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域下艺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15宋雨露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宋雨露 (1987-),女 ,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 要: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是新时代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进一步理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对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80

1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内涵的演进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主要载体,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主要也是通过思政课程来进行的。

“课程思政”的定义与“思政课程”相比,并无统一的定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这一论断表明,课程思政并不局限于思政课程,而是与其它课程相互融合、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仅限于思政课程,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科目(活动)都贯穿着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思政教师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从上述论断中能够看出,“课程思政”是指学校的所有课程都贯穿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载体,目的是育人。其它课程也有育人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协同推进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如何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所在。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1.1 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这一根本性问题。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是服务于这一目标任务的。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通识课和实践课程当中,是思政课程的拓展和升华,可以弥补思政课程的单一和不足,各门课程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1.2 方向和途径上的一致性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同向”就是相同的政治方向,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同行”是指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形成共同发展,真正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有效补充,充分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

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想虽然有着本质的,但在具体定位和方式途径上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以区分和侧重,才能使二者充分发挥作用。

2.1 角色定位的不同

“思政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必须巩固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想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元素,将思想课程融入日常教学当中。

2.2 方式方法不同

“思政课程”作为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具有系统化的完整教学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是将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的,对学生进行潜在的价值引领,探索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方法,营造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

2.3 内容任务不同

思政课程的重点是思想理论教育,属于德育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来进行;而课程思政侧重于价值观引领,其实现的途径是各门课程,是通过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境界、理想信念、人格魅力等内容而展开,从学生的专业特色出发,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渗透性。

3 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3.1 实现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

“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需要全院上下的齐心协力。 要实现课程思政的改革,教师的任务异常艰巨。改革旧的观念体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不只是思政课程的任务,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师都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思政课教师应该起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引领作用,专业课教师也要发挥协同作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只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价值引领,实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3.2 积极开展艺术类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艺术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应该结合艺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養特点和不同专业的特色,突出文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以推动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在红色文艺作品中挖掘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艺作品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通过各种方式感染、影响学生。可以通过介绍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从影视、戏曲、美术、音乐、器乐等多种形式中挖掘出不同的教育方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通过不同的展现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3 不断创新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本上还是要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思政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度。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就必须掌握艺术院校学生的学情,艺术院校的学生大都活泼开朗、表现欲强、个性鲜明,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色,多运用一些情境式、启发式教学。比如在对影视的学生进行课程讲授中,可以增加一些诗词朗诵或者体验式表演,音乐系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红歌演唱,增加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4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理念转变的主体,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程度。目前高职院校面临思政理论课教师不足的问题,因此也需要大力发挥其它专业课程教师的协同作用,提高各门课程教师共同育人的理念。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要守好一块田,发挥课堂的主导性、引领性和政治性,坚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高雅的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水平,将自己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红色主旋律,结合艺术作品中弘扬主旋律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红色歌曲创作背景分析、画作欣赏、主题朗诵、情境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观,达到讲政治和讲专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08-31.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郑晋鸣,许应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N].光明日报,2019-04-02(8).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