社会的治理现实困境迫切要求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效能[19],而党建引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价值旨归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要求把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谋划,这就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的实践发展和政策导向同村级党建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20],在引领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有效发挥作用。面对乡村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迫切需要在工作重点、作用发挥、助推机制、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转向,更加凸显整体安排部署,更加注重协同和关联,更加强调系统有序推进,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一)工作重点:从抓日常事务转向统筹领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主要管理村级日常事务转向统筹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逐步走向深度融合[21],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全面而立体。具体体现在:(1)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振兴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以培养“两懂一爱”队伍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振兴目标任务,重点是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3)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振兴目标任务,重点是提升农村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乡风文明;(4)以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生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振兴目标任务,重点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5)以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振兴目标任务,重点是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提升村级党组织引领带富能力。这些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转变角色和观念、强化使命担当、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准确定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党组织的时代坐标和功能,在抓发展中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统筹抓好“五大振兴”。

(二)作用发挥:从维持运作转向振兴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紧紧围绕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等问题,建设坚强有力、充满活力的功能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党组织由维持日常运作向振兴建设转变,实现“三个转化”,即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22],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文化组织等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形成村党组织多元嵌入其他各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组织的新格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基层党建、信访稳定、作风建设、民生保障和农业农村改革等领域,找准厘清班子建设的问题和症结、制约发展的瓶颈、作风建设的顽症、民生保障的盲点、深化改革的难题等,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解决问题中推进乡村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落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更多自主权,将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延伸,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助推机制:从贯彻执行转向创新引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加健全有力的机制来保障,实现国家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把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乡村振興战略进行统筹,建立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23]。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和保障机制进行系统梳理、排查和评估。对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制度和办法,及时进行废除、修订或完善。强化制度和配套的供给,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和发展需要的措施办法。加强评估问效,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书记依照法定程序和有关要求,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出台鼓励激励政策,探索以村集体为主、全体村民共享、村干部依贡献大小取酬的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干部待遇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队伍建设:从单一培养转向育引并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设一支“三过硬”(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24]。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大多是本乡本土村民,一般具有熟悉村情、群众基础较好的优势,但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普遍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维僵化、观念老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乡村振兴。要强化内部培养,抓好现有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后备干部的培养,以党性教育、反腐倡廉、乡村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为主要内容,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全员轮训。同时健全内部后备力量培养机制,采取定岗锻炼、联系帮带等办法,选派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到岗工作,参与村级事务,积累经验、锻炼提升。应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本村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中选配“两委”班子,健全回引本土大学生、县乡统筹招聘派任机制,把具备各方面条件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培养为村干部,有序推进村“两委”干部换代升级和新老交替。同时,健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政府机关部门、高校、专业技术部门中选派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向组织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建设重点村派驻,补充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机构,增强队伍活力和战斗力,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杨凌实践

杨凌示范区下辖一个杨陵区,杨陵区下辖2个镇、3个街道,55个行政村,现有农村党支部50个,农村党委5个,下辖1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共有农村党员3 426名,农村“两委”干部434名,其中在任村干部214人,享受农村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450人。现有大学生副书记34名,乡村振兴专职工作人员64名,村级后备力量204名。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623元本文的研究素材来源于笔者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进行的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数据由政府有关部门提供。 。杨凌示范区别称“中国农科城”,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自贸片区,区内聚集了“双一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批农业科教单位和院所,国家标准委员会在杨凌设有“国家旱作农业标准化推广服务平台”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陕西省在杨凌设有全国首个省级乡村振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持杨凌开展农业农村技术标准创新和推广示范,杨凌示范区还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应当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杨凌示范区具有一定政策优势、禀赋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故此,将杨凌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杨凌示范区围绕建设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先进的治理理念为导向、以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为引擎、以建立乡村振兴的“杨凌标准”为突破口,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四个转向”的优化路径和实践机制,打造乡村振兴的标杆和样板,为在西部地区考察一个县域范围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样本。

(一)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创新,建强“主心骨”,解决“力量不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主心骨”和振兴型党组织[25],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把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示范区的主要做法是:以组织体系创新、治理能力创新、农村改革创新为重点,修订完善村(社区)“两委”工作制度,推进党的组织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一线有效延伸和拓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规程,以工作制度化促进党建规范化,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其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农村特色,把党组织活动融入各项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创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实行“建册立账、专人跟进、挂单销号、跟踪回访”的线索摸排模式,实现问题线索见底清零。建立年度资格联审、定期分析研判、长期警醒教育、及时稳妥处置机制,有效防止不合格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确保基层干部队伍干净纯洁。持续深入进行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一村一策,建立处级干部联村、科级干部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和部门结对包抓机制,推进整改提升。深化乡村治理改革,加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产业发展党小组、生态宜居党小组、乡风文明党小组、社会治理党小组等,多形式、多途径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二)强化治理主体能力提升,培育“突击队”,化解“能力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奋斗,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示范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实施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计划,全面实行村(社区)“两委”正职干部区级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参照科级干部管理制度,建立村(社区)干部任职档案,对村级党组织运行情况和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研判。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基层干部业务培训,加大后备力量培养力度,建立“学经验-强理论-有实践”的后备力量培养机制,确保每個村(社区)有2~3名35岁左右的年轻后备力量。多渠道培养储备人才,吸引动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使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推行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计划,使村(社区)干部和后备力量接受大专教育,坚持边培养边使用的原则,明确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遇村(社区)班子调整和村(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时,可按程序参选村(社区)干部换届选举,为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明政策、懂科学、有技术、会管理”的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毕业后,工作表现优秀的,镇(街道)党(工)委可将其作为村(社区)“两委”班子干部人选重点培养。实行“精准选任”机制,按发展需要确定党总支书记人选标准,选强人、派能人,积极向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信访矛盾突出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

(三)优化治理体制机制,激活“新动能”,解决“动力不足”

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适合各自实际情況的振兴路径,激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激情热情和活力,以治理体制的优化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样态。以农村“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改革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探索运用PPP、政策性融资等模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主要是:推进体制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和途径,千方百计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例如,Q村推动群众以土地入股集资成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村依托“公司+合作社+协会+农业园区+电商平台”模式打造“醉美葡萄小镇”,M村开展“空间+”置换村民民居和土地开发康养旅游,T村把集体建设用地打包整合打造美丽乡村综合体。做好产业发展,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建立向村级倾斜的经费保障机制,列支财政资金,支持村级党组织领导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X村依托葡萄种植和观赏带动发展葡萄产业生产链,W村利用地处隋文帝杨坚陵的地理优势谋划进行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强化科技赋能,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涉农高校+龙头企业”的合作新模式,与西安高校合作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形成“村民+政府+驻村规划师+EPC施工企业+村领导班子”新模式,狠抓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修建雨污管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户冲水式厕所,建设乡村振兴学堂、休闲公园、文化活动广场等,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建设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使用循环生态农业技术,申报“杨陵葡萄”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强化职业农民培训,建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把培训班搬进园区、办在合作社,通过“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培训培育职业农民;创新科技助农服务形式,农业科教专家由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以科技力量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四)健全完善保障制度体系,着力“固长远”,消除“后劲不足”

不断完善相应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关爱、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使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头人走在前、带头干、作表率。主要措施有:落实津贴补贴,将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向农村(社区)延伸。提升村干部补贴待遇,探索建立优秀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制度,按全省高线标准落实村(社区)干部补贴,实行“村(社区)干部任职年限补贴”政策,任“两委”正职满15年且正常离任的,年满60周岁后参照行政副科级领导干部退休生活标准享受每月生活补贴。保障运行经费,提升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水平,明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办法,把集体经济增收、产业项目发展等作为基层党组织干部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根据不同考核等次对报酬实行差异化管理,合理拉开工资报酬差距。

(五)突出治理效能发挥,奏好“交响曲”,破除“合力不足”

着力推动党建优势和党建资源向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果转化,把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主要是:统筹推进“五大振兴”,立足“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目标,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三区三高地),建设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围绕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收益,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大力开展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X村葡萄、T村红薯、X村猕猴桃等精品党建示范点特色产业实现发展和壮大,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优化乡村振兴治理格局,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治理模式[26],发挥好村民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法治为底线,以德治为辅助推进乡村善治,提高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处理问题、矛盾和纠纷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完善乡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传承,提高乡村文化供给,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建立村规民约负面清单制度并进行示范推广,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充分发挥新乡贤在移风易俗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乡贤名录,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向度

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党的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作用实现“四个转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杨凌示范区在实践中还存在创造力不足、组织力不强、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不高等问题。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必要把提升党的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优化向度,坚持以发挥创造力为方向、提升组织力为保障、增强凝聚力为动力、提高战斗力为关键,夯实治理基础,创新治理机制,健全治理保障,突出治理效能,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一)发挥创造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中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方向指引

创造力是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原动力,基层党组织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实践水平的高低。农村党员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思路不活、办法不多、措施不硬,更多的是被动贯彻执行,处于内向型的维持型运作状态,突出表现就是创造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不断提升创造力,实现党组织在引领发展中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计划、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创造力的提升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引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创造力,关键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思考基层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如何紧贴实际、紧贴工作、紧贴群众,有效地抓住人、打动人、激励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二)提升组织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薄弱涣散向坚强有力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是为履行其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使命任务,实现工作规划和计划设定的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执行力。提升组织力,包括向内组织力和向外组织力的双重提升,这是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7]。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要突出政治功能,特别注重农村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持续抓好物质保障、制度建设、党员活动三个载体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出众、深得群众认可的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坚持引育并举,建强“头雁”,孵化“雏雁”,打造“雁群”,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形成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内向组织力。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协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在制定规划、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中,动员群众、凝聚力量、发动群众步调一致向前进,齐心协力开创新局面,努力破解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和发展成果,提升拓展党组织的外向组织力。

(三)增强凝聚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立足本位抓发展向带领依靠群众增收致富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力

凝聚力的来源,在于集体效能感、权利的分配、归属心理在共同责任目标上的统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民是关键、是主体、是内因,只有有效激发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凝聚起共同实施乡村振兴、干事成事的强大合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尊重群众的意志意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示范、以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凡是涉及乡村长远发展的任何事情,都充分发扬民主、倾听民意、征求意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群众的企盼确定为工作的目标,将群众的智慧吸收转化为集体的决策,将群众的力量汇聚成发展的胜势,变带着群众干为群众自己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通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形成强大的动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四)提高战斗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从低素质老龄化向高素质年轻化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党的战斗力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强大力量,带头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凡是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都是配备健全、功能完善、组织有力的班子,都有懂农业、爱农民,懂管理、会经营的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班子每名党员都积极主动干事创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民生福祉、凝聚人心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必须把队伍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创新,抓好党的基层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形成整体年龄结构优化、能力逐渐增强、水平稳步提升、作用更加突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在引领经济发展、落实改革措施、实现资源对接、推进治理提升中发挥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为新时代应对乡村治理困境,提升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型范式,应坚持统筹谋划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突出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应推动工作重点由主要管理村级日常事务转向统筹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用发挥由维持型运作转向振兴型建设,助推机制由贯彻执行转向创新引领,队伍建设由单一培养转向育引并重。

實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应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中,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组织结构耦合和治理取向耦合是重要前提和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四个优化向度,坚持以发挥创造力为方向、提升组织力为保障、增强凝聚力为动力、提高战斗力为关键,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保障功能和助推改革功能,实现了党建与乡村治理的互构耦合,推进了党建与乡村治理的互促互融。杨凌示范区的案例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价值指向,探索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进路,提供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向度的实践案例和样本,为我们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借鉴。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展现了“中国之治”的生动实践,创造了“中国之治”的基层治理经验,为多中心治理和国家-社会的二元范式提供了反思性进路。对于构建基层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引领共生型国家社会关系、重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信任关系、实现政党与社会的合作共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对于乡村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的完善,实现乡村党群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一元多样”的农村基层治理机构的构建、多样性的治理样态的形成都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实现了国家治理和乡村治理的深度交互,使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国家治理架构成为现实,也为乡村治理体系源源不断输入变革和发展动力,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总体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核,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作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提升治理效能的新型乡村治理范式,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导致的“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实践表达开启了反思“西方之乱”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世界范围内的基层社会治理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新的体制参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

[3]田毅鹏,苗延义.“吸纳”与“生产”:基层多元共治的实践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1):82-88.

[4]宋道雷.共生型国家社会关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互动视角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3):196-202.

[5]弓联兵,田颖敏.政党统合与现代国家治理——基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考察[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9(01):40-44.

[6]杜鹏.迈向治理的基层党建创新:路径与机制[J].社会主义研究,2019(05):112-119.

[7]邓金钱.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思想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9(10):36-45.

[8]叶敏.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格局的实现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04):18-24.

[9]许远旺,卢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与路径选择[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01):122-130.

[10]韦少雄.村域基层党建创新与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基于广西河池市“党群共治”模式的分析[J].求实,2016(08):30-36.

[11]徐建宇.村庄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一种实践的主张——基于上海J村“巷邻坊”党建服务点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48-58.

[12]徐明强,许汉泽.村落复权、政党拓展与耦合调整[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5):104-116.

[13]郭占锋,李轶星,张森.迈向精细化的乡村治理——以一个陇西移民村的治理实践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1):39-51.

[14]龚丽兰,郑永君.培育“新乡贤”: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构建机制[J].中国农村观察,2019(06):59-76.

[15]郭秀兰.深刻理解乡村治理的基本逻辑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J].经济问题,2021(11):10-16.

[16]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EB/OL].(2021-05-11)[2021-07-1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6.html.

[17]中共中央國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18]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EB/OL].(2021-05-11)[2021-07-1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19]邓顺平.党治基层: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J].领导科学,2018(05):16-19.

[20]许晓,季乃礼.村级党建、治理重心下移与乡村振兴——基于Y村党员“包片联户”制度的田野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21(03):195-202.

[21]郑会霞.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四个维度[J].学习论坛,2019(12):67-71.

[22]郑树歆,陈笔琭.徐焕枝.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J].探求,2020(06):56-63.

[23]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6(01).

[24]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2-30(01).

[25]胡小君.从维持型运作到振兴型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党组织转型提升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1):52-59.

[26]李艳荣.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三治合一”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思路[J].农业经济,2020(04):34-36.

[27]颜俊儒,梁国平.乡村治理视角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理论探讨,2019(02):145-149.

Party Building Leads Rural Governance:

Generative Logic,Value Ori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DimensionGUO Xiaoyong ZHANG Jing YANG Peng

(1.School of Marxism,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

2.College of Marxism,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is the guarantee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the key to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lies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and its specific path lies in the guidance of Party building.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of rural Party organizations,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rural governance,and the new missions and task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ll urgently need to lead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governance ability through Party building innovation.We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arty building innovation leading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s in terms of work focus,role play,boost mechanism and tea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ural governance practice of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 in Shaanxi Provi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dimension of Party building innovation leading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governance ability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reativity,organization,cohesion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so as to provide direction guidance,organizational guarantee,dynamic support and key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leading function,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unction and reform boosting fun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Party building leading;rural governance;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

(责任编辑:王倩)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