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究“慢教学” 落实高效率

2022-05-30侯禹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效率

[摘  要]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课堂教学常常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速度”,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学应讲究“慢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去理性反思,从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教学效率;慢教学;数学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数学成绩,似乎错过了很多. 例如,为了追求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忽视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课堂单一、低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又如,为了提高解题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大容量、高速度”,常常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占用了学生总结和反思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实,教师可以尝试让教学慢下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空,让学生通过思考、沟通,主动地发现数学,理解数学,继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下面笔者谈几点对“慢教学”的认识,以期大家能够重新审视教学,通过“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作为中考重点考查的科目,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面对中考的压力,大多数师生显得有些急躁. 他们盲目地认为“多讲、多做”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 为了“多讲”,教师不仅独占数学课堂,还会挤占其他科目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常常“闻数学而生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多做”,教师、家长常常为学生安排大量的练习,这会让学生感觉有做不完的题、上不完的课,从而出现厌学情绪.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现状,笔者对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的主要内容如下:①你每周上几节数学课?②你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有多长?③你课堂上大约与教师互动、交流几次?④教师会预留时间让大家总结和反思吗?⑤家长是否会布置额外的数学作业?⑥你会上一些课外的数学辅导课吗?⑦你每天的睡眠时长大约是几个小时?

整理问卷后笔者发现,问卷主要反映了以下三个问题.

1. 学习时间过长

从问卷上可以看出,教师上课时长已经远超国家标准,而且家长大多会再安排一些课外辅导课,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时间偏长.

2. 课业负担繁重

学生不仅要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大量练习,还要完成家长和辅导机构布置的作业,课业负担偏重.

3. 自主学习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有效的互动、交流时间过短,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教师忽视了学生总结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此外,为了全面了解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教师,从调研结果来看,为了“多讲、多做”,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评讲”,很少有时间仔细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学习意识淡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大多数课堂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教学低效.

可见,在教学中,若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速度”,教师会忙于编题、批改、评价,学生会忙于完成教师、家长、辅导机构布置的各种作业,不仅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而且“教”与“学”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学效率低下.

那么,应如何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让教师更好地享受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放慢教学的节奏,为学生营造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去体验、去感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慢教学”的实施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慢工出细活”,在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呢?只有教師教得透彻,学生才能学得明白,这样才能逐渐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促进“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只有学生享受“慢”,才能成就别样精彩. 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几点自己对“慢教学”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1. 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追求“快节奏”的过程中,学生思考得很少,解题时大多是就题论题,很少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认识出发,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题 如图1所示,将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CD,连接AE交BC于点F.

(1)证明:BF=CF;

(2)连接AC,BE,若∠AFC=2∠D,此时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

此问题设计得比较传统,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独立完成,但这样的设计是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学生收获甚微. 为了更好地发挥典型问题的价值,教师对例题中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改编:

(1)根据已知,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证明.

(2)如图2所示,连接AC,BE,此时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如果不是,可以添加什么条件?

(3)若添加∠AFC=2∠D,你能证明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

(4)你能提出一个通过添加适当的条件使结论成立的问题吗?

这样改编后,问题更具开放性,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虽然完成以上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在“慢”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 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若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讲授”,而要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下面以改编例题后的问题为例.

师:对于第(1)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

生1:AB=CE.

师: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 又CE=CD,所以AB=CE.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2:△ABF≌△ECF. 由AB∥CD可得∠BAF=∠CEF,∠ABF=∠ECF,又AB=CE(生1已证),于是可得△ABF≌△ECF.

生3:由△ABF≌△ECF,可得BF=CF,AF=EF.

师:很好,大家得到了很多结论. 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学生的化归能力)

生4:我认为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充分地利用已知条件,深度挖掘隐含其中的条件,这样更有利于后面的发现和探究.

生5:我认为在寻找结论时可以从线段、角、基本图形等方面去思考,这样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师:大家说得很好. 的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分析,这样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师:对于第(2)问,不添加条件,能直接得到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

生6:条件不足,只能证明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由BF=CF,AF=EF可知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 再添加其中一个内角为90°,就可以得到四边形ABEC为矩形了.

生7:还可以添加AE=BC.

生8:添加AF=BF也可以.

师: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想法?

生9:无论是利用已知条件找结论,还是根据结论添加条件,都有多种不同的方案.

师:生9归纳得很好. 对于这些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不局限于一种. 在学习中,我们既要学会结合自己的认知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吸取他们的解题经验,这样大家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师:对于第(3)问,谁来说说思路?

生10:已证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要证明平行四边形ABEC为矩形,可以通过证明对角线相等或其中一个内角为直角. 现在就要利用“∠AFC=2∠D”这一条件去寻找以上关系了. 不过,具体办法我还没有想到.

师:这是一条很好的解题思路. 大家按照这个解题思路试一试!

生11: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 所以∠AFC=2∠ABC. 又∠AFC=∠ABC+∠BAF,所以∠BAF=∠ABC. 所以FA=FB. 所以AE=BC. 所以四邊形ABEC为矩形.

(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又发现了第(3)问的不同证明方法,学生的解题欲望被激发,课堂活跃、高效)

师:对于第(4)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2:我想添加条件使四边形ABEC为菱形.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从边和对角线两方面思考,于是可以添加AB=AC或AE⊥BC.

生13:若将条件进行融合,可以证明四边形ABEC为正方形.

师:很好,我相信大家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想法,你们可以课后继续交流.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得到了许多新结论、新思路. 例题改编后,既让学生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又实现了由特殊向一般的转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放慢脚步,给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通过精耕细作优化学生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侯禹(1980—),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命题研究等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