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提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

2022-05-30张小露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多措并举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张小露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一切物理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了解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物理知识的关系与规律,从而在解题中游刃有余,切实提升初中物理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物理概念教学,通过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加深认知,从而保证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措并举;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6-0077-03

概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一环,物理知识的表述往往十分抽象,而在了解基本概念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则会更加立体.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多种角度出发,思考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多种实效性提升途径,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从而使得物理概念教学的改革创新得到充分重视.因此,本文聚焦于初中物理课堂概念教学,主要围绕实验教学、情境创设、发散思维、结合实际、概念练习这几个方向展开具体探讨,以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切实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1實验教学,强化概念认识

实验是验证知识的必要途径,物理知识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够验证,而实践则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认知转化为形象认知,将知识与生活关联起来.教师为了加快学生的概念认知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实验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概念认知进度加快,这样才能基于最基本的概念认知去深入理解知识点,这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途径.因实验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形象化认知特征,所以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会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伏安法测试电路功率的实验,通过使用伏安法测试功率的过程,增进学生对于功率这一概念的了解.实验要求是分别测量小灯泡在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相对于单纯听教师的讲解,学生要通过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才能够更快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真正感受到用电器实际功率大小和用电器工作状态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设计电路图并在实验室连接实物电路,接着让学生立足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学生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等于额定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以及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的发亮情况,记录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并由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并填入表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实验记录表,学生总结得出在所设定的三种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是不同的.电压越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也就越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处于旁观的状态,不应过多参与学生的实验流程,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这样他们才能学到更多,理解更深,通过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分析对物理公式P=UI有更直观的认识与理解,反之只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

也就是说,概念的认知并不是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的,而是要依靠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知识印象,理解物理原理,这样才能够记得更加清楚,形成永久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巩固学生的认知,也能让教师将课堂的更多时间留给学生,促使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实践,去验证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从而经历和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

2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理解

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趣的,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果.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满足学生直观、感性认知需求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概念教学,越是贴近生活实际,越容易理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需求去考量,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概念学习效率更高,更快记住复杂的概念,将概念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记得快、记得住.

例如,在教学“压强”这节物理知识内容时,由于压强这一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沙滩的画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沙滩上,两个体重不同的人,穿着同样的鞋行走,哪个人的鞋印会更深?如果两个人体重一样,但是鞋码不同,那么哪个人的鞋印会比较深?结合情境与设问,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自然想到如果两个人穿同样鞋码的鞋那么自然是体重大的人鞋印更深.如果体重相同,鞋码不同,自然是鞋码小的人鞋印更深.这时候教师再引入压强的概念,它指的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计算公式是P=F/S.那么对应到这一情境中,哪个人的鞋印更深实际上问的就是哪个人产生的压强更大,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就是人的体重,受力面积也就是鞋码,当体重不同鞋码相同时,等同于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鞋印更深;当体重相同鞋码不同时,等同于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鞋印更深,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是相符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脑中对于压强的概念认知,会让学生记得更快.一言蔽之,教师要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更快了解概念.

情境能够将学生置于新知学习的氛围中,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同时,情境能够将抽象概念以现实方式直接展示出来,对于形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更快加认知的必要条件.为了让物理课堂上的概念教学效率更高,教师要懂得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认知与复杂的概念关联起来,才能形成更加完整、立体的认知,真正帮助学生内化新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发散思维,拓展学生思考

所谓发散思考,是基于某个论点展开进一步拓展思考的能力.只有懂得发散思考的人,在学习过程当中才会有更多收获、更多发现,成为学习路上的探索者,而非机械行动的执行者.教师要让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刻,也要培养学生发散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围绕概念展开进一步思考,主动列举更多案例,这说明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已经十分深刻,这也证明是教师开展概念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动能和势能”这节生物知识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加深理解,通过基础概念去进行发散思考,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深刻的认识.以动能概念的教学来讲,教师可先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做引入,在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例子之一便是飞出的子弹击中木板靶心,让学生结合概念来分析射击的动作,学生得出这就是用动能作功.那么继续引导学生深化思考,子弹击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的变化有哪些?动能有变化吗?并提示学生不要忽略子弹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这样学生进一步想到由于子弹与木板存在摩擦,那么克服摩擦做功会使内能增大,所以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导致动能减少.教师提出这一案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类似的现象,包括在射箭时,箭矢飞出击靶,亦是动能做功的过程,它的动势能转化情况如何呢?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便能够举出更多相同原理的案例.但是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思想上的自由,不应过度苛责学生,要给学生出错的权利,学生才能敢于思考、表达.

学生思维的拓展,会使其思考事物的方式随之转变,在学习知识时不会受到思维局限,而是能够基于一个知识点展开更加广泛的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掌握知识点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对于知识概念更快理解,教师需要认识到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融入思维拓展教育,激发思考.

4结合实际,联系理论实际

理论与实际的关联,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一项目标.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快理解一个抽象的名詞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自身尚未摆脱形象思维,所以更要借助实际案例去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认知关联.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于知识概念更快理解,需要利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生活细节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才能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融化和凝固”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便可以找到许多生活当中的案例去触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冬天堆雪人,让学生思考雪人化成水的过程体现的是哪个物理变化呢?引导学生得出在阳光照射以及温度作用之下会变成水,这便是融化,是从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如水泥变硬,水泥受到阳光暴晒以及风吹变成固体,这便是凝固的过程,是从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有了这两个举例的铺垫之后,学生对融化和凝固这两个物理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回忆并说出更多生活当中的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与深化课堂知识.学生想到了铁块化成铁水、蜡烛融化成液体等符合融化的概念,水变成冰、蜡烛熄灭后重新凝结体现的是凝固的物理变化,可见同学们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比较准确.接着,教师继续借由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常说“下雪不冷消雪冷”呢?为什们夏天吃雪糕会觉得很凉爽?为什么蜡油滴在手上会烫伤等等?以此来让学生自主得出融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结论.总结来说,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关联起来,学生的理解自然会更快.

脱离实际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根植于实际土壤的概念更是缺乏生命力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条件.任何知识理论都源于社会生活与生产,教师要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就必须要让学生通过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去理解,联系生活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性思考,才能让学生理解.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多、难度高,对于教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物理概念则是支撑物理大厦的基石.为了保证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教学引导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学生的认知得到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策略和措施,不断改进概念教学的方法并及时给予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保证物理教学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崔北元.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8(3):121-122.

[2]郭勤.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2019(12):9.

[3]成蓉.创设“特殊”实验提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5):48-49.

[4]谭东明.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策略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5(6):21-22.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多措并举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多措并举搞好英语写作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多措并举提升历史教学效率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多措并举”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