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间性视域下的中德文化关系

2022-05-16杨宁

锦绣·上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杨宁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最理想的交际模式是具有文化间性的跨文化交际,而文化间性的实现有赖于文化自信。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背景下,中国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德国之间已经初步建立了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良好关系。双方应以文化间性为目标,可持续地发展动态的交际关系。

关键词:文化间性;文化自信;中德文化关系

一、文化间性的概念

文化间性是间性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化研究领域的体现。文化间性这一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包容他人》中提出。哈贝马斯是在国际政治领域定义文化间性的,他认为文化间性作为一种对话政治原则要求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得到无差别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不能使其民族性超越国家性。由此,文化间性可以消灭文化间的傲慢与偏见,并将所有民族都囊括在一个相互尊重的共同体之中。1

跨文化的存在和发生取决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跨文化式的文化持续被重新创造,真正的跨文化处于“第三世界”,即一个不完全符合交际双方任何一方的生活环境的“中间世界”。这个第三世界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空间或时间存在,而是一个交際行为发生的情境和过程。因此,具备文化间性的跨文化交际不是交际双方将本文化以一定比例进行组合而产生的,这种组合是静态的,机械的,停留在多文化交际层面。在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交际质量,一种动态的协同作用,交际的任一方都无法单方面实现这种进步。

二、文化间性源自文化自信

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鼎盛,文化自信,是文化输出大国。同时各民族空前交流融合,中国文明对外来文明吸收众多。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清朝施行闭关锁国策略,本质上是对本国经济和文化的不自信,对陌异性采取了敌对态度,既然没有能力消灭对方,最起码要隔绝于对方以保自身安全。而经历了外敌强势入侵后,清朝末期及民国时期的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想则是完全投向了外国文化的怀抱,其根源在于国力的衰弱让人们对本国制度及文化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主动或被动同其异化(Entfremdung)。

今日中国,已经充分具备了经济自信、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从宏观层面来看,也已经具备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影响不仅发生在文化方面,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政治民主、乃至军事战略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指引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对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

文化间性必须以文化认同作为前提。在交际过程中,对陌异性的认定以确定什么是自己的为基础,而也只有同陌异对象进行接触,才能触发对自我的反思和认同。二者处于一种互为前提的动态关系中。没有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认同的支撑,文化间性无法发生,只能导致他文化对本文化的剥夺和同化。

三、中德可持续性动态文化关系

《论语·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自古以来对此解释众多,其中广受认可的是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道:“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纵然影响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关头,意见相左,相处就不会融洽,自然而然变成同而不和了。”2

中德之间多年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可谓“君子之交”。早在2014年3月,“中德合作是两个伟大民族的相互学习。尽管中德历史传统和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两个民族拥有很多共同的优良品质,比如勤恳耐劳、谦虚认真、踏实苦干、勇于创新。这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亲相敬、取长补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友谊建立在尊重、信任、包容基础上,国家交往亦是如此。当前,全面深化中德关系,缺的不是利益契合和共同目标,而是勇气、胸襟、视野。”默克尔对此深表认同,德方理解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的各种挑战,“认识中国不能套用德国的标准”。在同默克尔总理的会晤中谈起孟子的名句——“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近期同默克尔通话中说道,中德关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注重合作共赢,推动优势互补。

多年来中德两国文化互动频繁,交际质量逐渐加深,双方都在主动提供更好的了解对方及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途径。从德国方面来看,旨在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的歌德学院于1988年进驻北京,现已在多个城市设立了文化中心、考试中心或语言中心;德国国家旅游局在微博、微信等各大媒体平台设有官方中文账号,旨在向中国民众宣传德国风土人情、地理自然,吸引中国游客;今年5月,德国电视台ARTE更是推出了一部三集纪录片:《纯银时代:中国如何成为世界强国》(Pures Silber. Oder: Wie China zur Weltmacht wurde),展示了过去 500 年白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从德国学界的角度帮助德国民众了解中国的过去,理解中国的现在,展望中国的未来。从中国方面来看,多年来孔子学院已在德国多处设立机构,除提供汉语学习机会外,还增加了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同德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于2008年成立的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政府设立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官方文化交流机构,旨在向德国公众全面展示中国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成就,目标也在于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促进两国关系发展;2017年3月,新华社首档德语电视节目《你好德国》(nihao Deutschland)开始在德国全境播出,如实记录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德两国民众和企业之间交流的故事。该节目已播出500期,其中既有德国网红在中国美好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有旅居德国多年的汉语教师亲自见证了出于各种工作、生活的需求,及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向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情和坚持。经过中德双方多年的努力,心与心逐渐靠拢,刻板印象逐渐减少,曾经中国人用希特勒同德国人攀谈,并行纳粹军礼开玩笑式的打招呼早已绝迹,曾经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要素斗笠、龅牙、眯眼和细长胡须也早已沦为过时的笑话。希望不久的将来,某些情境中用“青长虫”(Ching Chang Chong)代指中国人的指称也会经由人们对中国的了解和反思而被主动淘汰。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习主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德语从业者除了肩负向德国乃至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责任,也应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同德方一起努力,共同思考、相互感知、通力合作,构建出一种克服了同化或对立的,具有“第三方秩序”(die“dritte Ordnung”)3的文化间性。

参考文献:

[1]曹卜文.“文化间性”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交际,2019 年 11 期.

[2]陈仲庚.君子人格的核心内涵:“和而不同”的共存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 年 9 期.

[3]Alois Wierlacher. Interkulturalit?t. [M].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 2003.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