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典宋词语言形式与学生诵读技巧的联系

2022-05-17陈婕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0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宋词诵读

陈婕玲

【摘要】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中的一种韵文体式,唐诗、宋词、元曲,这三个时代的三种形式各异的韵文各有其不同的语言风格。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有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文学与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宋词的基本语言形式进行品析,再探寻宋词语言的典型技法,以此针对性地对学生诵读经典的技巧进行有效指导。

【关键词】宋词;语言风格;音韵之美;诵读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其它文化概念所无法替代的文化魅力与深远影响力。我们不难发现,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艺术传承中却遭遇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像近年来一些以诗词文化背景类的如“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火”了起来,让我们发现诗词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可以让传统诗词文化在美学价值、文化传承及音乐创新上都达到新高度。

我们熟识的宋词从隋唐燕乐发展中诞生,是一种将语言音韵之美与诗歌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形式,它既具有诗体语言之美,又具有音乐旋律之美。本文以传统文学形式中独树一帜的宋词为例,来探寻宋词语言形式的奥秘,来挖掘它典型的音乐之美背后意蕴深刻的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掌握诵读技巧。

一、经典宋词需要“用心”领略

从音乐的声律角度分析,宋词不像唐诗一般,对仗工整,反而它的语言文字组合形式,都处于动态变化过程。我们从小读诗,会发现这个样一个规律,不管是四言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一般说起来都是整齐的,可是词,它配合着曲调来歌唱,曲调长短不同,因此歌词也长短不同,我们习惯性叫它长短句。尽管宋词的词句长短不一,韵律平仄多变,但词韵还是能保持其统一性,最终依旧会回归一致词调。宋词在宋代的创作是一种词乐并行的美妙艺术,婉约而又动人的词句配上优美动听的乐曲,借助音乐的“东风”,吹入到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例如,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就为我们呈现了词乐合一的美妙情景。

二、经典宋词需要“用技”品味

(一)巧用长短句

诵读宋词时,我们能感受到词作的韵律如流水般顺畅,朗朗上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宋词大多巧用长短句。一提一放、一扬一抑、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的长短句握住了词作的灵魂,例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飛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上下阙皆为“四四六七七”的递增式结构,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像“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样的四字短句需要在诵读时强化其平仄的音韵巧妙变化,先提后放,进而推出让人唏嘘的中长句“忍顾鹊桥归路”,高潮点的喷发处设置在千古七夕最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长短句的参差不齐有利于抒发感情,一定要诠释到位方能读出每首诗特有的情感内涵。

(二)巧用修辞

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不堪回首的故国情愫寄于春水,比喻生动恰当地展现了对于永恒不变的“春花秋月”也改变不了、往而不返的“往事知多少”,这是一种对无常世事的无奈。

相对比以上这首词所述的时期,亡国之前的词作《玉楼春》把一个尽情享乐,尽情挥霍时光的纯情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满廷朝官、宫女歌舞升平,刚刚化了晚妆的美女们肌肤都像雪一样白而明,光彩动人。春天的宫殿中美女如云,这些嫔娥想一排排小鱼游过来一样,婀娜多姿、明艳妖娆,队形排列整齐而悠长,画面感十足。在词作中恰当地使用修辞,能使词人的情感更生动形象地传达,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地融入词人构筑的精神王国。如王国维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他也在李后主的微言中看到很多小词的言外之意,其中必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必然是修辞的巧妙使用。

(三)巧用意象

宋代词人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宋词中花意象的频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通过宋词中出现的梅、兰、菊、荷、桂等许多品格高尚的花意象来吟咏和欣赏,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

以柳永的词作《采莲令》为例,“一叶兰舟,便恁急浆凌波去”“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树。”

寒江天外这样的氛围,区区一叶兰舟,若隐若现、婆娑的两三树影意象显得形单影孤,凄凉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而年少轻狂的欧阳修在《渔家傲》里却为我们营造别样的意象氛围:“花底忽闻敲两浆”,便有“逡巡女伴来寻访”,看到“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的情形,顿时“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最后“醉依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荷叶、莲花、绿阴,大量的植物意象涌现在词作里无不营造一种轻松、欢愉的气氛,我们领悟了气氛,便能掌握词的节奏,控制了词的韵律。

三、经典宋词需要“动情”诵读

研究了宋词的基本语言形式并了解了它的典型技法运用,落实于教与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还更需要教会学生怎么把意蕴深刻的宋词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即诵读,甚至歌唱。

诗词之绝,在于它的隽永而深刻的内涵,比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李清照词作时,常会介绍李清照风格迥异的作品诞生背后的不同背景,或是活泼欢愉的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看待事物之时总是好奇并欣喜的,随后和赵明诚在一起,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或是愁苦孤独的少妇年华:失去一生挚爱的她早已了无赏梅踏青的雅兴,把玩寒梅之时总是不经意勾起甜蜜的回忆,泪光闪闪;或是凄凉苦痛的夕阳岁月:国家遭遇了重大的历史变故,家庭和国家的双重灾难在她的脑海中交织,一种历史使命感与现实无力感让她久久纠缠。

以易安词经典为例,少女时代的经典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淘气天真,兴起而出,兴尽而回的“任性”少女所为呀,感情质朴真挚,把芳华少女的别致情怀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在诵读过程要指导学生注意,语气是急促的、轻快的,“争渡、争渡”,她要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地“惊起一滩鸥鹭”,郊游的自由愉悦感跃然纸上。

而少妇年华的经典作品《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浅俗入词,用白描的手法,虽然明白如话却特别清新工巧。婉约词亦是婉约语——这是她重阳佳节寄给丈夫的词作,词中句句入心,表现此时的易安孤寂凄清的处境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时候要先让学生充分理解此时词人的心境——在“红藕相残”的秋景里送别丈夫,抬头所见皆悲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皆是离情别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诵读时,要注意女词人对感情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上阙是浅俗场景铺设,语气平缓而哀怨,下阙是情绪宣泄的集中处,无论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要注意节奏的停顿处理,语气的缓急调适。把易安本性中的温柔、善良、细腻,还有这个时期特有的多愁善感的一面给真实展现出来。

而经典作品《声声慢》将词人南渡后,孤独无依、颠沛流离的晚景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基调凄婉而沉重,写眼前悲景,抒心中悲情,极力渲染,极力层层铺垫推进,极力营造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凉感,让人联想翩翩而回味无穷。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让学生先了解易安此时之愁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深沉家国之愁——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她在反应“小我”不幸的同时,更有一种深沉的家国之痛,一定有别于前期“闺怨闲愁”的所谓悲情演绎。因此在诵读时,一定要把这种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用特色化处理的语气语调给展现出来——①叠词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诵读时注意节奏短促处理,坚决不拖沓,节奏能激发情感的喷涌点;②反问句如“怎敌他,晚来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看似问句,实则无疑而问,更侧重后半句语气的加强;感叹句如“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强化重点词—“生得黑”、“了得”,特殊句式要强化感情色彩的语气语调。诵读中的情感处理能把没有一字“泪”,却给读者“一字一泪,满纸呜咽”的情感感受,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心酸,也更能感染人。

说到底,“技”为“情”所用,首先我们需要教会学生打通技法同作者情感的联系点,寻找詞作的中心内涵,才能在宋词的外在艺术表现上行足功夫,觅得一处传承此文学体裁的净地。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会学生摒弃传统的机械式记忆来诵读宋词。宋词的语言形式说到底也是技法的美学概念,炼字、炼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炼意,精炼的语言更是为了收获好文章深厚的内涵,这才是好作品精湛艺术水平的体现。学习这一类传统文化作品,探寻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学生从苦于读诗词、难于读诗词中解放出来,学生便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也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雅婷.浅析宋词风格成因中的若干音乐元素[J]黄河之声,2017(03).

[2]叶嘉莹.小词大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4.

[3]高涵博.探析宋词花意象与宋代社会之渊源[J].文学教育,2010(01).

(责任编辑:洪冬梅)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宋词诵读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宋词
刘羽亮??《宋词数首》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论姜夔词语言的风格及特征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