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阅读:项目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支架

2022-05-30吴如厂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吴如厂

摘 要 项目化写作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项目化写作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实践和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选定写作项目,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方法;项目化写作教学要设计好驱动性问题,规划好探究学习过程,嵌入过程性评价,以保证写作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项目化写作 生活与阅读 驱动性问题 项目规划 过程性评价

项目化写作教学是指运用项目化学习原理,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写作学习任务,最终写成一篇符合项目要求的完篇作文,提升学生综合写作素养的教学方式。项目化写作教学具有实践性、过程性、探究性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项目化写作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和教材单元阅读作为学习支架。

一、选定写作项目:以学生生活实践和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

进行项目化写作教学的第一步是要选定写作项目,即初步确定写作素材和范围。与那些毫无规律的、适用于任何一个年级的作文教学不同,项目化写作教学选定的项目,追求与学生生活实践和教材单元阅读相契合,这就需要以学生生活和单元阅读为支架,选定写作项目。

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所以项目化写作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支架选择写作项目。例如七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对九月初秋时节的田野、山岗、道路、河流、街道、社区、村庄、校园等地方的景物较为熟悉,选择这些项目进行写作,学生就会觉得“有米下锅”。

学生有了“米”仍然煮不好“饭”,写不出像样的作文,这就需要以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学习写作知识和方法,所以选定写作项目的第二个支架就是教材单元阅读。部编教材单元采用双线组元,其中“语文素养”包含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写作适用性方面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选定“这个单元”的写作项目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个单元”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否则,就会把学生在“这个单元”阅读里学习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丢在一边,还得另起炉灶传授写作知识和方法,既不利于写作,又不能巩固阅读所学知识,费时耗力,事倍功半。例如部编语文七上第一单元主题是“四季美景”,人文素养主要是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语文素养主要有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语言品味能力和景物描写方法,这个单元的写作知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写景抒情的作文。可本单元所安排的大作文却是写一件事,写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经历,“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这样的写作项目与单元阅读所学写作知识和方法不一致,所以常常被教师弃用。

基于以上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目化写作的项目选定为“九月初秋时节的景物”较为合适,可以是九月的田野、山岗、道路、河流、街道、社区、村庄、校园等某一处或几处的景物。这些景物是学生熟悉的,写作所需的写作知识和方法也是这个单元学到的。这就是以学生生活实践和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选定的、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写作项目。

二、制定写作目标,设计驱动性问题

选定写作项目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写作目标。项目化学习以终为始,一开始就要制定好最后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清楚自己将要探究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同其他教学目标一样,项目化写作的教学目标要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单元的编写意图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前写作水平、思维最近发展区相契合。综合对多种因素的考量,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目化写作的目标可以确定为:

以九月初秋的景物为素材,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情景结合,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确定了本次的写作项目之后,接下来的一步是把写作项目和目标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夏雪梅教授认为:“驱动性问题就是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本质问题比较抽象,而驱动性问题则嵌入了学生更感兴趣的情境。”项目化学习设计驱动性问题有四个要求:一是情境化,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二是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求答案;三是聚焦项目的核心内容,不能偏离目标;四是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据此,把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目化写作教学的项目和目标转化为如下驱动性问题:

小文同学是在老家读完小学才来苏州读初中的,他原来的朋友小雨打电话,向他询问九月的苏州景物怎么样。请你以小文的身份给小雨写一封信,以“九月的 ”为题,详细介绍苏州某一处的景物。横线上可以填写“田野、山岗、湖泊、小区、校园、公园”等,也可以填写某一处地名如“漕湖”“山塘街”“同里古镇”等。你将怎样写好这篇描写九月苏州景物的作文?

这个驱动性问题具有情境化、开放性的特点,并且是聚焦景物描写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探究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也完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这个驱动性问题是适用的、科学的。

三、规划项目过程:分解驱动性问题,以单元阅读为支架,学习写作知识和方法

如果把“怎样写好这篇描写九月苏州景物的作文?”这个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学生往往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就需要规划项目过程,把驱动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任务,化大为小,便于学生探究学习。本单元的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大任务,具体如下:

一是观察身边的景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九月苏州的花草树木、湖泊河流、风云雨露、人物鸟兽、道路桥梁等景物,发现景、物、人的变化和特点。写前要仔细观察记录,持续数天;写后再观察对照,修改完善。

二是从教材单元阅读里学习写作知识和方法,并进行片段写作训练。这也是项目化写作教学必须给学生搭建的学习支架。根据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里所包含的写作知识和方法,结合学生对身边景物的观察,可以把这次写作项目过程规划如下:

1.在学习朱自清《春》的過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比喻修辞手法在文章语句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九月苏州花草树木的话,使用比喻修辞。

2.在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拟人修辞手法在文章语句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九月苏州花草树木的话,使用拟人和比喻修辞。

3.在学习刘湛秋《雨的四季》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章语句中的综合运用及表达效果;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九月苏州花草树木的话,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

4.教师带领学生对《春》《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进行整合探究,初步学习三篇课文里出现的虚实结合、侧面烘托、动静结合、多感官描写等景物描写方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景物描写方法写几段话,分别描写九月的某些景物或人物。

5.教师指导学生画《春》《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的结构思维导图,建构学生自己的写作结构图式;再运用本单元所学景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写作“九月的 ”,完成写作任务。

这个项目过程的规划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秋天的景物,结合阅读学习写作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训练,分解后的驱动性问题有了梯度,使得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四、嵌入过程性评价,支持项目化写作顺利进行。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并把评价嵌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指导学生开展多元评价。项目化学习不再通过传统的试卷方式进行评价,一般运用学习评价表进行过程性评价;不再把学习结果作为唯一评价维度,而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协作沟通能力、学习态度等作为重要评价维度。

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目化写作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5个阶段性评价表和1个总结性评价表,嵌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自评、互评,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支持本项目化写作顺利进行。请看几个评价例表:

表1主要嵌入到学生观察景物的过程中,用来评价学生观察的结果、方法以及态度,“分享交流”主要评价学生的合作情况。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主,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此表评价的主要作用是矫正部分学生存在的不良观察态度和行为,同时也给学生指明了观察方法和要求。

表2是嵌入到学习《春》运用比喻修辞描写景物的训练过程之中,主要评价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描写景物的情况。类似的还有表3(略)评价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描写景物的情况,表4(略)评价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描写景物的情况,表5(略)评价学生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情况。这几个表都是用于过程性单项写作训练的评价,主要作用都是矫正与指导。

表6是对本项目化写作成果的总结性评价,既评价学习成果,又评价学习过程和态度;既是对本项目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也为学生的下一次学习指明了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项目化写作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单元阅读为支架,选择适合学生的写作项目,学习“这一个”写作项目所需要的写作知识和方法。项目化写作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学习过程,要设计好驱动性问题,规划好项目过程,嵌入过程性评价,这样项目化写作教学就能够取得实效。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效链接阅读与生活,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课题编号:JG12301]后期成果之一〕

[作者通聯: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漕湖学校]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
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