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疏离感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2022-05-30任未名

东方收藏 2022年7期
关键词:孤独情感表达

摘要:疏离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常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陌生、疏远的关系。本文试从绘画的角度来阐释疏离感的概念。受身处时代和心境变化的影响,有些艺术家常常会创作出带有疏离感的作品,画面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情感。疏离感在绘画中有很多表现形式,如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以及别出心裁的画面形式语言等都可传达这一情感。本文通过解读几位相关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画面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的呈现与作品孤独氛围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疏离感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疏离感;孤独;情感表达

疏离感常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陌生、疏远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将引用疏离感一词,来概括绘画作品中使人感到的孤独、不安以及苦闷的情感倾向。文中列举的几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着令人难忘的形象和场景,不同寻常的画面结构,能够概括和贯穿这些作品精神内核的线索就是疏离感。疏离感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它既来自社会变革带来的生存压力,也包含着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的惶惑不安的情感,这些都是现代生活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艺术家的灵敏嗅觉准确地抓住了现代社会人类的情绪,并加以提炼成为具有疏离感的艺术作品。疏离感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画面气氛和精神面貌,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一个窗口。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位相关艺术家及其作品,探索疏离感在绘画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成因。

一、疏离感

(一)疏离感的含义

疏离感在哲学上一般翻译成异化。在心理学上,疏离感是由于个体对社会规范或价值观等感到不满而进行自我疏远隔离,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负担状态。疏离感包括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无力感、失控感、压迫感、拘束感、自我疏离感、文化疏离感等消极的情感。

(二)疏离感与孤独感、距离感

孤独感与疏离感联系密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疏离感偏向强调在生活环境方面客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受其影响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冷漠态度,而孤独感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主观的内心体验,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侧重点是不同的。

疏离感与距离感也不尽相同,距离感更强调一种陌生与压迫感。以中世纪艺术为例,中世纪的绘画冰冷僵硬,即使是描绘圣母子题材的作品,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呆板,毫无生气。这一时期的雕塑也大都沦为教堂建筑的装饰性的浮雕,失去了独立形态。这种放大神性、压缩人性,只要求统一、权威的艺术让观者感到带有距离感的崇高,不敢有所逾矩。疏离感则更强调一种社会关系,更像是一种逃离。

(三)绘画中疏离感产生的现实依据

艺术家的创作往往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关于疏离的主题也出现在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诗中,他在《空心人》中这样写道:“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稻草人/互相依靠/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当我们一起耳语时/我们干涩的声音/毫无起伏/毫无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碎玻璃上”,全诗以“空心人”和“稻草人”比喻精神空虚的现代人,充满悲观主义。

爱德华·霍珀和艾略特生活创作于同一时期,即工业时代的高峰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美国繁荣景象背后的精神面貌,表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孤独感。工业时代使人们沦为机器的附属品,人们被迫同机器一般工作,追随机器节奏,不能分心,将自己全身心都浸入到机器之中,将一切无关机器的思想、情感、感官抛之脑后,跟上机器的节奏成为了唯一重要的事情。把人降格到机器,在心理学上的作用,是三个层面的异化,人被从自然中剥离、人被从人群中疏离、人被从自己中分离。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繁荣景象背后的孤独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美国的城市人口激增,但陌生人之间只是擦肩而过,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世界自顾自的延展,自己也是他人眼中的陌生人。在那些作品中,经常出现冰冷坚硬的现代建筑和各自顾虑的男女,每个房间里都上演着各异的故事,在人潮人海中,仿佛有一座座被遗忘的孤岛。

二、疏离感绘画

(一)通过人物造型烘托疏离感

巴尔蒂斯是20世纪杰出的具象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常给人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有着宁静神秘的意味。雕塑般的人物造型手法是其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他的这幅《孩子们》(图1)中,他减弱了色彩表现力,对画中两个人物造型进行了主观的简化概括处理。人物外轮廓线用几何形直线概括,弱化了能表现人物特征、情感的细节。明暗关系上,减弱了中间层次,使对比强烈。画面中,一个男孩一只手撑在桌子上,双眼注视前方,地上的女孩以一种不自然的姿势趴在地上看书。两个人彼此之间没有交流,疏离而又陌生。几何化的人物造型给人以静止的感觉,画中的人物仿佛一尊尊雕像,在凝固的状态里看到了生命背后的寂然。巴尔蒂斯的人物造型既有客观外形的真实感,也有超越这个层次的精神内涵。

(二)通过场景营造疏离氛围感

在霍珀的画里,整个世界都是舞台,男人女人们,不过是演员而已,人与人之间虽然有时结伴而行,但缺少亲密的举动和互相交流的迹象。他们处于静态而非动态,建筑有着浓烈的颜色和清晰的轮廓,看起来像是剧场的一角。不清晰的人物关系,相互疏离的社交距离,落寞的背影,游离的神态,加之整个画面的明暗氛围烘托,这些都是霍珀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霍珀式孤独的表达。

霍珀的代表作之一是这幅《夜游者》(图2),画面描绘了夜晚在纽约的一家小餐馆,街道灯光灰暗,周围的店铺都已关门,唯独画面前方的餐厅灯光明亮,街道地面上有透过玻璃窗投出来的光影,上方的阴暗衬托出午夜的气氛。餐馆里有四个人,一个服务员和三位顾客。两位坐在一起的男女,他们靠得很近,但是身体没有明显的倾斜,彼此独立,两个人的手马上就要碰到一起了,但仍然隔着一段距离,彼此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正前方,似乎没有任何有过交流或者想要交流的迹象。另一位顾客靠近画面前方,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画面的主角似乎是餐馆本身,在黑夜里凸显光亮,柜台、墙壁强烈的对角線更是强化了这种关系。

这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人们被迫隔离在家,全球处于近乎停摆的状态,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孤独。芝加哥艺术家Jeff Roy 和Drake Paul的一组以“隔离”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备受关注。他们改造了一系列芝加哥艺术馆的大师名作,包括霍珀的这幅《夜游者》。在Jeff 和Drake的再创作下,《夜游者》里的四个主人公消失不见,只留下他们用过的咖啡杯,还有那两个孤零零的咖啡桶。Jeff 和Drake的再创作用“隔离”重新表达了“夜游者”,而作为爱德华·霍珀最著名的艺术作品,《夜游者》无论被怎样地重新诠释,似乎都不能抹杀掉它本身所呈现出的孤独感,因为霍珀作品里的孤独感太强烈,让人难以抽离。

与其他画家不同,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霍珀还能够捕捉到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人与文明、文化的疏离。在其作品《缅因州的路》中,画中的三根电线杆和一条人工道路代表人类文明,道路没有头也没有尾,无从得知它的来处和去处,它的左右只是在误导观者,画面中似乎没有活物,毫无生机。大自然被三个圆团山丘构成,似乎能从永恒与平和中获取生命,也暗示了对关乎人类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提起风景画,让人感到孤独悲凉的,还有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与当时热衷描绘阳光明媚的意大利古典风景的画家不同,弗里德里希被大自然的其他方面吸引,如潮湿冷冽的早晨、海边的寒夜、沧桑昏茫的日出之前等。这些自然景象给人以一种不可触碰的疏离感。而他也常常喜欢在风景的前景中安插几个人物,这些人物通常是一个小小的、孤独的个体。比起关注那个人物,我们似乎潜意识地融入画中,成为那个主人公。在《海边的修道士》这幅作品里,整幅画面看起来十分冰冷,广阔的天空占据了画布的大部分面积,云层虚无缥缈,向下逐渐变得沉闷,具有压迫感,位于下方的海洋几乎呈现出一种黑色,看起来异常冰冷,依稀可辨认出翻腾的巨浪。画面左下方有个细小简化的人物,站在海平面以下的位置,头顶是广袤无垠的天空,衬托出人类的渺小。这幅创作于工业革命初期的作品,同样带来了对于技术与文明的反思,技术的发展进步使我们以为自然已经被征服,事实并非如此,自然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这些渺小的个体虽在画中,却在景外。弗里德里希也喜欢描绘独自一人的画面,并且大多是背向观者的,他们背过身去,拒绝沟通,似乎只有远离凡俗喧嚣的社会,才能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线是构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直线是线最简洁的形式,而最简单的直线形式是水平线。水平线是一个能够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冷的基座,冷与平是它的基调。[1]在绘画中,艺术家也常以线为主来呈现孤独感。当代艺术家彼得多依格擅长利用结构表现画面情绪,这幅《百年之前》(图3)是体现其注重画面结构的典型例子。他用几条硬朗的直线大胆地把画面分割成几个横向区域:湖面、船和天空。寧静的构图,水平面横穿而过明确的画面分割处理营造了幽闭的氛围,更加纯粹地凸显了绘画主题和彼得多依格内心的幽闭情感。大面积忧郁的蓝色与红色橡皮艇形成对比,突出强烈、无力的情绪。在硬线之间的人物显得渺小孤独,如梦境一般,有一种寂寥和不安。

三、结语

情感千姿百态,有强烈的和微弱的、意味深长的和无足轻重的、坏的和好的,但只要它们能够感染读者、观众、听众,都能构成艺术的主题。[2]疏离感是身处科技、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难以回避的无助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在身处失落、孤独、焦虑状态下都应该正视的情绪。上述几位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让我们体验到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们看似孤独,疏离于大众,但他们却有着比普通人更为敏锐的触觉,把握艺术的核心。

艺术创作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具备强大的感受力与表现力。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认识时代的过程。疏离感是现代人疲惫心灵在艺术作品时代性上的映射,不仅是指绘画作品画面氛围所涉指的心理范畴,也体现在艺术家与绘画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疏离感作为一种超越传统视角的审美形式,会督促艺术家去思考在艺术作品中注入深刻观念和反映时代特性。

参考文献:

[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王蓓译.艺术家自我修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2](美)沃特伯格编著,李奉栖等译.什么是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任未名,油画系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油画表现

猜你喜欢

孤独情感表达
我的世界谁来懂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