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防返贫的着力点与长效机制研究

2022-05-14孙珍珍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乡村振兴

孙珍珍

摘要:目前,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的返贫风险因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自身风险因素。乡村振兴背景下要立足于脱贫不脱政策与帮扶,脱贫不脱监管与责任。要建立返贫风险防控的预警监测机制、返贫风险防控的帮扶机制、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风险防控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防止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阻断贫困发生的途径,保障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筑牢防范返贫风险的安全防线。

关键词:全面脱贫;返贫风险;长效机制;乡村振兴

当前,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如何防止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返贫风险的出现,是脱贫成果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重要试金石,防止返贫风险的出现更是关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因此,要建立一套预防返贫的长效机制,从根源上遏制返贫风险的出现,构建防范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的返贫风险因素

返贫风险因素的识别是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的首要基础。但由于受产业发展、市场、自然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一些贫困村引发返贫风险概率增高。我国绝对贫困的问题解决后,主要是面临内外因素交织叠加的风险与挑战。

(一)外部环境风险因素

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主要指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如产业薄弱、灾害等导致的返贫风险。一是因产业薄弱发生的风险。完成脱贫任务后,由于原有贫困县的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不相同,资源禀赋较差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原深度贫困地区仍然面临返贫风险。二是因灾返贫风险。一些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降临会影响农产品收入与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出现新生贫困。尤其是当今社会处于风险易发高发的状态,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面临的风险点之一是突发公共事件对于农户的就业影响。

(二)自身风险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所在。农户自身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其自身风险因素是出现返贫风险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是影响农户发展受限的关键性指标。部分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虽然在扶贫过程中受到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但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欠缺、思想观念落后,导致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差,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把握发展的新机遇。此外,因病返贫的风险较大。这些农户虽然实现了短期内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脱贫成果尚不稳固,这部分农户极易成为相对贫困群体,相对贫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内外部风险因素交织作用,形成了返贫风险(如图1)。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防返贫风险的着力点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因此,要找准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的着力点,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扶上马送一程”工作。

(一)脱贫后不脱政策与帮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创造性设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减贫之路。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政府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政策与帮扶的衔接。一方面,帮扶脱贫的领导干部要继续坚守岗位,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延续供给保障与帮扶指导,强化扶志与扶智的双扶持工作,运用财政兜底等政策实现高风险农户的救助工作,避免使农村在全面脱贫后成为政策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着力找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契合点,实现政策有效衔接。尤其是实施针对易返贫农户的相关政策,运用精准的“政策包”制度确保脱贫户的返贫风险出现,引导他们走上致富路、小康路,确保脱贫户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此外,做好政策帮扶的同时,还要发挥好科技帮扶、金融帮扶、企业帮扶等防贫作用。

(二)脱贫后不脱监管与责任

政府的监管与责任担当是防止返贫风险出现的有效“防火墙”和“阻隔器”,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也要做好监管与责任的衔接工作。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政府要对脱贫地区进行持续监管,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运用底线思维做到脱贫不脱监管,“摘帽”不摘责任,防止因为诸多因素重新致贫,牢牢把握住全面脱贫工作的主动权。要畅通信息流通机制,为脱贫农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继续担负防范返贫风险的重大责任,加强长期的追踪管理,及时了解脱贫农户的后续发展信息,以实现全面脱贫平稳过渡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实现乡村接力发展。同时,对于脱贫后的党组织的监管工作要严防基层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等问题,严格考核评估,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发挥好战斗堡垒的先锋作用,对于监管不力者进行追责问责,严防出现数字脱贫与虚假脱贫现象。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防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分析

只有有效规避返贫风险才能真正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才能脱掉真的贫。乡村振兴背景下防范返贫风险是一项全链条式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村党建、产业发展、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针对返贫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做好外源性防范返贫风险与内源性的防范返贫风险工作,建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加大防控力度,开展预警与帮扶,阻断返贫现象发生路径,有效巩固脱贫成果,防止部分农户返贫。

(一)建立返贫风险防控的预警监测机制

建立风险防控的预警监测机制是阻断返贫的第一道防线,通过预警监测机制持续巩固脱贫质量,把脱贫政策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一是要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已经脱贫人口的常态化追踪监测,实行“互联网+返贫风險”机制,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效果的信息平台,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运用网络做好新时代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群众工作,及时发现返贫风险的警情。尤其是运用国家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实行动态监测预警,进行科学认定和审核工作。同时,定期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的回访普查工作,充分听取脱贫农户的意见,鼓励脱贫不稳定户和脱贫边缘农户对家庭情况进行主动申报。特别是要密切关注近两年来的脱贫薄弱地区,排查潜在的疾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返贫风险因素,如实监测好返贫人口的基本情况,紧盯返贫风险苗头,及时把返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贫困风险反弹重来。二是持续提升已全面脱贫地区的公共卫生条件与水平,加强医疗部门的信息共享,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疾病预警监测。同时,继续完善社会保险的兜底保障作用和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阻断因病返贫的风险因素。三是确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二)建立风险防控的返贫帮扶机制

通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监测预警,对于出现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及时开展分类精准帮扶措施。一是建立风险防控的产业帮扶机制。产业是精准扶贫时期的主攻方向,也是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全面脱贫后应把产业作为撬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产业帮扶与协作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要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设计产业项目,发挥好产业振兴的带动作用。二是不断激发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大规模贫困得到遏制和改善后,更要侧重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通过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应对返贫风险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户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为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建立帮扶政策支持制度,加强地区协作帮扶机制。全面脱贫后要制定防范返贫风险的帮扶机制,加强区域间对口协作帮扶,实现帮扶政策的持续接力。

(三)建立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

从时间溯源来说,精准扶贫工作是党的十八大创造性提出的工作任务,十八大召开完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到河北省阜平县的贫困山区骆驼湾村进行考察调研,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于“三农”工作的接续安排。脱贫攻坚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与先导,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战略安排,不解决好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顺利开展,返贫风险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拦路虎”。现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要在防范返贫风险的基础上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三农”政策的承接与转移,做好农业农村发展的长远谋划。尤其是要做好产业脱贫后与产业振兴的衔接工作,把原有的产业扶贫模式等转换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真正提高农村发展的造血能力。同时,要鼓励社会参与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上来。在后脱贫时代里,应转变政府主导扶贫的传统观念,运用市场理念,积极引入非政府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将减贫效率最大化。运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范物质与精神双返贫现象,夯实乡村振兴的各项基础。

(四)建立风险防控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的建立是巩固脱贫质量的长远安排。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对于城乡发展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城乡差距问题,全面脱贫后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将会造就相对贫困问题,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社会成员奋斗的幸福感降低。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防范返贫风险出现的重要节点。二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现有农村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因此,要重塑城乡关系,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看作关乎地区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通过壮大乡村产业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建立起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要采取“城市输血—农村造血”的互动模式,发挥农村作为城市资源供给方的优势,吸引城市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向农村回流,激发城乡共谋、共创、共进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同时,建立风险防控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使人才、土地、金融、产权、基本公共服务、技术等城乡要素实现双向流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丁德光,社会风险视域下返贫风险的类型与防控机制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7(03):26-30.

[2]涂龍峰.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N].江西日报,2020-02-11(010).

[3]郭琳,张艳荣.巩固贫困地区脱贫质量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06):606-610.

[4]贺琳凯,赵珺铃.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民族报,2020-01-07(006).

[5]贺琳凯,赵珺铃.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民族报,2020-01-07(006).

(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乡村振兴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