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解析

2022-05-30朱丹丹

高考·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策略

朱丹丹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科,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纵观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多数教师运用讲练考固定模式,脱离信息技术学科提出的增强学生信息素养及实践应用等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参与度和学习能力培养,引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中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探究的热点课题,各个学科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数字化创新、计算思维及信息化责任等方面,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项目式学习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该教学模式以项目形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探究活动,通过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强化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激发深层次探究欲望,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增强信息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信息素质与信息意识[1]。项目式学习模式应用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彰显学生主体性及自主探究合作要求,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项目式学习特征

项目式学习呈现的特征有:1.内源性。基于客观层面分析,现代课堂教学虽然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目标,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经常出现教学分离现象,以至于现有课堂教学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对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不知从何谈起。项目式学习以项目形式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并紧贴实际生活设置极具挑战的问题,激活学生潜在探究欲、求知欲与好奇心,故而项目式学习和其他教学和学习方式相比,其内源性十分强烈。2.整合性。传统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所学知识脱离现实生活与学习行动的现象。一般项目式学习借助一个项目整合所有实际任务,通过项目整合学科知识、实际问题及各种知识,所以,具有较强整合性。3.创生性。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程度及是否综合理解整个项目,学生只有在自我理解中进行自我生成才能做到实践创新,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所以,基于该层面而言,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之一即创生性。4.实践性。相关教育者认为,项目式学习即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有所收获。与此同时,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探究合作与参与,提升学习能力。“做中学”是项目式学习强调的主要内容,强调在真实且具体项目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故而,实践性是项目学习较强的特征之一[2]。

二、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一)落实全新教学理念

纵观信息技术教材发现,单元贯穿整个教材,以明线与暗线设置教材内容,其中明线重点以突出主题为主,暗线则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主[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可指导学生基于宏观角度对整个教学实践内容进行全面观察,同时围绕内容主题开展相关拓展与延伸,建立教学引读-自主学习-课外拓展于一体的项目学习体系,最大限度利用教材资源,体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长久以来,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以碎片化为主,对学生学习成效带来严重影响。项目式学习的出现可解决上述学习问题,该学习模式强调整体学习并基于此对现有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安排进行整合,寻求与学生学情相符的训练模式,开展数字化学习创新、计算思维等体现核心素养的训练,使学生体验完整学习过程[4]。

(二)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项目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的地方在于:前者以真实情景呈现知识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习动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需根据项目主题设置进阶性与驱动性任务,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之前需充分提前了解所学内容以及预习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明确每章节目标才能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高效学习知识、主动思考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5]。此外,教师在完成不同阶段任务后需开展相应的教学评价,当学生看到自身在不同阶段的进步后会积极参与后续学习,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为学生创设各种真实情景,促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反复练习、运用中将知识内化为解决各种类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在特定场景中会直接运用处理特定场景方式,逐渐发展为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6]。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项目式学习需突显现代教育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求,引领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和真实情境中探究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以及负责为学生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以项目化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体现整合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基于學习层面而言,项目式学习中的任务驱动能明确学习目标,尤其真实情境会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

本文以“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教学为例,该章节教学目标为:要求学生了解图像不同类型及其存储格式及采集图像途径,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合适工具对图像进行加工以及通过设计图像表达信息。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划分项目小组

科学划分小组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合理划分小组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作用。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是独立个体,其学习水平、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均存在显著差异,但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分组时并未注重此部分因素,经常按照学生座位进行分组,或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直接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自分为一组,以至于在小组探究讨论环节经常出现优等生占优势,其他学生处于劣势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信息技术教师需明确每个学生分工,即结合学生成绩和性格差异将其分为A1、A2、B1、B2四个层次,其中A1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A2学生整体情况稍低于A1,B1与B2层次学生均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薄弱且学习习惯较差。与此同时,教师在小组内实施结对帮扶计划,目的在于提升B层学生水平。建立合作小组应尽可能做到均衡分配人员,A层学生需做到与B层学生搭配,必要时还需遵循学生意愿,即组间相同层次学生自由搭配互换。划分小组后,每个小组就可推选出一名组长,约束和管理小组成员。同时小组长需协助教师对成员进行分工,提升团队凝聚力。合理划分小组后就可开展合作学习,毫无疑问,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更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参与者与反思者,在活动中需肩负多项学习任务。同伴相互讨论交流撞击出的火花是个体思想和行为无法达到的存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7]。

(二)分阶完成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分阶段完成任务,争取获得理想的项目学习成果。

1.项目启动。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介绍“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重难点知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项目任务,随即根据事先划分的小组,以小组形式参与信息技术教师设置的“设计个性化新年台历”项目活动。学生需充分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迅速浏览“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章节内容、基于整体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把握。与此同时,各个小组在参与竞赛活动时需结合项目主题设计合理方案,明确活动实施步骤,拟定完成项目所需相关任务。项目确定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紧密联系,也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基础。由项目小组根据共同兴趣设计台历主题风格并表达自身思想,再对他人展现,培养学生积极的信息社会责任。当学生具备更多自由选择权后就会增强学习动力,主动分析个性化新年台历项目活动所需素材,积极学习如采集素材、抠图、图像合成及美化图像等与台历设计有关的知识,上述也是学生初步建立与项目有关的知识体系。紧接着,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享自身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如图像加工工具与采集图像信息等解决问题方式,学生在主动分析项目中增强信息意识。

2.项目方案规划。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和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相比,无论知识难度和容量均有所加大,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时往往会因其抽象性出现困难,故而信息技术在课前预习时应结合学生学情,减少上述情况发生。例如在“设计个性化新年台历”项目活动中,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重难点知识内容,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需在正式学习时进行有效预习,教师可采取项目式学习形式布置与知识内容有关的内容。与此同时,小组围绕台历主题风格选取适当方式采集、整理与加工素材,再选取合适图像加工工具制作台历,之后自行选取其他合适方向或信息教师已创设的FTP服务器共享资源及保存过程性材料,最后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作品。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超出本章节知识的内容,可采取互助交流、自主探究加以解决,信息技术教师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料以及开展个性化指导。同时,学生在项目实施中运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新知并获取素材,通过与他人共享资源,运用获取有价值素材和所学知识与技能创建有价值的项目作品,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意识,创新思维及沟通交流能力,更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感。

3.项目展示与总结。各个小组可将上述学习成果与展示学习过程的材料制作为动态PPT,轮流在班级展示,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小组点评,师生共同选出最佳版面、最佳策划、最有创意等奖项。在上述三个项目阶段,学生合理应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即使遇到问题也可独立思考解决,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在项目总结方面,各个小组在信息技术教师引导下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对本项目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各个小组根据教师及其他小组评价建议完善项目作品,再提交至FTP服务器展示并选取一种方式保存作品。

(三)注重教学评价

应试教育倾向于关注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试卷形式对学生学习思维进行评价,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智力发展。改革后的评价关注学生是否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是否具备知识实操性和实践性等功能。除了关注学生智力,更关注学生技能和心理,此评价方式避免选拔应试型人才。改革后的评价属于多元化评价。传统应试教育评价较为单一武断,虽然会采取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多个阶段测试,但每次考试分数只有一个且分析只体现对与错。事实上,教师所看到的试卷分数只是表面性存在,学生真实水平和学习状态无法体现。改革后的评价以阶段性、日常性、终结性等多元化评价为主。例如,日常性评价包括学生成长记录、及时评价、实测表现、学业阶段检测、针对性实操检测等,教师借助过程性评价能直观地了解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状态以及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建议。此外,教师还可基于核心素养展开评价。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探究的热点课题,体现人们对教育的深层次思考,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工作指明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项目式教学评价时需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切实通过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性、整合性与基础性,基于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评价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切实提升综合素质。换言之,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设置评价方式,体现教学评价的维度、层次、多主体性、多元性、适配性、发展性,促使学生通过评价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潜在探究知识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培养全能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求,打破传统教师占据课堂灌输知识现状,有效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项目学习中通过选择项目可强化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观察能力,通过设计解决方案和完成项目可发展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交流项目可强化沟通表达能力,从多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2):72-74.

[2]张莉芬.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4):283-284.

[3]王金爽.項目学习教学法对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以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项目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3):79-81.

[4]常明立.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10):55.

[5]魏培李.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互动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183,185.

[6]李冬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究[J].才智,2020(12):151.

[7]郭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29.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