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俗声乐演唱技法在录音艺术实践中的探索

2022-05-18苏祥玲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

摘 要:录音艺术是专门针对声乐教学的一种声音处理方法课程,对演唱者声音的质量有着更高要求。只有保证声音录制以及声音质量处理效果,才能更好地对所得到的声音加以利用,创造出高质量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可以科学地利用录音艺术设备对于声音质量的高要求特点,将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录制下来,帮助演唱者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善,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基于此,主要分析通俗声乐演唱教学的现状,结合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价值,从声乐演唱和录音艺术相融等角度,提出提升演唱者声乐演唱水平的策略,从而提高演唱者的声乐表演水平,实现通俗声乐演唱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通俗音乐;声乐演唱;发声技巧;录音艺术

注:本文系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通俗声乐演唱技法在录音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B2020121)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高校通俗声乐演唱与表演专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通俗声乐演唱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些学生在演唱理念、演唱模式、训练方法等方面出现问题,未能做到符合演唱的实际需求,对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重视不足,从而造成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演唱水平进步缓慢,影响了自身音乐表演能力的提升。因此,思考与探究在通俗声乐演唱中如何将声乐发声技巧与录音艺术实践相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研究对声乐和录音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能够更好地促进通俗声乐表演的创新发展。

一、通俗声乐演唱教学的现状

声乐演唱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相脱离的现象,对声乐演唱与时俱进发展的工作重视不足,未能结合音乐演唱行业发展需求对声乐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也未优化声乐演唱形式,推动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导致声乐演唱与实际发展规律不符,难以提升演唱者的声乐表演水平。同时,部分学生忽略了个性能力发展,未将个性化能力的提升提上日程,只能被动地进行声乐表演,在声乐演唱期间,也是以单一的表演方式为主,忽略了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导致声乐演唱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部分教师并未将演唱者综合素质的训练工作真正落实,在训练中以理论讲授为主,注重演唱者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未能从演唱者实践能力发展、专业素养培养等角度出发,有效改善其声乐演唱水平。另外,在声乐演唱中学生在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自身的综合素养很难满足实际岗位需求,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全方位发展。除此之外,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未能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艺术水平。部分学生对声乐演唱和录音艺术相融缺乏认知,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分析声乐作品中的理论知识重点和技术内容,未能丰富和提升自身的声乐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能力。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融合方面存在不足,最终影响了学生演唱技巧与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增强其艺术表演效果。

二、通俗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的具体表现

(一)营造演唱者情感体验氛围

在原有的声乐演唱训练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声乐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内涵了解不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对作品进行聆听、演示,而是需要掌握更多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在感悟作品内在情感的过程中,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其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进而让学生达到内在感悟与外在技能相融合的学习目的,在将来创作出更多独具一格的声乐作品。因此,声乐演唱教学改革应该包含营造演唱者情感体验氛围的内容。声乐教师应促进演唱者将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进行融合,有效培养演唱者的情感体验能力,为演唱者提供更多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帮助演唱者做好分析、思考、体会声乐作品情感的工作,进而使演唱者将自身情感与声乐作品情感融为一体,提升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在演唱者情感体验氛围的营造中,要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该技术给演唱者带来不一样的融合训练体验,使演唱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理解作品内涵。声乐教师应该结合这一现象重点培育演唱者的情感体验能力,增强其表演效果。

(二)培养演唱者音乐感知能力

在艺术学科发展中,声乐演唱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源于人类的灵感。在进行世界艺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人的情感与灵魂是自由的,是不应该被束缚的。因此,在声乐演唱训练中应该重点培养演唱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而且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形式。人们能通过聆听音乐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在复杂的情感分析和情感表达中运用音乐进行宣泄,这样也能达到二次创作作品的目的。在演唱技巧的培养中,应该立足于演唱者感知能力的提升,使声乐演唱成为演唱者宣泄自身情感的载体,增强演唱者声乐学习兴趣,發展演唱者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在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中,需要与演唱者进行互动,结合不同演唱者音乐感知能力发展情况,提升演唱者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培养演唱者的演唱技能,使每个演唱者都能在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方面取得较好表现。

(三)加强演唱者音乐文化的培育

声乐演唱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研究和思考声乐演唱教学改革方法时,应该注重声乐演唱与相关音乐文化的结合,以演唱者的音乐文化学习为导向,提升演唱者对于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进而促进演唱者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现代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学习过程与当代文化、经济、政治和民俗有关,而以往的声乐作品创作也与当时社会发展背景有关。为了帮助演唱者更好地了解某个时代的发展特征、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引导演唱者聆听作品、解读作品,还要为演唱者创设音乐情境,促使演唱者情感与作品情感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声乐训练与演唱中,一部分人员缺乏对音乐文化的融入,使得自身在音乐作品解读过程中不了解其背后文化,进而导致理解作品的难度增加。在解决演唱者演唱问题和降低演唱难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将音乐文化与声乐演唱进行融合,通过音乐文化对原有声乐演唱内容、形式进行补充,从而使演唱者的声乐知识面得到拓展,有效了解声乐作品内涵。在音乐文化训练过程中,也可实现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使演唱者的声乐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录音艺术专业的相关基础概念

(一)听音的声学环境

基于封闭空间的声学特性,大多数人是在房间里聆听音乐的,声波会受房间边界的影响,因此了解声音如何在封闭的空间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获得清晰的声音,所发出的直达声要具有较高的声压级。直达声的声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声音在自由空间传播的情况完全相同,对实际空间的听音有较大影响,这说明距离对直达声声强级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我们在设计录音室的时候要注意听音环境对录制的声音的影响,如果听音环境差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监听音响传出的声音。在设计录音室时,也会用到“黄金比例”这个词语概念,就是指房间的长、宽和高的比例。这个黄金比例尺寸通过反复地实践检验证明,它发出的共振频率是均匀分布在房间的各个周围,这样在处理母带时,能更准确地监听到清晰声音并加以处理。

(二)早期反射声

在听到直达声后的一段时间内,听音者会听到一个或更多经物体表面(墙壁、地板)反射后的声音,这些声音称为早期反射声。表面材料柔软的物体会吸收大部分较高频率,使声波不能直接反射出来,听起来声音变小了,变干了,缺乏混声共鸣。早期反射声会引起干涉现象,使房间里语声的清晰度降低,会使音乐产生人们不希望产生的音色变化。通常物体表面会吸收一定的声能,因此声吸收会使反射声强度进一步减弱。但是,有些物体表面会产生声聚焦,其能使听音者所在位置的声音得到加强。尽管如此,由于物体表面的吸声作用,声音的总能量还是会减小,这一点需要演唱者注意。一般来说,由于物体表面的吸声作用,反射声的声压级要比仅仅依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直达声的声压级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与中和房间里的一些反射物品,从而降低这些反射对声音的影响,通过分散他们的能量,转移和分解音箱的直达声,打造良好的听音录音环境。

(三)早期反射声及其对演唱者的听闻支持

流行音乐演唱者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了早期反射声的相关原理。工作人员通过返送技术为舞台上的每一个演员提供各自声音的平衡感。舞台上的演唱者必须依赖于来自邻近物体表面的反射声来听到自己和其他人演唱的声音。声音返回到演唱者耳中所需要的时间的理想情况是其能立即返送给演奏者,但是如果反射声到达的时间处在演员感觉其为声音的一部分和听到的回声之间,这个反射声会对演员的听音形成严重干扰。因此演唱者要想听到清晰的反射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声音必须及时到达,并且声级足够大;其二,尽量缩短声音返回到演唱者所需的时间。

四、通俗声乐演唱技法在录音艺术

实践中的探索

(一)加强录音艺术的实践

声乐演唱训练中,为实现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需要加强录音艺术的实践与应用。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音乐作品演唱,不仅需要演唱者将声音以具有美感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要演唱者重视整首作品演唱的完整性。为了解决声乐演唱过程中作品演唱不完整的这一问题,演唱者需要在声乐演唱中注重演唱的完整性。在录音艺术实践运用中,演唱者可以通过声乐演唱与录音艺术相融合的方式,有效促进每一首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可以将整个演唱过程录制下来,完整地聆听自己录制好的作品,通过与原唱者的演唱进行对比,了解自己存在的风格问题、技术问题、艺术表现问题等,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录音纠错中,提升作品演唱的完整性。应在加强声音技巧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录音的方式,有效记录演唱的节奏、音准、咬字情况,并在以后对自己的录音进行反复聆听,充分了解自身在演唱录音过程中咬字方面的不足。运用针对性的咬字训练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咬字艺术化、准确化、清晰化。教师还要引导演唱者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再创作再加工,更好地演唱音乐作品。

(二)录音艺术是专门针对声乐教学的一种声音处理方法

声乐演唱对演唱者声音的质量有着更高要求。只有保证声音录制以及声音质量处理效果,才能更好地对所得到的声音加以利用,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准、高音质的声乐作品。同时,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可以利用录音艺术对声音质量的高要求特点,将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录制下来,帮助演唱者发现自身的不足,使演唱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善,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可以使演唱者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强化咬字规范性,掌握不同词性词语的咬字发音技巧。传统的声乐作品教学方法,很难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将声乐作品的特点呈现出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教学比较平面化。演唱者除了要了解声乐作品的表面特点外,还应掌握声乐作品的深层内涵。将录音艺术实践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声乐教学的平面化等问题,逐渐使声乐教学更加具体,教学过程也更加立体。这一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对声乐和录音两个专业方向的课堂教学都有帮助。将录音艺术教学模式应用到通俗声乐教学中,是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五、结语

录音艺术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音乐教学模式。科技发达程度决定社会的发展速度,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利用录音设备,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课堂中融入现代技术,通过录音、拾音、扩音等不同手段,能够全面地将声音特征原始保留下来,包括难以分辨的细节,使学生都能更清晰地聆听,更熟练地掌握和改进演唱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是新时代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声乐和音乐编辑与制作两个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创新研究。在提升整个声乐演唱质量的过程中,演唱者可以对现有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通俗声乐演唱技法与录音艺术的融合。声乐教师应从声乐演唱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声乐演唱效果,并且作为声乐教师,其有义务和责任探究声乐演唱方式和声乐教学改革方向,更好地促进声乐演唱的艺术性发展,使教学方法不断成熟与完善,提升演唱者的整体演唱效果和水平,为演唱者以后的声乐演唱、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创新之改革。

参考文献:

[1]喻鑫.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途径[J].戏剧之家,2019(6):68.

[2]杨善祺.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J].北极光,2019(4):59-60.

[3]杜萍萍.关于大演唱者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8):180-181.

[4]宋洁.声乐演唱技巧與情感表达融合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0(2):80-84.

作者简介:

苏祥玲,硕士,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
谈歌唱的形象思维
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关于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有效思考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