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2022-05-16袁丹,李婧,詹绍文

关键词: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平台

袁丹,李婧,詹绍文

摘    要:文化产业对创新人才的依赖性高,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需求。目前,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中暴露出的缺乏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培养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在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协同论,提出协同目标、序参量和多方协同平台三大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以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平台;协同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72-03

一、研究背景

文化产业也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主要目标。文化产业以创意内容和创新为核心,创新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推动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一流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以下简称“创新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目前,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较多[1],对文化产业人才的相关研究认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最急缺的复合型人才,须具备文化专业、旅游专业、文化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知识[2],不同制度文化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会导致知识差异、目标差异、知识吸收问题和应用困难 [3]。目前,动画专业人才学习不足,专业素质低;培养界限模糊,与市场脱节[4]。

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元主体”授课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与地方联动推动文化创新创业[5];高校在学术、政策和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和语言人才。应多样化管理人才,完善衡量和评估人才的方法[6]。可采用让本科生结成各种学术共同体组织,相互督促的“从游式”教学模式等方式培养人才[7],完善监管方式、沟通模式、控制机制、部门间关系等方面[8]。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已引起了学者的重视,但协同培养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

二、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据统计,纽约文化创意人才占都市人才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约为 12 %,伦敦为14 %,东京为15%。而我国文创人才不到总人口的 1 %。近年来,多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遇到“人才瓶颈”。我国已有230余所高校或地方独立学院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其协同培养机制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历时三个月,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线上和线下等渠道开展调研。调查对象包括政府等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文化类企事业单位员工、大专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辅人员、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等。共回收问卷232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77.6%。

(一)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但培养内容和训练不多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选项的比例,63.3%的单位有培养目标和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或办法,并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超过50%的单位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或组织,建立了网络平台、在线工作模式,在组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实行了相关的措施。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创新训练较少,在该单位工作中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环节的较少,实际的培养和训练内容及活动不多。

(二)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中,选择一般和比较符合的人数居多。目前的评价体系涵盖专家、学生、企业评价等多方面,评价方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等,但在培养环节和过程的考核、通过不同权重体现培养要求的重要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仅有7.2%的被调查者认为各协同主体的互动与协同程度较高,只有11.7%的被調查者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能对培养各环节进行综合考察,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三)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成本高

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传统学校教育和依托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为主,校企联合培养、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占比较小,适合该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较少。由于缺乏充分的合力扶持,培养模式比较单一,采用多样化模式进行培养的单位不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缺乏针对性,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培养成本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培养机制不完善,协同培养存在问题

在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方面,相关主体对建立多方协同培养机制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建立多方协同培养机制的重视程度最高,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对建立多方协同培养机制的重视程度最低,大学、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的重视程度因地域、政策的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此外,还存在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保障支持不足、行政推动色彩浓厚和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

(五)培养效果不佳,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

根据调查结果,只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实际情况非常符合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社会评价较高这一标准,选择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情况的被调查者占比之和为43.8%,低于50%。9.4%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培养的人才创新积极性很强,较多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强,在社会评价方面的改进空间仍较大。创新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构建

本文依据协同论[9],构建包括“协同目标、序参量和多方协同平台”三大体系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其中,多方协同平台的自组织发展体系是核心,在它与基于序参量的关键变量的互动作用下,最终实现协同培养目标。

(一)明确协同目标,实现开放式培养

在“文化+”的发展实践背景下,树立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以“学”和“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培养理念。打破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共性教育的观念,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激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实现宽口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展视野,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等,鼓励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教师互访,推进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加强与国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实现开放式培养。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标并重”,协调并举。向学生传授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的交叉知识、前沿知识和创新知识等。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适应能力(创新失败的承压力强等)、沟通协调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与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职业素养等素质,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二)识别序参量,推动协同进行

识别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中能够指示系统新结构、推动系统新功能形成的关键变量,即序参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培养内容。一方面,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学为中心,建立并优化“通识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创新性课程”课程体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和创新创业等课程。实施创新课堂培养计划,将传统教学和慕课、微课等相结合。完善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传授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文化资源开发与评价、项目策划、市场运营、文化市场调查与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以创新实践体系为引领。构建包括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平台,案例教学、企业实训和赛事等实践环节的阶梯式实践培养体系。注重文化场景和体验式教学,开展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文化项目策划和创新创业训练等培养活动。

二是培养模式。采用联合共建学院制模式,各协同主体参与专业论证、培养过程。开设创新人才班,依据产业链中的创意生成、设计或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环节,开展规范化的教学和模块化的实践训练。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指导学生完成自选题、研究方案和计划设计、实践调研与报告撰写等任务。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职业适应性创新人才的标准制定方案,进行管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解决人才就业问题,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加强各主体间的深度合作,提高培养效果。

三是评价体系。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建立多元化、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在评价内容上,注重过程考核,加大实践参与环节的比重,把文化创意创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考虑并细化协同培养的主体、投入、过程、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确定权重。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协同培养效果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进行全面、动态、系统的评价。

四是保障体系。成立专门的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构及中心,建立互动体系。政府制定、出台相关的人才政策、税收优惠等政策与法规,进行政策引导和支撑。结合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金融机构提供风险担保和优惠贷款利率等服务,完善师资、资金、科技、信息咨询、法律等服务和保障支持。建立各方的利益分配与权责制度、协调制度和评价监督机制,提供制度保障。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尊重创新人才的环境和社会氛围,激发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是激励机制。基于各主体协同的需求和特点,从培养内容、过程和行为等方面,设计激励政策、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给予奖金、资金补助、贷款与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对各主体进行组织激励、社会激励和自激励。建立激励的管理考核和信息公示机制,对相关主体进行绩效评价,对成效突出的团体和个人给予重点扶持或奖励,并及时在系统内公示。激发各主体的参与度、投入力度、执行效果和协同度。

(三)搭建多方协同平台,实现自组织发展

充分调动政府、高校、企业等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搭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第一,在校企协同方面,建立校企联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和评价。高校主要负责课程教学、专业培养、企业培训、理论指导和科研支持;企业主要负责创新实践训练、创新培训和创业与项目孵化指导,接纳学生进行实习、顶岗实践,为教师提供实践交流的机会等。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共享资源。建立双导师制,实施“教师进企业、企业导师进课堂”,学校导师主要导学,企业导师主要导业。聘请知名企业家等来校举办讲座、兼职。教师深入企业开办专家讲坛、调研和合作研究等,了解产业发展实践,收集教学素材,完善教学;企业相关人员进校进修,获得智力支持,推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第二,在政产协同方面,加强政府和产业的联系,政府从产业规划和政策、用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等产业发展。建立协同工作委员会,提供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和培训与合作协調等服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并对考核优良的企业给予补贴与奖励。各产业部门应扩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渠道,为学生增加市场调研与专业实习等机会,积极协作,提升协同培养的效果。

第三,在产学协同方面,建立产教联盟,加强大学与科技园、众创空间、企业等产业部门的合作,引入企业的创新产品和产业案例,开发课程和教材内容。建立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和创新模拟仿真实验室等,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和研发、社会服务方面的开展,深化产学融合。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推动创新实战与创业孵化,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贡献率,解决校内基地资源不足与产业人才培训和供给问题,提高就业率,推动产业发展。

第四,在学研协同方面,通过举办研修班、论坛、讲座等活动,加强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通过研讨式教学,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等,实施团队指导和“一对一”指导。鼓励学生参加文化产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论坛、会议、合作交流项目,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等,加强学研协同,推动知识创新,提高学校师生的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在学用协同方面,鼓励学生到政府部门、企业、社会机构等用人部门实习,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并给予学生“创新实践学分”和实习证明,推动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协同。为学生提供学习与运用创新理论和知识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与动态,积累创新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自身发展。并通过教学相长,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发展。

最后,推动协同平台体系内“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和相互协同。实现文化资源、师资、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制度、组织和管理等要素的整合与共享,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健全各方的利益分配与权责机制,完善评价监督机制,避免管理僵化与学用脱节。推动协同平台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基于合作与协调制度等,保障多方协同平台的良性高效运转,提高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Suarez-Dominguez J L,Jimenez-Garcia,S.The MEI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a at the Universidad Veracruzana[J].Revista Educacion2019(1).

[2]毕绪龙.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9(4).

[3]de Wit-de Vries E,Dolfsma,W A et al.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Partnership:A Review[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9(4).

[4]李丹丹.新常態下基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探索,2016(S1).

[5]路明.基于文化产业政策视域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江苏高教,2017(12).

[6]Groutsis D,O'Leary J.Capitalizing on the Cultural and Lin guistic Diversity of Mobile Talent: Lessons From an Australian Stud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8(15).

[7]向勇.创意创业家精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8]Beydilli E T,Kurt M.Comparison of Management Styles ofLocal and Foreign Hotel Chains in Turkey: A Cultural Pers-pective [J].Tourism Management,2020(79).

[9]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

[责任编辑  韩晓雨]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平台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