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

2022-05-22李佳

文教资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调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李佳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识较少,中国特色英语语料输入以及英语表达输出不足,所使用的教材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较少,但学生对于用英语课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拥有信心。对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提升课程思政教研能力,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立足教材并放眼社会,增加语言输入及输出的机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调查 对策

一、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上,而且贯穿于任何科目。每一门高校课程、每一位高校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都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把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3]。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利用良好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胜任有不同需求的外语场合,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西方作者的文章,因此在英语课上加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身份认同尤为紧迫,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

二、调查

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笔者对所教授的2017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认识和现状。调查在网络问卷平台“问卷星”进行,调查对象是2017级B班学生,学生来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等,接受问卷调查时完成了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英语(四)”。本次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15份,反映情况如下。

(一)在课程思政理念方面

69%的学生对于“英语课是否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持肯定或愿意尝试的态度,说明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辩证思维、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的同时,对英语承载的西方文化做出思考和判断。少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说明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认识有所欠缺。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

当问及英语教材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否足够时,6%的学生认为“非常充分”,19%的学生认为“够了”,60%的学生认为“有一些但不多”,15%的学生认为“远远不够”。说明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教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内容仍有充实的空间。

(三)在英语输出方面

当被问及是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时,选择“会,非常流利”和“会一点,但讲不深入”的学生占20%,选择“只会零散的单词”和“不会”的学生占80%;当被问及是否会用英语介绍广西时,选择“会,非常流利”和“会一点,但讲不深入”的占35%,选择“只会零散的单词”和“不会”的占65%;当被问及是否会用英语介绍学校和所就读的学院、专业时,选择“会,非常流利”和“会一点,但讲不深入”的占33%,选择“只会零散的单词”和“不会”的占67%。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广西文化、校史校情的特色英语词汇的表达法积累较少,输出能力不足。

(四)在英语输入方面

当被问及平时是否看关于中国的英文报道或英文书籍时,选择“经常看”和“有时看”的学生仅分别占3% 和8%,“偶尔看”的占22%,多达67%的学生“基本不看”;当被问及中外英文媒体(如网站、报纸等)中出现的有关中国的报道是否能看得懂时,只有3%的学生“基本上能看懂”,45%的学生“能看懂一些”,34%的学生“只能看懂一些单词”,17%的学生根本“看不懂”。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借助英语获取有关中国新闻的习惯,仍单纯依靠汉语了解中国,有关中国内容的英语语料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难度,能顺利用英文获取信息的学生并

不多。

(五)在考试方面

当被问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译英段落翻译中的困难时,50%的学生认为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翻译最难,20%的学生认为单词拼写最难,16%的学生认为搭句子结构最难,14%的学生认为英语语法最难。这跟我们的预想相吻合,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不少学生无法翻译出中国特色词汇内容,有的学生甚至放弃。

(六)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

当被问及英语课能否有助于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时,表示“能”或“可以试试”的学生占60%,其余学生持观望态度。这说明学生对于英语课和中国文化自信之间的联系认识比较模糊、也不太统一,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利用英语课树立文化自信表现出信心。

三、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反映了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课程思政”意识有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课程思政”的讲话,教育部、区教育厅和学校多次发文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教师积极响应,但另一方面是学生意识、行动滞后,不少学生依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英语课上就是学习英语,学单词、学课文,练习听说读写译技能。因此,加大课程思政的宣传力度、在学生中树立“课程思政”意识是当务之急,学生“课程思政”意识薄弱,不但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急需纠正的问题,也是摆在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前的拦路虎。

第二,现有教材中直接用于课程思政的内容有限。《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4],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是实施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教材多选取西方作者文章,主题大多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如大学生活、高等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污染、新兴科技等,较少直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有关中国优秀传统和文化的文章也非常少。

第三,学生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低,知识储备少。经过小学、中学的英语学习,加上大学三个学期的学习,大二的学生仍然表示讲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学校故事有很大困难,课后也较少投入时间通过英语视听、阅读等方式主动获取这些知识储备,这与21世纪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非常不匹配的,对于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十分不利。

第四,改革的希望。学生发现英语教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少,也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积累的欠缺,以及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能力的不足,对课程思政改革表示了友好的态度。我们相信,学生会配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项目的实施,经过系统而具体的指引,收获他们期望的

进步。

四、对策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课程思政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的重要保障。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师生双方都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一方面,英语教师利用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的常态,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语言文字教学和文化精神感悟中无形地渗透价值观教育。在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理念,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时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更要积极合理地设计和运用思政教育语言素材,注重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考察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增加了母语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号召,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思政课学习任务的想法,自觉把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与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结合起来,无论是中国特色表达,还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学习、积极尝试,认真对待课程学习任务,积极支持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第二,深挖教材的课程思政点,并做好教材的有益补充。西方作者的课文渗透着西方的价值观,在英语这门中西方思想观念交锋激烈的课程中,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是英语课程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对英语语言文字承载的课文甚至是课后字词句练习,都可以进行深挖和拓展。比如《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四单元,主题是科学技术,课文介绍了3D打印的特点和优势,学生对于发达国家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中国3D打印的发展和现状,并引导学生展望中国3D打印的未来,让学生感受民族的发展和富强。课后练习中有一篇关于中国印刷术的汉英翻译,可以补充中国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积累中国特色词汇,增加民族自豪感。要围绕课文主题进行扩展和增补,融入与中国国情文化有关的知识和例子。课后的主题讨论、写作练习等主观题,也要结合语言训练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第三, 关注时事、放眼社会,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保护动物,课文是“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唤》),在地球上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和谐共生,体现了“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5]再如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是一个要求学生心系社会的热门主题,通过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现状,增加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引出“文明”这个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观教育。可见,虽然教材选择西方作者文章,虽然主题并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切实实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根据课文或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学习和领悟其中折射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关怀,就是实实在在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加强语言输出,讲好“中国故事”,增加文化自信。在目前的教材以及要求學生掌握的词汇中,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不多,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是远远不够的,最常见的就是不少学生对于四六级考试汉英翻译题无从下手。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多渠道增加中国特色词汇的输入,一方面是熟练掌握课本中提供的词汇表达法,比如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What Can Americans Learn from Confucianism(《美国人从儒家思想里学到了什么》)”中的“Confucian-influenced cultures”“in a humane and caring way”“lean toward harmony”[6]  (“儒家文化”“以仁义之道”“热爱和谐”[7])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第四册第三单元课后翻译练习的“雕版印刷”“宋仁宗”“活字印刷”[8]  (“woodblock printing”“Emperor Renzong in Song Dynasty”“movable-type printing”[9])等表述;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国内权威网站上英语表达的学习和积累,比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学习强国等网站或小程序(APP)上的英文语料,增加中国特色词汇的知识储备。此外,提供多种输出活动形式,开展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将小组活动成果输出分享,如汇报、展示、讨论、录制音视频、在网上交流等。

第五,教师应提升课程思政教研能力。一方面,英语教师应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如中国文化素养、信息素养、跨文化比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英语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多与同行交流思政教学心得,及时做教学反思;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另一方面,教研室之间、系部之间、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之间、英语教师和非英语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学习,多维度、多渠道地探寻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五、结语

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中国文化

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30-31.

[2] 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J].民办教育新观察,2017(12):75-80.

[3]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 习近平. 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J].国际关系研究,2014(6):78-82.

[6] 刘正光,等.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2) 学生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3-5.

[7] 刘正光,等.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2) 教師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11-12.

[8] 刘正光,等.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4) 学生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113.

[9] 刘正光,等. 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4) 教师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7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JGB111)。

猜你喜欢

调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