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文要素为载体发展思辨阅读能力

2022-05-30孙桂霞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语文要素单元教学

孙桂霞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教学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这一课程理念为指导,单元教学要以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核心,整合单元中课文与其他板块的教学资源,设计思辨能力得以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先以解构的方式梳理单元中的语文要素,然后以某个逻辑将单元进行重构,寻找语文要素的落实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最后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架,通过阅读实践深入了解课文与拓展文本,促进单元语文要素向思辨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教学;思辨性阅读

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19。其中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类目,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通过阅读、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辨别是非,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1]29。议论文、说明文、社科文等发表或讨论某些观点的文章暂且不论,一些没有明显观点,甚至体裁是诗歌的课文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下面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古诗三首》为例,探讨如何在单元教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

第三单元是以连续观察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阅读单元,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和“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二学段的第三条这样要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1]29也就是说,新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提出了主动发现、辨析问题的要求。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认真观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与思辨性阅读结合教学的关键点。本单元《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是现代经典的白话文,文中体现的强实践性和条理性使得思辨能力的培养比较容易落实,但其他课文如《古诗三首》的表达方式却和现代白话文截然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解构《古诗三首》,对文本重新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促使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

一、立体解构要素,明确古诗教学定位

为了确定《古诗三首》的教学定位,教师要重新梳理教材内容,尤其要仔细分析关于“观察”的阅读训练,找到能力培养的重心。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周振宇和盛群力提出的“扶放有度”教学模式解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此厘清教学重点(见表1)。

所谓的“扶放有度”,就是改变以往教师控制、学生被动的“讲授—提问”式教学,以教师先扶后放,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进行教学的模式。该模式包含四个主要步骤:聚焦相关知能、尝试展示应用、强化变式操练、个体完善新知。[2]如表1所示,教师可将“扶放有度”的四个主要步骤作为教学策略,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首先通过《古诗三首》的讲授将教学聚焦于本单元的主要知识与能力——“观察”;然后结合两篇白话文,使用实物观察、绘图、学生讨论等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课文如何运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进而体会连续、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与过程;接着借助教材中“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等阅读变式强化学生对“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的应用;最后,学生持续增添、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从而落实“准确生动的表达”和“连续细致的观察”的要求,完善对新知识与技能的认知。通过这样有梯度、螺旋上升的教學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细致而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通过以上对单元内容与单元语文要素的解构分析,《古诗三首》一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找到独特的美。这三首古诗对景物的描写各有侧重,观察点各不相同,《暮江吟》是连续观察景物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的美;《题西林壁》围绕一个景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于观察中有新的发现;《雪梅》则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在对比中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三首诗的观察与表达方式几乎涵盖了本单元“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的所有内容。因此,《古诗三首》相当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总纲。如果从“扶放有度”教学模式的安排而言,《古诗三首》的教学汇集了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知识点,处于教师全力扶持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平面重构单元,确定课程教学方案

明确单元要素的落实方式,拟定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后,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依照某个逻辑把所有课程统整起来,避免课与课之间产生教学脱节的现象。本单元围绕连续观察这一主题将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寻踪”“探径”“深入”“登顶”(见图1)。

如图1所示,板块1“寻踪”为感知课,一般要安排两个课时。使用思维导图和课堂讨论两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语文要素、扫清字词障碍,借助教材中的“交流平台”初步了解学习策略。板块2“探径”是范例课,正式进入《古诗三首》的教学,以这三首古诗为例,通过比较、推断、梳理等思辨性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应策略。板块3“深入”一般安排三个课时,是深入阅读课文的研读课。这一板块主要围绕两篇白话课文进行教学,借用列表、归纳、比较等思辨性阅读方式,将教材中“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的内容融入课文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板块4“登顶”是实践课,利用两个课时对第三板块的教学进行补充,一个课时用于教材“口语交际”的教学,两个课时教学“习作”部分观察日记的写作。这一板块的一系列活动都指向单元语文要素“观察”的教学和思辨性表达在语文学习中的培养。

单元教学结构中,教师尤其要重视板块2“探径”的教学。这个板块的《古诗三首》前面连接着单元首页,后面跟着两篇白话阅读课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着单元首页,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落实策略变得清晰,同时引导学生在解诗意、悟诗情的过程中想象诗人赏景时的角度,领会观察角度转变时欣赏到的景色也会不一样,从而懂得在写作时多改变自己的观察视角。通过咀嚼词、句中散发出的文学魅力,欣赏诗人雅致的审美趣味,从中窥探细致、连续观赏景物的方法与角度,发展发散性思维,为之后的观察实践做准备。

三、搭建思辨支架,实现单元要素转化

(一)以表格为支架:浅读解诗意,品味要素

学生学习这几首古诗的起点是什么?统编教材一到三年级的古诗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包含景物描写的古诗。尤其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等诗之后,学生对写景类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因此,教学到本单元的《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完成初步的浅读。

接下来,教师要提供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深入领会诗歌真意。关键词是理解诗意、厘清语文要素的关键点,只有找到这些关键词,学生才能看出作者是如何细致、连续性地观察景物,进而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此处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学习单让学生快速找到诗中的关键词。表2是《暮江吟》的学习单,诗中每句为一行,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这半句中的关键词,通过填写剩余两栏思考这些关键词在句中的作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加上同伴的互助,学生在讨论中发展了自己的思辨能力,也在观念的碰撞中初步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需要理解的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对语文要素的把握不应依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只有切实在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以“扶放有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使是在示范和引导为主的教学初期,教师固然要全力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但也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仅作为主导。

(二)以探究为支架:悟读入诗境,推敲要素

当学生对这三首古诗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再次深入古诗,聚焦诗文词句,品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找到诗文中体现的语文要素并将之内化。

1.“讨论”入诗画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他用浅白的语言,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了一幅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露珠与弯月遥相辉映的画面。如何让学生从有限的词句中体会无限的诗情,从而对“观察”这一单元要素有所体会?

教师可以从诗中的意象入手。首先在课件中向学生出示残阳、江水、露珠、弯月四个词语,请学生说说看到这些词语时脑中浮现的画面,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出示诗句,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将意象组合到一个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把发散的思维回笼到作者描绘的情境中:西沉的红日把余晖铺洒到江面,一道光芒闪烁在微波粼粼水面上……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学生更容易借助意象构想出诗文描绘的景象。此时就要及时为学生搭建支架,使诗歌意境“可意会还可言传”。

教师为学生找到诗句中的关键点——“铺”,让学生讨论这个字好在哪里,是否能换成另一个字。通过思考,学生发现“铺”字有展开、铺平,浮于水的表面并随之轻微波动的观感,而其他字难以营造出同样的效果。正是因为诗人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提炼出“铺”这个字。再联系上残阳和江水两个意象,就能生动还原江面余晖的美景。

最后,对比残阳与江水、露珠与弯月两组意象,讨论还能从中发现什么。可以想见,景象从残阳到弯月一定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但诗人并没有在诗中直接写出时间的流逝,而是使用了两个比喻描绘他在夜间看到的景象,侧面使读者意识到时间的变化,也表现出作者存在连续观察的过程。经过层层聚焦诗句关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用原有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在新课文中发掘言语智慧,領悟细致的观察是呈现观感和思想的前提,从而主动将观察与表达两个要素连接到一起,为输出的转化做好准备。

2.“比较”悟诗理

《题西林壁》是一首理趣诗,是苏轼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时写下的作品。瑰丽的山水触发了他创作的兴致,多角度的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苏轼最终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哲理佳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突出体现了观察角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也从认知方式的角度提出,除了就近观察,还应该适当拉开距离,从更高的层面对事物进行全局的认知。本诗的教学重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理趣诗的特点是将生活所见的具体问题抽象化,进而拔高为某种哲理。结合诗文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一要点,教师可以选取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角度的山景图,让学生说说几张图分别从哪个角度观察山体,直观地感受不同角度有怎样的观察结果,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各不同”的含义。此时教师可以追问:“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庐山呢?”学生就会对本诗的最后两句深入思考。《题西林壁》文句简洁而哲理深刻,仅从字面解释诗意,学生读来只会感到寡淡无味,难以体会诗中理趣。如果能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反而为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了一个思路。学生若能代入诗人身份,以观察为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庐山风光,不仅能够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能掌握多角度观察的写作技巧,对于以生活体验写思想领悟的写作手法也有更深的体会。

3.“梳理”促表达

《雪梅》是一首妙趣横生的诗。自古以来,写雪和梅的诗很多,雪的姿态、梅的俏丽早已被不同诗人描摹殆尽。这首诗却能另辟蹊径,用拟人手法写梅与雪相争,在单调乏味的冬日竞相争美,惹得文人墨客也不甘寂寞,少不得提笔点评一番。全诗将寂寥宁静的雪景写得热闹,虽未着一笔描绘雪与梅的美,却将雪与梅的韵味别出心裁地表现了出来,新颖且不落俗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表现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评价标准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为了让学生领悟诗文对比观察与审美互补的巧妙之处,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文含义后以思维导图为支架绘制韦恩图,请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想象诗中场景,现场填写雪与梅的异同。接着师生一起梳理、讨论韦恩图,在各抒己见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的写作方式,也能体会“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妙趣横生。本诗的教学教会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事物、不同感官进行对比观察,从而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为本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做好铺垫。

(三)以勾连为支架:延读辨诗理,拓展要素

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意思是诗歌的创作无非是写景与寄情,当然最普遍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而景的描写除了因为寄寓诗人的感情色彩以至于景色有经过艺术处理,但这些景象依旧脱胎于现实,需要诗人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不同诗歌写景角度各异,描写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偏重时空顺序,有的偏重色彩描绘,有的则从感觉出发。古诗赏析不能死板地套用某种阅读模式,而应勾连相类但各有风格的古诗,适当拓展阅读面,这样学生能积累古诗阅读经验,真正读懂诗中意蕴,学习诗人独到的思维方式,发展思辨能力。

1.顺序中隐藏的思维条理

比如在教学中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作为拓展阅读,要求学生说说诗人的观察顺序。学生阅读后发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樹鸣”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观察顺序。诗文先写下方溪边的小草是那样苍翠可爱,再写抬头看见树深叶茂,树上还有黄鹂鸣声清脆,遮隐其间。整个描写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学生只要读懂诗歌大意,就能发现诗人观察的角度和顺序,感受准确生动的表达这一语文要素在古诗中如何体现,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和模仿提供了最为简练的版本。

2.色彩中掩藏的思维触点

为了表现情感,诗人还经常通过色彩表现自己的感受。比如以《忆江南》作为拓展阅读,学生读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时无不被其中明艳的色彩惊艳。高饱和度的冷色调与暖色调互相辉映,色彩分明。强烈的色彩冲击让人联想到春日江南花开烂漫似锦,江水碧烟笼罩的迷人景色。在这两句诗中,红、蓝色的色彩运用对诗歌的艺术表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从色彩冲击的角度去“绘制画面”的思路。有了这首诗的拓展阅读,学生就会在观察时主动捕捉事物色彩,尝试通过色彩营造真实生动的景象,为习作带来更多的画面感。

3.体验中蕴藏的思维深度

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到,第二学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1]31。同理,在古诗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感悟古诗形韵之美,还要通过多种思辨支架,如画图、比较、讨论、梳理、探究等方式锻炼学生思维,发现诗作中表现的理性精神与理性表达的内在逻辑。

比如在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时,学生可以想象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乡村美景中,老翁家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做什么。“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两个儿子都在干农活,只有小儿子卧剥莲蓬。为什么“翁媪”最喜欢不干活的小儿子?这三个儿子的活动分别表现出什么个性?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自己最喜欢谁?通过想象,学生“身处其境”地“观察”三个儿子的表现,讨论“翁媪”和自己的喜好,也就是新课标所言以讨论的形式发现诗作中表现的精神和逻辑。又如在教学卢纶《塞下曲》时,可以让学生思考,面对“月黑雁飞高”的环境,如果你是统帅,你会如何处置遁逃的单于?学生调动知识储备,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再补充历史背景,介绍当时兵士在边塞抵御外敌的艰苦状况,学生对戍边将士的无畏精神也就有了更深的感触。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任务是结合古诗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梳理诗中感性描绘与理性思考之间的融合点,让学生多表达自己新的发现与观点,促进其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发展。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包含景物描写的古诗时,要联系单元语文要素,从连续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两个角度探究诗中景色描写具有的价值,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振宇,盛群力.促进参与的“扶放有度”教学模式探索[J].数字教育,2021(5):1-8.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语文要素单元教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