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更应惠及弱势群体

2022-05-29周玉春毛福平李鑫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教育公平

周玉春 毛福平 李鑫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教育公平涉及弱势群体包括随迁子女、贫困人口子女教育、退役士兵的再教育和就业、异地高考制度等问题。本文就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教育公平展开讨论,认为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提出关于教育公平的改进建议,希望教育公平更应惠及弱势群体,通过改变弱势人群的读书、升学的境遇促进教育公平,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公平;随迁子女;退役军人再教育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及现状

教育公平的定义为,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教育公平作为一个永恒的时代命题,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古代的先贤哲人对此早有论述,并躬身笃行。

在当今,学者们对教育公平有着新的见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体现,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之意”[1]。有学者提出“教育公平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具备接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主要是一种制度与选择权的公平”。

20世纪末,国家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急需的高质量人才,将全国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设置了一批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在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享有优先配给权。经过多年发展,重点学校与普遍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在错误政绩“指挥棒”的引导下,将政府手头有限的资源投入在少数几个重点学校,人为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因此,必须调整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使其向农村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难题,不断缩小教育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因此,构建以“人”为核心、注重教育质量和实质公平、致力于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新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的广泛期待。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极大缓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关注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弱势群体教育难题

(一)异地高考制度将随迁子女置于尴尬境地

由于城乡教育二元格局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异地务工人员(包括未随军的在退役军人)想把孩子送到优质学校接受教育,然而由于地域的限制和教育资源的影响,随迁子女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在择校、上学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有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偏远城郊的学校,加剧了教育的社会分层,恶化了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的公平关乎孩子的前途、命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也一再出台完善政策。异地高考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受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考制度实行的是"户籍+学籍"的报名方式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模式,大批的随迁子女处于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和不能适应户籍地高考的两难境地。户籍制度的藩篱、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公共政策体系的不健全、教育公平法律的缺失等都是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的深层原因。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也涉及到公共財政、城市管理、人口迁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等多个方面。

为了使进城务工及退役军人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使隐性不公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提出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要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即“两纳入”政策逐步形成,确保“同城待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2016年,《若干意见》对随迁子女的就学机制提出了要求,如随迁子女入学主要以居住证为依据,切实使随迁子女入学程序不断简化、优化,提供各种类型的便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3]。

(二)疫情危机下,弱势学生的教育公平保障难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正如法国社会学家Bernard Lahire所指出,“疫情是对弱势阶层的残酷对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20年5月20日的数据,世界上153个国家关闭了学校,波及全球68.5%的学生。虽然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举措以保障教育的连续性,但贫困地区和弱势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往往面临着营养不良、设备短缺、网络连接不畅、父母监督和辅导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剧与其他学生的学习差距。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各国在支持通过远程学习促进全民教育连续性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更弱势和处境不利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存在更多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疫情期间,学生的居家学习尤为考验贫困家庭或从事特殊职业的家长。在我国一些地区,弱势群体迫于生计需要,许多家长不得不继续上班而只能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从而致使孩子缺乏监督出了一些问题;还有些贫困家庭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电子设备,或支付不起网费而无法居家学习。

(三)具有显著特殊性的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应倍受关注

退役军人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教育培训及妥善安置退役军人直接关系着广大军官士兵的切身利益和军队发展的稳定。随着国防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军队改革的全方位发力,我国每年退役军人人数达数十万,退役军人尤其是退役士兵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再社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退役军人的来源具有相同性,退役军人都有共同的从军经历,退役军人的学历背景大体相同,退役军人特别是退役士兵学历普遍较低,多为高中毕业水平,他们文化课底子普遍较薄,在培训教育中不容易调动班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企业作为提供就业机会的利益主体,会综合考虑雇佣退役军人产生的成本和其创造的商业价值而作为用工取舍,导致相当数量的退役军人因缺少职业技能,而面临工资较低或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的局面。急需寻找新的有效办法来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除了通过就业补偿的方式以外,可以为退役士兵提供职业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在提升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培养退役士兵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样的做法既符合当前社会与企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与退役士兵个人的发展相统一,进而实现从军人到平民的职业过渡实现从军人到平民的过度[4]。

三、关于教育公平切实惠及弱势群体的几点建议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因此教育公平应成为社会公平的助推器,实现教育公平应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教育具有多重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更是增进人民福祉,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标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战略目标,经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教育公平发展成果已开始更好、更多、更切实地惠及全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表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上迈开新步伐。

鉴于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还欠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亟待缩小状况还相对突出,为推进教育公平,使党和政府的关怀更好地惠及弱势群体,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改革提升教育公平内涵

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有步骤地使教育公平成果惠及全民的发展过程,拓展“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内涵,不仅强调人人有机会享受教育成果,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各种补齐短板(如改善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教育條件)政策,确保每个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教”“学有优教”;也强调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成果、人人都能享有出彩的机会,追求“学有所获”,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如面向每个学生,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的更高要求,也是亿万群众内心的呼唤,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教育公平的时代新内涵。

(二)重点攻坚解决教育公平难题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虽然我国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但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以及具有一定特殊情况的弱势群体的教育成为制约公平教育“惠及全民”的难题。因此,国家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及具有特殊情况的弱势群体倾斜作为一项根本措施,重点攻坚教育公平难题。2016年,《指导意见》首次对改革和发展中西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对教育公平区域差距的难题进行重点攻坚。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断发展,提升农村办学条件的整体质量,使农村学校建设满足标准化要求,加大推进薄弱学校改进工程,给进城务工人员(包括在退役军人)的孩子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优教”,实现“惠及全民”教育公平初级目标。教育扶贫作为扶贫的根本途径,成为提升“惠及全民”教育公平质量的关键。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加快制订和推进教育扶贫计划,让贫困地区孩子和贫困家庭孩子都能真正且公平地享有高质量教育,使贫困在不同代际的传递得到有效阻断。

(三)下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公平

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教育改革,补齐教育短板,兼顾教育公平和质量,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建议现阶段要以城乡教育公平来促进城乡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稳定。至于怎么将城乡教育的差距缩小,一是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教育需求;二是要做到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并将教育资源适当地向农村倾斜;三是要做到城乡教育一视同仁。只有做到全方位的公平,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四)借鉴外军经验推进我国退役军人的再教育

我国退役军人数量庞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习群体。退役军人也是现代国家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退役军人有其独特的学习需求,拥有丰富复杂的经验,而且,退役军人中对待军官与士兵情况不同,再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

美国开展退役军人的教育和培训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政府重视对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教育援助,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关注他们从“士兵”到“学生”转换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此外,除了政府和高校的支持,许多社会力量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缺少针对退役军人教育资助的专门法案,对于退役军人教育资助的条款往往是夹杂在其他文件中的。此外,中国对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的关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提供教育机会、拓展教育渠道方面,较少关注退役军人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少针对退役军人教育的研究,没有构建起多主体参与的支持保障体系。基于我国现有的退役军人教育支持现状,美国的相关经验对提升我国退役军人接受再教育有如下启示:

1.关注退役军人转换过程中的问题,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早期缺乏对退役军人从军队走向校园转换过程的全面理解和研究。近几年美国学者来越来越多地聚焦在退役军人的转换问题上,包括对退役军人如何适应校园生活的研究。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退役军人有其独特的学习需求,拥有丰富复杂的经验,但许多退役军人大学生在新学期之初会感到困惑和孤独,不知道在哪里寻求帮助。学校可以在退役军人大学生正式入学前为其提供短期的课程旁听,设计专门针对退役军人的课程,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的生活。同时可以组建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学习社群,让他们彼此交流学习中的问题。

2.政府应加强针对我国退役军人的再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法案和政策的出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针对我国退役军人教育专门立法,完善退役军人教育体系,适当提高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水平;成立专门的关注退役军人教育的组织机构,负责退役军人教育参与中入学考试、学业成就等问题,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学业援助,加强企业、社区培训机构等共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配置。

3.重视退役军人的心理健康,关注实际需求确保退役军人的学业完成度。退役军人学员虽然文化课底子较差,自制力较差,但他们有自身的优点,比如他们多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他们性格多直率易于沟通等,所以我们在对复退军人学员的培训中要注意多总结经验,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通过组织一些校内外资源促进退役军人积极参加社会学习实践活动,如通过国防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形式促进退役军人与普通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加强普通师生对退役军人的理解和尊重。

4.探索退役军人教育新形式,搭建针对退役军人的远程教育平台。远程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使得学习更加灵活,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我国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多以线下教育培训为主。国家可以和高校以及社会组织合作,对退役军人进行需求调研,再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以及学习平台设计。同时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方式,定期进行线下的考核,避免远程教育流于形式。

5.把退役军人的再教育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大体系。制定退役军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有关政策,对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作出规划部署,共同做好面向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支持其在服役期间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落实好定向培养直招政策,推动地方院校与军队院校有效对接,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制订具体政策办法,支持适合的退役军人进入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接受教育和培训,鼓励支持设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集团(联盟),推动退役、培训、就业有机衔接,为促进退役军人特别是退役士兵就业创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8.

[2]崔梅,葛敏.新时代新教育公平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89-92.

[3]高明华.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3(4):60-80.

[4]杨波.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保障机制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21):131-133.

(作者简介:周玉春,北京中管致远《军地?智库》主任,北京中管致远退役军人培训创业公益事业部部长,北京中管致远国际少年军地学校指导中心主任;毛福平,高级工程师,北京中管致远《军地?智库》执行主任;李鑫,北京中管致远《军地?智库》秘书长)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教育公平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