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用

2022-05-30王凌云

健康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妇科肿瘤应用价值预防

王凌云

摘要:目的  分析分级综合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验证分级综合护理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阳谷县李台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86例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将2020年1~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给予分级综合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术后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8/43),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水平较对照组低,PT、aPTT、T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分级综合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分级综合护理;预防;应用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妇科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与血液流速减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多种因素相关[1]。DVT容易引起皮炎、腿部水肿,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妇科肿瘤患者是DVT的高发人群,因此,在妇科肿瘤手术后应给予积极干预,预防DVT形成。本研究由此展开,分析分级综合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DVT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阳谷县李台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86例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将2020年1~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给予分级综合护理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0.01±6.53)岁;体质量40~82 kg,平均体质量(58.04±9.05) kg;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11例。观察组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39.86±5.43)岁;体质量44~80 kg,平均体质量(59.47±7.16) kg;良性肿瘤30例,恶性肿瘤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妇科肿瘤;(2)符合妇科手术指征;(3)患者意识清醒,同意参与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2)依从性差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术前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表[2]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赋予1~5分,依据总分将DVT风险分为低危(≤1分)、中危(2分)、高危(3~4分)、极高危(5分),本研究均为高危、极高危患者[3]。

1.3.1 对照组

给予妇科一般护理常规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进行常规皮肤准备、禁食禁水;根据手术范围进行肠道准备;对有负面心理的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VT的危害性、形成原因、预防方法、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家属的参与度[4~5]。评估DVT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血压、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6]。饮食以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清淡食物为主,禁止使用高胆固醇类食物,禁烟忌酒。(2)術后护理: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左下肢)造成血管壁损伤、静脉炎等;进行导管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施留置针静脉输液,加强留置针护理,规范使用止血带:遵医嘱皮下注射4100 U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7]。进行恰当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合理补液及进食,预防脱水、血容量不足等;止血药物需慎用。

1.3.2  观察组

予以分级综合护理。高危组患者护理措施:(1)术前实施预防性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液,防止急症脱水与血液浓缩现象;(2)术中使用逐级加压弹力袜,促进血液流动,禁止腘窝及小腿部单独垫枕;(3)术后除药物预防外,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运动,如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给予间歇加压充气装置治疗,每日4次,每次20 min,逐级加压弹力袜穿至患者可以长时间下床活动[8]。密切关注下肢皮肤颜色、皮温、足背血管博动,包括皮肤温度、颜色、是否有肿胀。关注下肢是否有压痛及患者的主诉。极高危险组患者除以上预防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1)术前预防性使用间歇加压充气装置;(2)手术时间>3 h者,术中给予按腓肠肌,使用间歇加压充气装置[9];(3)术后逐级加压弹力袜长期穿着,延长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时间至术后2周,间歇加压充气泵治疗每日4次,每次60 min。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监测术后1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进行下肢动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DVT的发生例数,DVT发生率=DVT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指标包含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疼痛。首先对各条目进行编码,再对量表条目统计分数后进行换算,换算基本公式是:换算得分=(实际得分-可能最低分)/(可能最高分-可能最低分)×100%。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由专家组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根据满意度得分情况分为三个级别: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度例数+较满意度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术后1周,观察组Fbg、PT、aPTT、TT水平分别为(3.55±0.64) g/L、(15.22±2.68)s、(33.45±3.15) s、(25.86±1.56) s,对照组Fbg、PT、aPTT、TT水平分别为(4.25±0.86) g/L、(11.25±2.65)s、(28.15±3.01) s、

(19.65±1.57) s,观察组Fbg水平较对照组低,PT、aPTT、T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疼痛维度评分分别为(90.61±4.62)分、(87.21±5.26)分、(86.24±9.15)分、(88.89±6.68)分、(71.64±6.57)分,对照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疼痛维度评分依次为(72.24±4.88)分、(70.85±5.12)分、(68.36±5.34)分、(72.21±7.89)分、(88.16±6.37)分。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措施十分满意者有27例,基本满意者有14例,不满意者2例,总满意度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措施十分满意者有24例,基本满意者有13例,不满意者6例,总满意度为86.05%(37/43)。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是学术界公认DVT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妇科手术前需要禁水、禁食,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加上麻醉剂的作用,外周静脉扩张,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很容易导致体内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呈高凝状态[10~11]。同时,盆腔周围静脉密集,静脉壁薄,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由于疼痛,术后患者主要在床上休息,下肢活动较少,因此易引起DVT。了解DVT形成的原因并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改善各项凝血指标[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观察组Fbg水平较对照组低,PT、aPTT、T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术前采用caprini风险評估表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针对高危、极高危患者采用分级综合护理,以基础预防和药物预防为基础,结合物理预防,如引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踝关节泵锻炼、逐步使用弹性加压袜、间歇加压泵等,通过适当延长药物和机械预防的时间,最终提高了预防效果。这也是因为间歇性压力充气装置将肢体远端足部均匀两次压缩至肢体大腿近端根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弹性加压袜类似于“肌肉泵”的功能,在下肢不同部位形成压力梯度,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改善局部供氧,减少手术引起的静脉扩张,提高血流速度,缓解血瘀,改善瓣膜膜功能,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分级综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术后DVT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分级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明显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okosh RS,Ranganath N,Yau P,et al.High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t a Tertiary Care Center[J].Ann Vasc Surg,2020(65):55-65.

[2]Rabinstein AA,Hellickson JD,Macedo TA,et al.Sequential Pneumatic Compression in the Arm in Neurocritical Patients with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 Randomized Trial[J].Neurocrit Care,2020,32(1):187-192.

[3]郭树仙.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分析[J].母婴世界,2020(1):268-269.

[4]袁建华,王蕊,王燕,等.围术期综合分级护理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0,34(4):305-308.

[5]王欢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29,332.

[6]徐淑云.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56-57.

[7]陈燕萍.抗血栓压力袜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7(6):147-148.

[8]房娣萍.护理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5):90-92.

[9]宋薇.围术期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3): 67,69.

[10]张群,李艳.机械方法联合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0):33-35.

[11]张金华,赵玉洁.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1,(6):193

[12]赵玲玲,杨茜,邓国瑜,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非药物预防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21,19(1):14-18.

[13]李美艳.集束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用[J].健康必读,2021(22):177.

[14]高文汇,戴靖华,吴春梅,等.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209-214.

猜你喜欢

妇科肿瘤应用价值预防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