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指标监测和PDCA循环管理对急诊标本室内周转时间持续性改进的作用

2022-05-27黎德群廖素铭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4期
关键词:周转中位数合格率

黎德群 廖素铭

摘要:目的检验质量控制指标(QIs)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检验标本TAT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每月初从LIS系统导出急诊检验项目的原始数据,利用mircosoft Excel2019软件统计出TAT中位数,急诊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对不合格项目采用PDCA模式进行质量改进。结果2019年与2020年1-12月相比较,血钾、WBC计数、INR3个急诊项目在标本量增加的情况下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除WBC增加1min外,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分别缩短4min,2min;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分别增加3.53%,7.3%,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持续监测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对急诊检验标本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急诊检验标本的时效性。

关键词:检验质量控制指标PDCA循环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4--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急诊检验是急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检验结果回报的及时性是衡量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1]。2015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15项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对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量化,对急诊检验标本的报告时限也进行了要求。我科从2018年开始,就对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统计并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科急诊检验项目及时性作,从2020年开始,通过统计急诊检验相关质量控制指标,运用PDCA循环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以提高我院急诊检验项目及时性。本次研究选取血钾(K)、白细胞计数(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个急诊检验项目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TAT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情况,为急诊检验标本时限管理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利用信息系统(LIS)筛选统计本院2019-2020年,急诊检验标本中K1907份,白细胞计数2112份,国际标准组织化比值1744份,共计5763份。

1.2方法:

1.2.1计划(Plan)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四川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制定科室急诊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质量管理目标:实验室内周转时间WBC急诊标本30min,INR 120min,K 120min;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96%。

1.2.2实施(Do)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对2019年我科急诊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以后每月初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统计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对不达标项目进行原因分析,修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剔除因结果复检、标本重新采集、仪器或网络故障等原因,分析不达标原因:急诊检验标本无特殊标识,工作人员按普通標本进行处理;中午时间标本量较集中,人员配置不足;检验人员责任心不足,未能及时处理急诊标本,及时审核急诊报告。整改措施:(1)设置专门的急诊标本放置区域,以便区分急诊与非急诊标本;(2)优化急诊检验流程,各专业组及时对急诊检验标本进行处理和审核;(3)加强仪器设备维护工作,减少因仪器设备故障而导致的TAT时间延长;(4)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科室人员对急诊标本的重视程度;(5)合理的安排人员,根据标本量分布弹性排班;(6)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急诊标本接收后会以醒目的颜色进行区分;同时分发不同编号以提示该标本为急诊标本;(7)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减少非急诊标本对急诊资源的消耗,同时提高急诊标本的合格率,减少因标本不合格重抽等原因而导致的TAT时间延长。1.2.3检查(Check)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整改措施进行检查,监督落实情况。

1.2.4处理(Action)科室每月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对上一阶段的整改措施效果进行评价、修订,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1.3计算方法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不合格率=超过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规定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100%。用统计软件将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计算其中位数。计算公式: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n为奇数;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n为检验标本数,X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2】;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数/同期急诊标本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Mircosoft Excel2019软件分别统计出2019年和2020年每月以上三个急诊检验项目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用SPSS17.0软件,采用x2检验对PDCA循环前后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运行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20年与2019年比较:血钾、白细胞计数(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标本数分别增加了23.04%、47.89%、19.92%;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除K增加了1min外,缩短了4min和2min;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分别增加了3.53%、7.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P<0.001,x2=42.09,P<0.001,x2=4.62,P<0.05)

3讨论

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则是作为传统质控方法的补充,是评价质量、识别问题及监测检验过程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长期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可帮助实验室监测质量水平[3]。我院检验科在2018年通过三级乙等医院评审时就对检验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2019年我科的质量控制指标时有不达标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室质量管理工作,于2020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来循环执行质量改进。每月初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对上月急诊检验项目的TAT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统计,查找不达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下月再进行循环,通过持续监测评估整改效果。本文选取急诊检验中的K、WBC、INR 3个代表性项目,在运用PDCA质量管理前后,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标本数增加的情况下,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除WBC增加1min外,K的缩短4min,INR缩短2min。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方面分别提高了3.53%、7.3%、1.36%,本文结果显示,基层医院检验科采用监测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和PDCA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实验室急诊标本的及时性。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实验室签收检验标本到发出检验报告的时间,能真实反映实验室内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4-5],每个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人员构成、仪器配置数量及自动化程度、标本量及开展检验项目数量等情况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不同的TAT。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除WBC外,均与文献资料有一定差距[6]。虽然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目前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过本实验室的数据,可以发现存在的不足,制订适合本科室的质量目标,为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2020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较2019年,在标本量增加的情况下,还是有缩短,说明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可以监控检验质量管理工作,而PDCA循环管理则可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2019年分别为92.76%、88.73%、97.48%,K和WBC未达到三级医院质量控制标准;2020年通过PDCA循环后分别为96.29%、96.03%、98.84%,均有增加并达到四川省三级医院质量控制标准,说明运用PCDA循环管理后对急诊检验TAT超时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是有效的。目前,对如何缩短检验TAT,各家医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实践。一是更新仪器设备,引进更智能化、自动化分析的流水线和工作站模式来缩短TAT;二是采取一些措施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缩短TAT时间。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结合医院和科室的具体情况,找到影响TAT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需持续监测评估整改效果。研究中发现,2020年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虽然整体达标,但是每月的合格率还是有波动的,特别是K在7月份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下降至91%左右,应是我科LIS系统更新后,急诊检验项目不再以醒目颜色提示,工作人员就当成普通检验项目进行检测,从而导致室内周转时间延长;8月初統计质量指标时发现TAT时间延长,当即采取措施,对LIS系统进行调整,8月室内周转时间合格率达标。可以看出PDCA循环管理联合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提高急诊检验的及时性。同时也体现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监控过程中,LIS系统和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实验室标本量大,实验数据多,靠人工收集和计算质量控制指标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导致数据错误,LIS系统不仅能对标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还能精确统计各项监测数据。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我院LIS系统不能准确统计检验标本的各节点时间,缺乏对急诊标本整个周转时间的监控,只能反映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并且由于我科的自动化免疫检测项目2020年底才开始,本文未能选取能代表免疫检验的急诊项目如肌钙蛋白I,反映的急诊检验项目情况不全面。

4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可通过监测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急诊检验标本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诊标本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达到提高急诊检验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的目的,推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不过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

1陈丽,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现状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7-1528)

2刘文静,秦绪珍,孙丹丹,吴卫,等.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报告不正确率分析及持续改进[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042(10):1271-1273

3汪靖园,王林川,张凯歌,等.标本周转时间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优化探讨[J].临床血液血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32(10):798-801.

4欧阳能良,王伟佳,黄福达,等.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2,37(3):206-210

5严碧勇,沈凌炜,王琪.绿色通道对提高急诊样本周转效率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2):191-193

6郦卫星,王治国,康凤凤,等.浙江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3-28

猜你喜欢

周转中位数合格率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断 掌
2017年“国抽“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合格率92.2%
铁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周转及措施探讨
阿明的疑惑
中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