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的CT与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2022-05-23张瑞强大连港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检出率直径肝癌

张瑞强 大连港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CT与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首先行CT检查,然后再进行MRI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对CT和MRI在PH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PHC,16例为巨块型,14例为弥散型、10例为结节型。40例患者经MRI检查均确诊为PHC,检出率为100.0%,经CT检查检出32例,检出率为80.0%,P<0.05。且MRI检查对巨块型、弥散型、结节型患者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相比CT检查,MRI检查对PHC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尤其对较小病灶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作为PHC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在恶性肿瘤中,肝癌患病率较高,而在肝癌中,PHC最为常见,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PHC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前五的恶性肿瘤疾病,致死率较高[1]。临床尚未明确PHC发病机制,多类因素与之存在相关性,如黄曲霉素、肝硬化等。PHC存在较强的隐蔽性,较高的恶性度,大多数患者察觉患病已至中晚期,可见对于PHC,如果能够在发病早期给予准确的诊断,是保证其及时获得正确治疗干预的基础,也是改善其预后和生存期的关键。因此,对于PHC进行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对于早期获得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4]。CT和MRI是当前临床用于PHC诊断的主要手段,在PH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为进一步分析这两种手段在PH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4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展开研究,对CT与MRI在PH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5~70岁,平均(59.6±3.5)岁;占位直径0.40~9.21cm,平均(2.52±0.32)cm。

纳入标准:40例纳入者均为PHC疑似患者,自愿接受手术疗法;40例纳入患者均认真阅读了本次研究相关资料,同意加入;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心肝肾存在严重器质性病症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碘过敏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患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者[5]。

1.2 方法

1.2.1 CT检查。①CT检查准备:患者在CT检查前需禁食4~6h,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和屏气训练。CT检查前1h口服1%~2%的含碘对比剂水溶液或水500~800mL,在上机前再服用300mL,让造影剂充盈患者的胃、中上腹不小肠。在CT检查前还需要明确患者肠道内是否残留有硫酸钡,如果有残留,则要将钡剂完全排尽之后,才能够安排CT检查。指导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屏气。告知患者要将身上各部位的金属异物全部去除。②CT检查:40例患者均行CT检查,增厚2~5mm,螺距1.0~1.5,对整个肝脏进行常规扫描。以4mL/s的速度推注碘海醇,增强扫描。分别在延迟期120~180s、门静脉期60~80s、动脉期25~30s实施扫描。

1.2.2 MRI检查。①MRI检查准备:患者在MRI检查前要禁食1餐,以此来避免胃肠道过多的内容物与病变相相混淆,从而将病变掩盖,无法做出准确地临床诊断。患者在MRI检查前30min,需要口服浓度为0.1~0.2mmol/L的枸缘酸铁铵溶液500~1000mL,作为阴性对比剂,以此来将胃肠道与肝脏进行区别开。指导患者掌握屏气的方式,并告知患者屏气的时间。对于需要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可以预置非金属针管及抗凝导管,或者预接高压注射器。②MRI检查:以5mm的扫描厚度扫描患者的胸部到腹部的范围,对于检测难度较高的病灶,可使用0.2mL/kg的钇喷替酸葡甲胺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mL/s的速度快速团注,动脉期延迟20~25s,门静脉期延迟65~75s,延迟期240s后扫描。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对CT和MRI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6]。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形式录入,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录入,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与MRI对PHC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40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PHC,16例为巨块型,14例为弥散型、10例为结节型。40例患者经MRI检查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100.0%,经CT检查检出32例,检出率为8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RI检查对巨块型、弥散型、结节型患者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与MRI对PHC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CT与MRI对不同直径大小肿瘤的检出率比较

40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证实,8例患者肿瘤直径<3mm,32例患者肿瘤直径≥3mm。经MRI检查,对肿瘤直径<3mm和肿瘤直径≥3mm的患者全部检查,符合率为100.0%;经CT检查,检出肿瘤直径<3mm的患者4例,检出率为50.0%,检出肿瘤直径≥3mm的患者28例,检出率为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前临床,PHC属恶性常见肿瘤的一种[7]。我国研究人员指出病毒感染后所致肝硬化为其发生最主要原因,而在国外研究人员看来,长期酗酒致酒精性肝硬化为肝癌发生最主要因素,加之,早期肝癌临床体征缺乏典型性,腹胀、消瘦、乏力、肝区疼痛等为其主要表现,患者一般未予以重视,因此,极易被误治、漏诊,患者治疗延误,重者可对患者生命产生危及。所以,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意义十分关键[8]。目前,CT和MRI检查是临床常用的PHC诊断方式,两种诊断方式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在肝癌检查中螺旋CT、MRI使用量较大,经临床实践发现,CT可对肝脏整体的形状实施直观观察,可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血管、胆管位置间关系,也可清晰显示肝内、肝外血管位置间实际关系[10-12]。同时也可清晰察觉钙化灶、结石,因PHC生物学特点,所以在动脉快速扫描期,增强CT下会有肿块明显强化出现,而静脉期则难以强化,进而有快进快出情况出现,可见早期检测肝癌意义十分关键,但针对血供较少、体积较小的肿瘤,CT诊断率较低[13]。且CT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无法将其余血管瘤病变进行很好的区分,导致其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情况,这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是非常不利的。此外,CT具备一定辐射作用,照射多次可致患者血细胞死亡、DNA断裂,对患者身体产生危害[14-16]。

MRI特点在于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层次成像、无放射性等,主要借助病变组织与肝脏组织间信号差异对疾病实施诊断,经增强扫描后,血液灌注图像更为清晰,肝实质信号增强,局部病变组织与肝脏组织对比度进一步强化,误诊、漏诊的几率明显降低[15]。同时,MRI检查可有效地克服CT的不足,通过MRI检查可掌握患者的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因此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能够有效地避免CT检查所存在的误诊和漏诊,并能够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18]。

本次结果可见,经病理学显示,40例纳入者均为PHC患者,其中结节型、弥散型、巨块型各10例、14例、16例,经MRI检查显示,40例患者均确诊,准确率达100.0%,经CT检查显示32例确诊,准确率80.0%。这一结果与佟鹏[1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其研究中,以26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为例,分别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表明,26例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弥散型6例、结节型3例、巨块型5例,经CT诊断对弥散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3.3%,结节型的诊断准确率为66.7%,巨块型的诊断准确率为60.0%;经MRI诊断对弥散型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节型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巨块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0.0%。该研究也充分证实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MRI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其检出率。

且本次研究中,对比检出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MRI均较CT高,提示了与CT相比,MRI诊断PHC的准确性更佳。这一研究结果与张进伟[20]的研究结论相符,张金伟在其研究中,选择84例疑似PHC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螺旋CT和MRI检查,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确诊,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对PHC的诊断价值。84例疑似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共72例确诊为PHC,72例患者共检查95个病灶,病灶的直径大小为0.50~10.68cm。根据其病灶大小分类,其中<1cm的病灶2个,1~3cm的病灶42个,>3cm的病灶33个。CT检查对直径<1cm,1~3cm和>3cm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55.00%、83.33%和100.00%;而MRI检查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90.00%、90.48%和100.00%。该研究也表明,MRI对PHC患者的诊断诊断率,显著高于CT检查,尤其是对于直径<1cm的微小病灶,MRI诊断较CT具有明显的优势。张进伟也认为,PHC患者的诊断,MRI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好,尤其是对于直径<1cm的肿瘤检出率较高,较CT有显著优势。张进伟在其研究中建议,临床上在进行PHC诊断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检查或者综合两者检查后确诊。

综上所述,相比CT检查,MRI检查对PHC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尤其对较小病灶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

猜你喜欢

检出率直径肝癌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