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认同构建

2022-05-16孙明英

关键词:五育并举人才培养

孙明英

摘    要:“五育并举”大学生成才观的贯彻落实,需要大学行动者获得广泛认同。不同的行动者将会呈现出差异性的认同构建,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认同构建的主体至少包括党政人员、教师群体、学生及产业界人士。政治动员是普通采用的认同建构机制,同时也要防止空洞政策口号。政治动员的目的是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构建大学行动者广泛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机制。在动员和民主参与之外,还需要改善评价方式,真正把大学行动者的共识凝聚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实践中。通过构建“政治动员—民主参与—评价激励”三者互动认同机制,凝聚育人共识。

关键词: 五育并举;认同机制;育人合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75-03

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提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对大学生成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理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这一系列论述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遵循,学界称之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贯彻落实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在思想上获得广泛认同。人才培养理念反映的是社会需求和人本身发展需求,然而它并不会天然地占据人们的头脑。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认同,才会转化为行动力量,并自觉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构建对于“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的认同,从而形成育人合力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认同构建中的组织行动者

认同一词最初用于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随后在各学科研究中广泛运用。认同被认为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认同的目的是使个人获得行为一致性,个人努力以符合其认同的方式。卡斯特把认同定义为社会行动者对自身行动目的的认可,认同本身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其作为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2]。要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理性认同,需要调动起大学组织内部成员,从而凝聚育人共识。从大学组织特征方面分析主要的行动者,不同的行动者将会呈现出有差异性的认同构建。

(一)党政人员

大学在演进过程中产生了双重控制系统,演变成专业权力和管理权力并存的组织[3]。这就表明大学组织兼有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的特点,我国公办大学仍然保持行政架构,通过设立二级行政单位和学院行政班子来管理大学事务。在行政架构之外,我国公办大学还设有党务组织架构,由校级党委、党务部门、二级党委、党支部构成,党领导团委和工会组织。我国大学的内部行政架构,不是单纯的科层架构,国家的党政结构也延伸到了大学组织内部。思想政治引领构成党领导高校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贯彻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理念,成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任务。党政人员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僅属于顶层设计层面,也属于监督落实层面,党委发挥着统揽全局的核心作用。因此,党政人员属于认同构建的行动者。

(二)教师群体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教师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知将会影响其教学效能。不同的教师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对于教学的不同认知以及个性使得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理解会呈现出差异性。随着大学功能的拓展,原本只具有教学功能的大学,在具有竞争性的科研项目经费的激励下,人才培养反倒成为了教师并不关注的事情。后来,教育部强调重视本科生教育,提出“以本为本”。于是就要求教师群体既要回应社会需求,开展竞争性的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又要重视教学工作。科恩等把大学组织喻为无政府状态,呈现出松散联盟的特点[4]。其立论点是,大学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和知识生产的工厂,是由学科和专业构成的矩阵结构。在这个矩阵结构中,学者对于其学科的认同程度甚至超过其所在的系科。这就需要从事各种专业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够凝聚共识,共同回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上来。如何使广大一线教师获得广泛的认同已成为人才培养落实的关键环节。

(三)学生及产业界人士

对于学生而言,认同就表现这样一个问题,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经过高考之后,会选择不同的专业开展学习,对于新时代要求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否具有理性的认识,从而来规划自己的学生生涯迫切需要获得共识。高校必须从外部获取资源,其培养的学生又必须走向社会,因此高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界把大学称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基于大学专业化的特征,本文把产业界人士作为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产业界人士是否认同这一人才培养理念,既是社会适切性的表现,又是产业界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互动认识过程。人才培养最终的受益者虽然是大学生,但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共同体构成至少包括党务人员、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部分党政人员从事教学工作,因此在行动者的划分上有交叉部分。那么认同构建的主体至少是要包括党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产业界人士。学术共同体通过分工合作,达到与时代以及需求切合的育人效果。

二、认同构建的路径设计

(一)政治动员机制

“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实现广泛认同,政治动员是一项常规且最常见的认同构建机制。在建构认同过程中,理性权威往往起到示范作用。同时,效率也是管理者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党组织的设立,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党组织一个主要功能是进行全方位政治动员。由此,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式学习宣传,普遍被大学采用。实践证明,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这种政治动员通过大学组织中党政系统实行,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层层推进,从讲政治的高度要求高校组织行动者达成共识。

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红头文件要求高校学习落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下,高校主要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召开会议、落实精神、进行总动员。然后分层级进行,首先对于党政系统的行政人员进行宣传,往往采用政治学习方式。在高校政治学习分层进行,最高一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针对校级党委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必要时开展扩大学习。在校级层面动员之后,各二级单位开展学习,学院层面召开动员大会或者以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学习。对于学生的动员,主要由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开展系列宣讲活动等。

为了保障政治动员的效果,可采用问责的方式,督促层层执行文件落实。为了使学习取得实效,学校会要求以学习心得、总结等形式报送学习情况。在政治动员过程中,笔者在访谈时发现也会出现流于形式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是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文件中基本会有“五育并举”成才观的描述,然后都强调以此作为行动指南,而贯彻落实实效性并不明显。调研发现,机关单位的学习人数更多,动员效果更好。在学习传达的过程中,机关单位的人员表示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反而是院系对于类似政治学习效果不明显,认为跟自己的业务关系不紧密。因此需要改善政治动员方式,深入研究“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

(二)民主參与机制

政治动员的目的是把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实践当中,“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实施,首先要内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当中。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宪法”,是人才培养体系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因此,需要组织行动者都能够广泛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探讨中明晰如何贯彻落实,从而获得广泛认同,把培养理念内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以此作为人才培养行动纲领。政治动员机制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培养方案的设计来获得认同,因此政治动员机制要想发挥强大的动员效果,还必须在人才培养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并通过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来构建认同。通过调研可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由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制定过程由基层院系完成。高等教育以学科中心的组织特征,使得高校中的专业呈现出高度分裂的特征。虽然各专业教师具有共同的职业责任感和认同感,但是学院之间和专业之间,即使是同一个学院中的不同系和教研组之间也呈现出分离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者先受教育”,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5]。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课堂成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阵地,直接影响学生成才观的塑造。教师的理性认同将会影响到育人效果。调研显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具有教师参与的制度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参与的教师往往局限于具有一定学术地位或者行政职务的人群,比如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其他教师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意愿均不高,在实际过程中,真正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师并没有完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即使有征求意见的环节,教师的积极性往往也不高,认为这是属于学院或者学校顶层设计的事务,个人可以置身事外。由此可见,广大教师的认同并未很好地建构起来。

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员,还应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产业界人员。教育作为专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场所,目标是为社会生产服务。大学专业对应社会职业,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最终走向职场。随着对知识生产模式的认识深化,研究者指出信息社会中知识呈现弥散性,称之为知识模式2[6]。产业界人员的参与,既能使产业界人员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获得认同,同时也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人才培养。因此需要产业界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形成制度性的安排,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三)评价激励机制

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培养的人是否能够符合社会的期待,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就是评价机制。大学人才培养处于社会绩效评价当中,比如专业与各种质量评估。而要构建起认同,评价机制起到指挥棒作用。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呈现出双主体状态。教师的教学、学校的文化、职场的需求都会影响学生的认同程度。教师和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如果不是按照“五育”标准进行评价,学生很难达到认同。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如果在专业知识之外并不看重诸如思想政治、个性修养等方面,也会给大学生一个导向,难以把“五育并举”作为奋斗目标。

学生的认同部分来源于教师和学校,如果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偏高“五育并举”,学生自然不会产生认同感。因此学校和教师层面的认同将会影响学生的认同。高校要获得发展,就需要获取更多资源,公办高校在向社会获得资源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竞争性拨款。比如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的评选,应该把“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融入到评价标准当中,形成一种外部驱动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达成共识。

2018年开始,教育部发布“破五唯”的相关文件,改善对于高等教育评价。长期以来,高校被项目化、指标化、碎片化的评价指挥棒牵引,反而在潜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缺乏时间和精力[7]。一线教师在长期“五唯”的评价驱动下,潜心人才培养反而看不到明显现实利益,比如与教师利益最相关的项目获取、职称晋升。在现实利益面前,评价导向使得教师难以从理性上获得认同。评价作用推动高校回应社会需求,如何进行评价才能起到恰当的激励作用,是迫切需要解决是现实问题。

三、结语

要想使“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获得广泛认同,需要调动起大学行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主动融入到人才培养实践中来。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同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任。大学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重组织结构和多种组织行动者,党政人员、教师、学生、产业界人士成为构建认同的主体。政治动员是普遍采用的认同建构机制。大学加强对于理念本身的研究,将会增加政治动员效果。政治动员的目的是把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实践当中,因此需要形成大学行动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制度。在动员和民主参与之外,还需要改善评价方式,真正把大学行动者的共识凝聚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实践中,“政治动员—民主参与—评价激励”三者建构机制,形成一个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13.

[3][美]威廉·克拉克.象牙塔的变迁 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M].徐震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1.

[4][美]迈克尔·D.科恩.大学校长及其领导艺术:美国大学校长研究[M].郝瑜,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22.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6][英]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提尼,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文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7]王旭初,黄达人.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一些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