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质量的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2022-05-15久考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久考

【摘要】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得以存在与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然而,一些学校在教育质量的科学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多是注重结果管理,而忽视过程管理,措施不少,效果很差。因此,教育质量管理要逐渐倾向于过程管理,并积极剖析在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课堂环节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将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做细。而且,教师应立足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度剖析教育质量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科学育人观的指导下为小学生创设一个高质量、高效益的快乐成长环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育质量  管理问题  解决方法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034-03

科学育人观理念强化了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群体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开始积极反思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纠正“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思维模式,将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环节管理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的元素组合体,因而教师要从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具体活动环节上找问题,切实将责任观念、质量意识以及效益诉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力求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教育质量的管理问题

教育质量形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因而教师探究教育质量的管理问题自然要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入手,深度探究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根源问题。

(一)忽视教学氛围的人文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利用个人的音容笑貌、主体情绪、教学课件、人文因素等信息渲染出来的活动气氛,因而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全方位的信息刺激。然而,很多教师忽视教学氛围的人文价值,没有给予小学生一个激发情绪、焕发活力、调整状态、准备能力的“生命热身过程”,导致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毫无准备地仓促迎战,自然会在教学起点上低效学习,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二)忽视教学资源的辅助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是提升教学内容适宜性、趣味性与吸引力的“调味品”,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与探究动机。一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地传输教学内容,而有些教学内容又过于理论化与文本化,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简单落后、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具有不可改变性,加之趣味性教学资源的缺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人文诱导力与新奇吸引力,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忽视教学活动的实践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小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验证知识、使用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发展过程,能够彰显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一些教师忽视教学活动的实践价值,不注意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体验证、实践感知与深度学习,没有为小学生设计出足量的教学活动,从而导致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空间的严重不足。因此,小学生的生命活力难以激发,教育质量欠佳。

(四)忽视教学手段的平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与活动平台,是小学生信息获取、知识感悟、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的生命认知基地。然而,一些教师忽视教学手段的平台价值与物质支持,不注意为小学生提供先进化、科技化以及直观化的教学设备,没有为小学生提供具有较高趣味性、直观性以及实效性的认知方式。因此,良好认知方式的缺失自然能够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五)忽视教学方法的指导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来源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与小学生之间搭建信息传输桥梁的指导思想。然而,一些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与生活性,千篇一律地开展“口味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小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形成厌烦心理。因此,教学方法的弱化使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活动层面、课堂效率以及教育质量都非常低下。

(六)忽视教学过程的互动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小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知识理解、理论验证、能力培养的成长空间,因而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参与途径、交流频率以及互动空间。然而,一些教师仍旧习惯于大包大揽,一厢情愿地为小学生准备好认知内容,让小学生进行直接积累与囫囵吞枣,因而剥夺了小学生的理解过程、剖析活动、合作空间与交流契机,自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二、小学教育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

教师不僅要全面总结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还要深刻反思问题背后隐含的一些落后习惯、低效做法以及陈旧理念,找到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

(一)没有积极践行生本理念

教师忽视教学氛围的人文价值,说明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地位较低,教学思想陈旧、落后,仍旧沿用落后的传统说教活动,不注意激发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教学氛围的创设过程是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的“热身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大脑兴奋程度,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情绪、主体心理与精神面貌。因此,教学氛围的沉闷压抑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二)没有主动构建趣味教学

教师忽视教学资源的辅助价值,说明教师没有切实迎合小学生的主体认知需求,导致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探究积极性缺失。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加工”,有效克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枯燥性与抽象性,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趣味性与吸引力的良好认知内容。然而,趣味教学资源的缺失凸显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关注度与探究欲,教育质量自然低下。

(三)没有自觉开展实训教学

教师忽视教学活动的实践价值,说明教师仍旧习惯于“讲知识”,因而严重偏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没有切实推动小学生去“悟知识”与“用知识”。教学活动是小学生参与教学、融入教学、享受教学的进阶跳板,是小学生成为认知主人的第一步。因此,教师没有借助教学活动去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仍旧过度强调“教”,而弱化了“学”,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以及教育质量的切实下滑。

(四)没有科学创设电化教学

教师忽视教学手段的平台价值,说明教师教育思想过于死板,过于因循守旧,没有将教室内多媒体设备的最大教育潜能开发出来,没有看到电化教学的强大教学效果。多媒体设备具有强大的信息表现力与人文渲染力,能够为小学生创设直观认知与形象思维的良好认知机会。因此,教师不善于开展电化教学,自然难以促进教学界面、信息传输以及课堂效果的科学优化,教育质量必然低下。

(五)没有巧妙构建高效教学

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指导价值,说明教师的教学策略较为单一,不善于利用教学方法的科学转变去刺激小学生的认知兴趣与猎奇心理,没有借助小學生的生命活力去夯实课堂教学的群众基础与能动保障。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学方式、活动预设、师生定位、角色分工以及过程设计等。因此,教师不注意利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多变性与新奇性,教育质量自然欠佳。

(六)没有有效实现主体教学

教师忽视教学过程的互动价值,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于“管”与“控”,仍旧对个人教学以及学生认知缺乏自信与科学认知。互动化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小学生体验到更多更好的交流快乐、互助乐趣与进步喜悦,对于催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以及探究动机意义重大。因此,教学过程互动化的缺失使小学生难以焕发出旺盛而且强烈的生命活力与认知激情,必然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三、解决小学教育质量管理问题的方法

教育质量源于课堂教学诸多具体环节的实践支持与能动保障,否则,教育质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教师要立足教学环节去科学提升教育质量[1]。

(一)强化教学氛围的人文价值,调控主体状态

教师要创设轻松快乐、开放自由的人性化教学氛围,引导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融入到认知群体之中,有效焕发小学生的认知灵光与生命律动,借助强大的生命活力助力教育质量的切实提升[2]。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只有小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与求知主动性得以激发,教育质量才会得到能动支持而获得提升。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活泼爱动、乐于表现的天性,组织小学生立足教学内容进行有关联的游戏活动,甚至是唱歌、绘画与舞蹈等活动,只要是有助于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以及思想进步都可以。这样,整个课堂教学就不会再沉闷与压抑,小学生的探究活力、认知灵感才会得以激活。

(二)强化资源的辅助价值,践行趣味教学

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源对于教学内容的“增趣功能”,既尊重教学内容的不可改变性,又借助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调和”,努力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趣味性与吸引力,切实获得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3]。例如,教师可以多引进一些生活化教学资源,努力拉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从生活角度去考量课程知识的实用化与关联化。这样,小学生先从生活化资源中去感知到一部分教学内容,因而能够获得一个再去主体认知教学内容的过渡跳板,不仅能够降低认知难度,提升认知趣味性,更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理解深度,科学提升教育质量。

(三)强化活动的实践价值,创设主体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交流区间,是小学生成为认知主人的“前奏”,因而教师要科学考量小学生融入教学活动的可行性方法,帮助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小范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享受到集体认知、友好互助的快乐,自然能够激发参与意识与求知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割,形成若干活动单元,再引导小学生逐次对活动单元进行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借助小学生的认知兴趣、求知动机、表现欲望以及发展意识为教学活动注入强大的活力支持与能动保障,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四)强化设备的平台价值,实施电化教学

教学手段或课堂设备能够为小学生的课程学习、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提供一个科学高效的探究平台,为小学生找到一个信息获取、深度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要大力开展电化教学,切实满足小学生进行直观认知、形象思维与简易探究的主体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科学提升,助力教育质量的切实优化[4]。

(五)强化方法的指导价值,开展多元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因而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找到有效拉近二者距离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在获取课程信息过程中的舒适度与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实施多元化教学,自觉提供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支架教学法、对分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积极按照小学生的“认知偏好”去选择一个人气指数较高的教学方法去开展课堂活动,借助生命活力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六)强化过程的互动价值,实现快乐教学

教学过程与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密切关联,具体影响到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合作过程、探究体验、学习效果等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积极强化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参与、互动,推动小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5]。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下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让小学生在课堂合作中进行开放交流。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探究水平与互动层次,教师可以为其提供一些探究话题或讨论内容,以此导引小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友好互动。这样,小学生的集体智慧就会与教师的教学智慧进行有效互融,为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综上所述,教师积极探究教育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总结出高效化、体系化、实用化的教育策略,更能够为小学生创设一个主体化、趣味化、科技化以及有效化的科学成长环境,因此,教师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活动目的,自觉立足于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深度考量教育质量科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努力创设一个最优化的育人环境,直接惠及小学生的课程学习、视野拓展、信息积累、知识掌握以及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时秋静.浅析小学教育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35):167-168.

[2]白弘雅,周正.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改进的起点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1(2):38-40.

[3]陈进新.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探寻[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8(5):9-10.

[4]雷红敏,王保全.论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06-207.

[5]蒲国伟.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新课程,2019(9):63-63.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