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022-05-15杨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研究生新时代

摘要: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才能提高研究生党员教育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研究生;党支部建设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党员数量和比例也随之逐年上升,在此情况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研究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基本单元,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1],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党员自身的成长和周围群众对党组织的认知,因此,研究生党建工作者应积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创新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二、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

1、专职党建工作者匮乏导致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随着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加,研究生专职党建队伍更显薄弱。许多高校二级学院缺乏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即使有,数量和质量上也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目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青年教师或者优秀的研究生正式党员担任,支委一般都是研究生党员。整体而言,辅导员虽有长期从事党建工作的丰富经验,且管理能力较强,但因承担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党支部建设中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支部书记更是因为缺乏党建工作经历,在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管理水平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因此也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党支部的发展。

2、多元化价值观导致研究生党员党性观念淡薄

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都比以往更迅速、更便捷,尤其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在我国社会的广泛传播,导致社会、家庭甚至学校,往往非常看重研究生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同时,研究生在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有更加明确的动机和目标,变得更加自我。当他们面临着科研、就业压力时,相当部分的研究生党员就会出现更加重视学术科研而忽视思想政治建设,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不高,消极对待党支部活动,平时表现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党性观念淡薄,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不断弱化。

3、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不合理导致支部活力不足

在传统的以年级、班级设置研究生党支部背景下,由于党员人数较多、专业背景差异、日常作息差异等,支部党员彼此之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交流,支部活动开展难度大,很难形成合力。同时,活动开展难度大也直接影响了支部活动的质量。研究生党支部普遍存在以会议形式过组织生活的情况,多以读文件、讲精神等单向传达的方式进行,方式单一、内容空泛、缺少互动,组织生活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久而久之,支部研究生党员的政治性、纪律性不断缺失,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削弱[2]。

三、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

1、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拓宽研究生党员示范引领的畅通渠道

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有效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的设置更应结合实际情况,以科学、高效为目标。纵向设置研究生党支部是以课题组、实验室等为单位,支部书记可由课题组或实验室负责老师担任。由于教师党员相对稳定且支部成员比较熟悉,日常活动范围接近,方便开展支部活动。同时,随着高年级研究生党员的不断发展成熟,他们将各方面优秀经验的不断传授给新加入的成员,可以更好的促进团队新人的快速融入和成长,有效形成传帮带效应,有利于打造长期优秀的党建品牌[3]。此外,在满足专业背景、地理位置等相同或接近的条件下,也可将部分研究生党员代表划分到本科生党支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思想成熟、学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等优点,加强对本科生的指导,这也有利于强化研究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2、提升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强化研究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研究生党员质量与基层党支部的培养教育密不可分。党支部组织生活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支部党员的培养质量,因此需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4]。首先,党支部需严格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定期保质保量开展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其次,制定健全的、有针对性的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如学习研讨、实践服务、总结考核等制度,强化组织生活及党员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再次,根据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化,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读书分享、研讨辩论等,形式更符合新时代特点,组织生活效率也得到提高。最后,除基本的文件学习、时事分析外,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学习内容要更加丰富,如学习内容与专业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等,促进研究生党员政治素质、学业水平的全面提升,也能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制定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打造研究生党员不断自我提升的优良氛围。

考核评价体系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励党员按照评价内容审视自己,不断改进自身缺点和不足,逐步将外在考核评价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在更好地预防“思想行动不入党”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考核内容、评价主体、考核程序、反馈机制四方面。第一,考核内容由理论学习、思想态度、公共服务等组成,如可以从学习党的相关理论、阅读红色书籍等方面考核理论学习情况,从提交思想汇报数量、参加支部活动状况等考核思想态度情况,从校园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等考核公共服务情况。第二,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涉及研究生党员本人、支部成员、班級或课题组成员等。第三,考核程序需至少包括“自主申报-资料审核-情况公示”三级。最后,要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既要通过考核了解支部每个研究生党员的实际情况,也要使其成为查漏补缺、自我提升的依据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2]王芳,崔春花,张晓东.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113-114.

[3]王地,李三鹏.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0(35):4-6.

[4]李枫,杨勇,朱林.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28-30.

[5]汪茜,张香港.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考核体系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24-26.

作者简介:杨胜,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辅导员,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大学2021年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题--“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员发扬‘三牛’精神的路径研究”(编号2021YSZ0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支部建设研究生新时代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加强高校医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加强学院党支部建设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