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

2022-05-18许念念

医学概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许念念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AMI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流程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提高AMI急救效率,对患者临床转归具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护理;急救效率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与持续缺氧缺血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冠脉粥样斑块破裂、管腔狭窄堵塞,最终导致AMI发生。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若不能及时给予恰当的干预措施,则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在临床治疗方面,尽早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研究发现,急诊前救治时间与梗死管道开通时间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因此,如何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已经临床关注的重点。为缩短急诊前救治时间,本文将对AMI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AMI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流程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女为13/17例,年龄35~84岁,平均(55.56±6.76)岁。对照组30例,男/女为14/16例,年龄36~85岁,平均(55.71±6.88)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通绿色通道、建立静脉通道等,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观察组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具体方法:(1)院前急救:接到急救电话后,根据指挥在3 min 内出诊,询问患者病史,进行查体,初步拟诊,同时启用胸痛时间节点管理表;上车后,在首次医疗接触10min内连接床旁 18 导心电图,进行心电监护、浅静脉置管、开通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与心内科住院医师联系,传输心电图,由医师判读心电图,组织会诊;确认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在转运途中即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由医师判断是否具备急诊 PCI 指征及启动导管室,若患者病情不稳定,则送急诊科抢救,若生命体征稳定,则直达介入室;到达急诊室或介入室后,应做好交接班,采取双签名制度;(2)院内急救:启用时间节点管理表,由分诊护士预检分诊,在3min内快速完成生命体征评估测量,对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应尽快移交抢救室医护人员,指导家属完成相关挂号手续,进入抢救流程;对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患者,应安排进入胸痛门诊,尽快完成心电图检查,通知医师会诊,转送抢救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电监护,若发生室颤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遵医嘱给药,做好相关护理记录;观察患者心理状况,遵循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宣教;做好术前准备,与介入室护士交接。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情况,统计指标包括总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表示,采取X?、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0.00%(6/30),差异明显(X?=4.99,P<0.05)。

3.讨论

AMI具有较高的早期死亡率,研究显示,AMI发病 1 h内死亡率可达到50%[2]。因此,缩短患者院前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可改善患者临床转归,降低其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一方面优化了院前抢救过程,完善了院前急救流程及制度;另一方面,同时对院内急救流程进行了改进及优化,极大的提升了其时效性。

与常规急救护理相比,程序化急救护理要求更加重视时间规划,严格按照时间计划开展急救工作,包括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各项急救措施、术前准备等。在转运期间,通过院前急救人员与住院医师的配合,开展恰当的处理措施,并指导相关部门做好救治准备,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延误,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待患者到院后,能够快速进入抢救状态,各科室及人员各司其职,合理分布,可提高工作的顺畅度。以往有研究显示,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后, 患者总体抢救时间显著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3]。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明显(P<0.05),也证实了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提高AMI急救效率,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对其临床转归具有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卓小华,廖秀芳,邝爱玲.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6):230-232,236.

[2] 付广庆. 程序化急诊急救流程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33(4):124-125.

[3] 冯海丽,郭津津,王龙安,等. 急诊程序化路径护理模式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2):160-161.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