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记忆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运用研究

2022-05-18任瑞斌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乐学习声乐演唱

任瑞斌

摘 要:音乐记忆是对音乐的记忆能力,是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等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学习音乐基础的必备能力之一。音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三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互相影响。各个环节中都有着能够对音乐记忆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因而,就音乐记忆的相关因素及其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运用等进行分析,对声乐演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记忆;声乐学习;声乐演唱

音乐记忆包括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记忆。音乐记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声乐学习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声乐这个门类的特殊性与抽象性,除了上述方面记忆之外,对歌词、声乐技术等方面记忆是其所独有的,如歌唱腔体状态的控制调整,发声器官以及呼吸肌肉的运用等。这些无法通过视觉来记忆,更多是依靠听觉和感觉的记忆来完成。本文就音乐记忆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运用从音乐和声乐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在音乐方面的运用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是具有时效性的,按保存时间来分类的话,主要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一,瞬时记忆。顾名思义,瞬时记忆就是大脑在受到瞬间刺激时留下的短暂记忆,这个时间大約为0.5到2秒之间。

第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被人们称为工作记忆,主要服务于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保持时间大约为1分钟。

第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信息往往要经过大脑充分的、深度的加工后才能形成,容量很大。

按照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智力记忆和肌肉记忆。

第一,形象记忆,即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直观感受到的事物形象的记忆。听觉记忆是形象记忆中的一种,对于音乐学习者而言,听觉记忆是尤为重要的一项记忆方式。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力对于音乐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情绪记忆,是以过去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为基础所产生的记忆。

第三,智力记忆。这种记忆方式建立在理性的分析之上,是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记忆方式。在音乐学习中,对于乐曲的结构、和声、旋律等方面的理性分析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分析也对于音乐的记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肌肉记忆。肌肉记忆是人在体育运动中所形成的记忆,比如在对同一动作进行多次训练后,肌肉就会产生一定的惯性,这种记忆相对较为特殊,它的形成并不只在大脑中。运动的肌肉同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这种情况其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很多学习过乐器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对一首作品或一个片段反复练习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之后,再次演奏时,或许你的大脑并没有在想如何进行弹奏,但是手指就已经完成了弹奏,这就是所谓的肌肉记忆。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肌肉记忆其实同样存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对于吸气的状态、腔体的把控、位置的稳定等都会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

(二)影响音乐记忆的因素

在音乐的学习中,背谱是必不可少的。背谱实际上就是将乐谱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过程。绝大多数的音乐学习者都会有过背谱困难、上台忘谱的情况,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影响音乐记忆的因素主要是所记忆材料特性和记忆过程。

材料特性指的是所要记忆的材料内容的特性,如记忆材料对主体的意义、记忆材料的难易程度等。具体来说,如果这段材料你特别喜欢,对记忆材料有充分的兴趣,其记忆的速度一定会比你不喜欢的材料要快。难度相对较大的记忆材料也一定会比难度小的记忆材料更难记忆,且记忆时间、保持时间、准确度等要比难度小的记忆材料有所降低。

记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可从刺激强度、遗忘与强化、干扰和深度加工进行分析。

第一,刺激强度。在记忆的过程中,所接受刺激的强度越大,记忆一定会越深刻。

第二,遗忘与强化。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发现,遗忘量最大的时间段是在进行识记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之后遗忘量逐渐减小。记忆总是在不断遗忘的,想要长久保持,就要进行多次的重复,不断刺激强化记忆。

第三,干扰。干扰因素对于记忆的效率和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有研究团队曾做过一组对比实验,两组人具有相对一致的英文水平,让他们分别在安静的房间和嘈杂的闹市这两种环境中进行英文词句的背诵,在记忆同样的时间后,在安静房间中这一组的人员对于记忆材料的完成情况明显要好于闹市一组。安静的房间更容易使人专注,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在记忆时要尽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记忆效果。

第四,深度加工。记忆材料进行初步的记忆之后,进行更深度的加工处理可以加强记忆。在音乐记忆而言,比如第一次听一首歌曲或乐曲时,人们对这首作品有了初步的记忆,在对作品的旋律、结构、和声等方面做出分析之后,对于这首作品的记忆就会更为清晰和牢固。

(三)有效的记忆方法

了解了影响音乐记忆的因素之后,要利用好这些规律进行音乐记忆。要想得到好的记忆效果,有效的记忆术必不可少。

第一,分段记忆,及时强化。在音乐的学习中,对于作品直接进行通篇的记忆往往难度很大,且准确度并不高,所以在对作品的记忆时往往采用分段的办法,逐个片段进行攻克。在记忆多段的过程中,要适当对之前的段落进行回忆和加强,直到完成整部作品的记忆。

第二,减少记忆单元。在声乐学习中,除通节歌外,大多数的歌曲都是二段体、三段体等,都有与歌曲前部重复或相近的部分,这时要优化记忆步骤,找出相近的部分进行关联,减少重复记忆。

第三,重复回忆。为了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保持更久的时间,重复的强化是必不可少的,要每隔一段时间对作品进行回忆强化。

声乐学习中,除了对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记忆之外,还要进行歌词的记忆。很多声乐演唱者都有唱错词、忘词的经历,尤其是在对多段体歌曲的演唱中。对歌词的记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要充分理解歌词含义。在学习和演唱一首歌曲时,对于歌词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尤为重要。无论何种语言,只有对歌词的含义有了深入的理解,体会语言中的语气,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准确的理解之后,才能更加顺畅地对歌词进行记忆。多段体歌曲,旋律一致,对于其的记忆,就要找到段与段间的不同。若同样旋律的句中只变化了个别字或词,就对其进行重点记忆。若段与段间歌词变化较大,比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旋律简单,共分四段,歌词各不相同,但段与段的歌词其实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来串联四段歌词,对于歌词的记忆大有帮助。

第二,与音乐旋律结合记忆。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旋律总是更容易记忆的,完成对音乐旋律的记忆后,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歌词,不与音乐旋律建立联系,往往效率不高。需要借助音乐旋律,将歌词融入音符,二者融合为一体,曲中有词,词中有曲,完成对歌曲整体的记忆。

第三,“三多”。记忆新学习的歌曲,一定要做到多听、多看、多唱。多听,即听不同歌唱家对于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处理和表达;多看,即要认真仔细去研读和琢磨乐谱,准确把握乐谱中所标注的音乐记号;多唱,即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有目标、有控制地对歌曲进行不断练习和完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琢磨在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听觉形象。

二、在声乐技术方面的运用

(一)听觉记忆

1.呼吸技巧

掌握吸气技巧是歌唱过程中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正确的吸气方法,声音的状态就很难达到最佳。从听觉的记忆方面来看,吸气时要注意是否有声音,好的吸气是基本无声的,如果吸气有声音,而且很明显,就要注意喉咙是不是没有打开或打开的程度不够,喉结是否有下降,是否有后缩舌头的情况,软腭是否做到了积极的抬起。做到了以上几点后,多体会气息吸到横膈肌的感觉,两肋和后腰要有扩张的感觉。

呼气发声,其实就是气息利用横膈肌的力量在腔体通道打开的情况下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产生声音。听觉是判断声音是否正确的最主要的途径,比如挤、掐、抠、喊等的问题都要通过听觉的判断来进行纠正。而由于声音传导方式的不同,自己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其实是有所差距的,有可能自己听到的声音发暗,音色不够亮,而别人听到的却是正确的、良好的音色,这就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找到正确的声音在内听觉中的形象。

2.喉位状态

喉位就是喉头的位置,喉位对于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和音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喉位偏高时,喉室的空间变小,喉部肌肉紧张,导致声带不能在正常状态下闭合,就会对音色产生影响,出现尖、挤、刺耳的声音。同时,由于声带周围肌肉的紧张,声带的弹性下降,无法承受更强的气息压力,导致高音困难。

当喉位较低时,喉室的空间变大,声带的工作状态更好,弹性更强,能承受的气息压力更大,能达到的音高也能相对更高。除音高外,由于喉室的空间变大,声音的音量也会变大,音色实而不虚,亮而不尖,柔和而不暗,通畅而不空。喉位状态的稳定是各声区间音色一致、统一稳定的关键所在。

3.共鸣腔

歌唱中的共鸣腔体主要有胸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等。优秀的美声歌唱家之所以能够在近千人的大音乐厅中,只靠人声压过交响乐团,唱响全场,就是因为声音经过身体各个共鸣腔的整体共鸣加强了的发声效果。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比,喉位要相对更低,共鸣腔运用要更全面,音色更浑厚饱满,空间感更强。民族唱法的共鸣腔并不像美声整体混合共鸣,相对来说腔体打开的程度会偏小,喉咙打开程度适中,咬字行腔更具民族韵味,音色更加亮丽甜美。

以上所说的就是在声乐技术训练方面三个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获取和稳定正确的歌唱状态来说,缺一不可。声乐学习由于其特殊性,所控制的肌肉多在身体内部,看不到也摸不着,这就更依赖听觉和感觉的反馈来判断自身的声音问题。要认识到不同喉位、不同共鸣腔所发出声音音色的区别,认识到自身内耳听觉与外耳听觉的差别。在实践与体会中,通过听觉、感觉等多种方式对声音进行准确的记忆和判断,最终养成科学的歌唱状态。

(二)肌肉记忆和视觉记忆

歌唱训练其实也是一种运动训练,那运动训练就一定有肌肉的训练,需要多个器官、多组肌肉的整体协调和配合才能够完成歌唱这一运动。如上文中所说,呼吸需要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等多个部位的配合;喉位想要稳定,就需要喉部肌肉、舌头等多方面的稳定;共鸣腔需要头腔、胸腔等多个腔体的混合运用。这些方面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实践,利用听觉、感觉、触觉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不断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然后通过听觉记忆和肌肉记忆共同记住这个状态,形成习惯。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镜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练习方式。通过镜子,练习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的问题,比如面部方面的嘴巴张不开、舌头后缩、软腭抬不起来等情况,身体方面的吸气提胸耸肩、鼓肚子、含胸、抻脖子等情况,这些都是在练习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没有对着镜子练习的时候,由于没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可能会忽略上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镜练习,要对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状态和可以通过眼睛看到的腔体情况进行记忆,力求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演唱者,表情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注意保持微笑的状态。笑肌抬起,有助于鼻咽腔的兴奋打开和软腭的积极抬起,让口咽腔更好地保持歌唱状态,从而获得更好的音色。

声乐学习具有特殊性与抽象性,其中对于歌词的记忆和对声乐技术等方面的记忆是其他音乐学习门类所不具备的。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对音乐记忆有着较高的要求,音乐记忆也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学会充分利用音乐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多方面记忆共同协作,一定会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记忆对音乐学习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能力,在一系列的音乐审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音乐记忆方面的能力,对于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尤为明显。本文从记忆的时效性和记忆的内容两方面对记忆进行分类分析,了解不同类型记忆的特征,进行综合运用,并研究记忆材料特性和记忆过程对于记忆效果的影响,分析、印证记忆的规律,根据不同类型记忆的特性和记忆规律,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经验总结出在音乐学习中有效的记忆术,以及歌词记忆的有效方法,然后对音乐记忆在声乐技术方面的运用进行分析,从听觉记忆、肌肉记忆和视觉记忆等多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音乐记忆在声乐学习中获得科学、正确、稳定的歌唱状态,希望能对广大学习声乐的朋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蒋世雄.声乐教学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王珊.试论声乐教学与记忆[J].教学研究,2013(2):106.

[4]甘咏梅.音乐记忆在声乐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63.

[5]羅二敏. 声乐技巧训练中记忆的运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6]李同.音乐心理学在声乐表演中的调节建议[J].黄河之声,2019(18):28.

[7]李子亭.浅谈音乐心理学对记忆歌谱和声乐表演的借鉴意义[J].北方音乐,2020(14):98-99.

作者单位: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声乐学习声乐演唱
声乐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浅谈声乐学习过程中哲学原理的运用
探讨合作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探讨性格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