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探讨

2022-05-30万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万杰

摘  要:新課改在教育实践环节下的不断落实,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课堂设计除了从教育、重难点知识教学出发,也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背景出发,通过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背景下,以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课堂出发,提出了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从而在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训练。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小学生处在思想启蒙、想象力丰富的发展阶段,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启蒙的关键时期,通过初级阶段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对于数学探究的兴趣。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人思维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喜欢探索、想象力丰富的发展特征,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课堂设计方案。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分析,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措施来保障课堂的有效组织,也使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参与、不断思考。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学科内容与个人思维之间的差距,容易存在思维上的困境。在对知识无法有效理解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出发,设计生活化课堂,增强课堂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通过轻松愉悦课堂学习氛围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问题思考探究能力,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寻求生活场景下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物体。在课堂的实践环节,教师的活动设计也要与学生密切相关,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展示生活场景来使学生思考该场景背后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

教师可以通过擦黑板、关窗户等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来要求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划分小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讨论,要求以概念为基础对于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使学生通过归纳生活现象来把握平移现象、旋转现象的基本性质。通过归纳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学生对平移、旋转现象等基本性质有了一定了解后,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该种方式来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

教师构建生活化课堂要以学科知识为出发点,立足于课堂,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入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在学生思维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搭建生活化课堂,也要在课堂上融入数学思考的环节,通过逐步深入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堂,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教师除了可以从个人角度、学科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沟通讨论,立足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学生集体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形成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使学生以更加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对新知识中涉及的数学原理进行思考。

二、加强教师引导,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有着主体性,但教师也要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环节、整体课堂组织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立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原则,教育实践工作要加强探索持续改革、不断创新。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创新与不同组织之间的平衡,既通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也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以专业的引导来保障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质量,保障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能深入的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往往是在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实践过程中得到持续训练的。针对数学本身抽象性较强的特征,构建生活化课堂时要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参与数学探究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认知数学内容。

以“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只单纯地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口头讲解并不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形象直观的数学模型。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于正方体与长方体概念进行理解时,仅仅依靠想象也会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践化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长方体、正方体拼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背后的性质差异。

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小的正方体,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拿取不同数量的立方体来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成较为轻松、学生可以自主参与的课堂实践氛围。教师也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同学生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体、正方体,引导学生对长宽高进行测量记录,再利用公式对体积进行计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形态,也通过实际计算的验证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较为抽象的公式与理论。

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既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在多样化的数学知识探究环境下更好地理解知识,在相对直观、具体的数学形象中掌握数学性质、数学公式、定理背后的生活化内涵。

三、优化练习设计,加强思维培养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熟练掌握的过程中离不开数学练习与知识巩固,小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在自主对知识的回顾与探究过程中,其能逐步搭建起知识框架,也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与感受。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课堂设计时,要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课后练习这一关键的知识巩固环节出发,通过优化课后练习的方式达到双减政策要求下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教师在练习设计的优化环节,首先要把握数学练习的灵活性特征,小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要掌握将所学知识如何应用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后实践环节可以根据学科内容设计带有一定实践、生动情景的数学巩固、数学练习方式。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超市购物后,对于购物小票上的数字进行计算。通过对购物小票上的数字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更好地了解到生活中竖式计算的具体应用环境。

除了灵活性外,教师也要把握课后练习开放性的特征。教师在立足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要强调习题训练环节思维的多样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习题时,通过开放性习题的应用,在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于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单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师应立足课堂、立足学科重难点内容,不断探究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优化方案。构建生活化课堂能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而教师要从氛围营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不同环节出发,把握生活化教学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

参考文献:

[1]吴玉亚. 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2012(04):79.

[2]李朝军. 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途径[J]. 新课程:小学,2011(02):2.

[3]贾晓青. 浅谈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01):146.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