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追问力” 邂逅阅读鉴赏教学的精彩

2022-05-30吴淑美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追问教学机制,使学生形成更多学习启发,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思维形成多点冲击。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度研究,整合设计信息,及时抛出问题,与学生展开思维互动,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产生鉴赏灵感,顺利启动学习思维,形成系统性鉴赏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鉴赏;追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5-0034-03

引  言

语言鉴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对此要有正确认识。语言鉴赏方法众多,教师借助追问展开鉴赏引导,能够准确调动学生阅读思维,形成丰富学习成长点[1]。在具体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备追问预案,切准追问时机,丰富追问,建立追问机制,为学生阅读鉴赏提供更多思考动力,让学生在自然阅读和深度思考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一、准备追问预案,启发阅读鉴赏思维

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在语言鉴赏学习环节,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个性解读,很容易出现一些思维偏向,教师需要利用追问展开矫正处理,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深度思考,以便得到最科学的解读,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研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鉴赏表现做预判,并准备追问预案,以便做出准确应对,让学生在追问引导下进入鉴赏情境。

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做出追问预设,不仅能够给学生预留深度思考的空间,还能够确保学生阅读鉴赏质量。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时,教师示范诵读,让学生对语言特点做重点关注,在反复诵读体验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学习,很快就找到许多经典片段内容,如“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其次,教师可以做出鉴赏引导,让学生开展阅读鉴赏。学生大多喜欢从修辞角度展开思考,如有学生说道:“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修辞方法,将姑娘的身影比作红莲,将河水比作花瓣,表达了内心的喜爱之情。”再次,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鉴赏表现后追问:“如果不从修辞角度展开分析,你还能够找到其他角度做鉴赏吗?词语、句式、标点等是不是值得思考的角度?”学生再度展开思考。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找到更多鉴赏方向。比如,这段话中有一些词语很典型,如“立刻浮起”“捧起”“抖落”,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灵动的画面,十分形象。

教师适时展开追问,让学生从其他角度展开思考,并给出一些建议,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鉴赏启示。从学生的鉴赏表现可以看出,教师追问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生能够快速调整思考角度,从典型词语角度展开鉴赏分析,获得不错的鉴赏效果。可见,教师准备追问预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在阅读鉴赏教学中也是非常适用的。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对学生鉴赏思维进行必要梳理,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启示,让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自然进入鉴赏核心,在深度思考中建立鉴赏认知基础。

二、切准追问时机,提升阅读鉴赏品质

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何快速地展开应对,需要教师给出破解之法。教师不妨以追问的形式进行方法传授,或者用追问形式启迪,让学生及时找到思维突破口。追问是特定情境下的发问,切准追问时机最为关键。教师要对阅读鉴赏出现的即时情况有更强洞察力,及时做出反应,科学使用追问,引导学生快速做出思维调整,对鉴赏内容展开多点思考。

学生在进入鉴赏学习环节后,其思维已经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在追问引导时要提升契合度,以便形成最适合的调动[2]。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描写比较敏感,教师可以顺势安排学生做鉴赏学习。如这样一段话:“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学生很容易想到修辞方法的应用。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其他角度展开思考,不少学生想到了动词的应用。当学生找出这些动词时,教师可以追问:“作者将太阳看作一个人,让他以更隆重的姿态登场,其表达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开始给出不同见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起来。有的学生认为,太阳从大海上升起,要给全世界带来光明,它就是光明的使者,出场自然要隆重。有的学生认为,太阳不仅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作者还赋予这个形象更多希望。学生有主动拓宽的意识,其鉴赏带有现实意义,说明阅读思维已经进入深度探索,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教师顺势追问:“如果让你自行找到一些句式进行鉴赏,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个性鉴赏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在教师追问下继续展开阅读思考,阅读讨论气氛逐渐形成。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鉴赏情况进行观察,对学生的问题解读情况做出评价。

教师抓住学生鉴赏思维啟动之际做追问,将学生鉴赏思维引向高点,让学生从内涵、哲理、思想方向展开探索,自然能将阅读鉴赏推向深刻。虽然学生鉴赏带有一些猜想意味,但学生能够展开深度挖掘,这样的思维训练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

三、丰富追问,拓宽阅读鉴赏视野

追问是即时性发问,教师要对追问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可以是建议式追问,也可以是反思性追问,或者是点拨性追问,要给学生传递明确的信息,让学生顺利启动鉴赏思维,对鉴赏内容做多重解析,形成完整的鉴赏认知。教师在追问时,要注意对接学生思维,唯有与学生思维保持一致,给出针对性指导,才能让学生自然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深入思考和研读中形成学习启迪。教师科学运用追问展开设计,能够为学生阅读鉴赏注入丰富动力。建议性追问可以让学生向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展开思考;反思性追问可以让学生展开自我检查,找到思考起点,顺利进入鉴赏环节;点拨性追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出口,让学生做出理性选择,顺利进入深度阅读鉴赏环节。

追问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也是一种思维启动器,能够对學生的阅读思维形成冲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让学生在问题研究中找到鉴赏路径。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描写白鹅的片段,并挑选精彩片段做鉴赏处理。学生画出很多句子,并展开个性鉴赏。比如,“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白鹅的特点展示出来,特别强调了其叫声。教师要对学生鉴赏情况做评价,然后追问:“作者抓住白鹅的哪些特点展开描绘的?”学生思考后解读:“作者抓住白鹅的叫声、走路、吃饭等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写出白鹅的高傲性格。”教师继续追问:“作者能够将白鹅的表现写得栩栩如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开始思考,很快就形成学习共识:作者能够这样精细化地描写,说明其观察更到位,自然有亲身生活经历,这是实践体验的结果。

教师跟进追问,而且是连续不断地发问,可以将学生鉴赏思维引向深处。学生的鉴赏思维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教师借助追问展开拓展设计,引导学生从一个点走向另一个点,能使其学习视野得到拓展。语言鉴赏没有统一形式,教师借助追问开启鉴赏之旅,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能使学生阅读鉴赏有不同的思考视角。教师利用问题做调动,能为学生鉴赏提供思考方向,确保阅读鉴赏保持在较高水平。教师借助问题做学习激发和组织,能为学生多种感官带来冲击。

四、变换追问主体,优化阅读鉴赏环境

阅读鉴赏教学过程中,在问题设计环节,教师要做出更多改变,不妨组织学生参与阅读鉴赏追问设计活动,让学生从质疑的角度进行问题设计,对鉴赏内容选择和鉴赏环节设置等展开深度思考。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示,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思考中获得学习启迪。小学生阅读基础有限,参与阅读鉴赏追问设计活动存在一定限制,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把握,针对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更多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梳理和设计,提升追问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引导学生做追问设计,需要给出方法指导,让学生打开思维,从更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广泛讨论中建立问题设计思路。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做深入阅读,对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做相应梳理,然后让学生选择最精彩的片段做重点阅读,并设计一些问题。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对文本内容做深入阅读,对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做讨论和交流,逐渐找到问题设计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深度思考,设计更多适合鉴赏的问题。在问题展示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如“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将鬼子都忽悠得团团转,哪些情节能够体现这一点?”“鬼子朝雨来跳水的地方开枪,为什么打不到雨来呢?难道雨来有特异功能吗?”“雨来表演技能很高,有哪些细节能够加以印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做梳理,找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做集中解读和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开个性理解,对问题做深入思考,给出深度解析。在学生解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出专业评价,利用追问方式,激励学生做延伸思考,将追问进行到底。

教师组织学生做问题设计,刻意变换追问设计主体,这是比较大胆的尝试。学生学力基础较弱,难以设计出更好的问题,如果组织不力,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但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上述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说明教学启示比较到位,能够将学生学习思维带入特定情境之中。在让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时,教师还需要做一些预设,可以先给学生设定预习任务,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教辅材料,在主动阅读思考中启动学习思维。

五、建立追问机制,形成阅读鉴赏能力

语言鉴赏需要多种方法支持,教师借助追问形式开展助学,其应用更为灵活。学生在追问之下,会及时做出反应,让鉴赏学习顺利推进,进而形成系统性的鉴赏认知。学生在语言鉴赏学习时,大多会关注修辞方法的应用,思维模式化比较突出,对此,教师追问要及时和适当,让学生适时调整思维方向,在深度探索中提高学科认知能力。

学生对语言鉴赏存在认知短板,教师借助追问进行思维推进,无疑能够激发动力,让学生快速做出思维调整,在深入思考和互动讨论中建立新的学习认知。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做梳理性阅读,理顺故事情节,然后引导鉴赏:这篇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你对巨人的表现如何评价?问题抛出后,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学生对这一问题都有个性理解,甚至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给出这样的观点: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春天,哪里就有欢乐,这是童话要说明的道理。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观点追问:“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你也是孩子,你能够为父母带来希望,为世界带来美好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更强的心理触动,能够进入深度思考环节。有的学生这样回答:“我是孩子,父母给予我更大的希望,我不敢说自己能实现父母的愿望,也不能保证为世界带来美好,但我可以说,我会尽力做好自己,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对得起父母的辛苦培养。”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正面评价,组织其他学生做互评活动,将阅读鉴赏教学推向高潮。

教师先以问题展开思维调动,让学生顺利进入阅读核心,对童话内涵做深度挖掘,然后针对学生个性观点做追问提示,使学生展开深刻反思,这样的追问无疑有启发思维的力量。学生对教师的追问有敏感性,所以,教师要合理应用追问辅助手段,在关键环节发问,让学生自然启动学习思维,在深度研究中建立学科认知。从学生问题解读情况能够感觉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发挥了作用,学生能够展开延伸思考,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做深入挖掘,阅读鉴赏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这无疑是有价值的设计和组织。

结  语

阅读鉴赏需要方法支持,教师借助追问开启教学程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能够使学生形成丰富的学习驱动力。学生对教师追问有更强敏感性,自然会展开深度思考,对阅读鉴赏做反思处理,让阅读鉴赏始终保持在更高水平。教师要通过有价值、多角度、适时适度的追问,让学生在阅读鉴赏学习中获得成长,在追问中邂逅阅读鉴赏教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

杨秋凉.有效追问,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06):26-27.

施莉.在语文教学中“穷尽追问”:追问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J].教育观察,2020(39):138-140.

作者简介:吴淑美(1982.5-),女,福建寿宁人,任教于福建省寿宁县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