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优质早中熟菜心生产现状及品种推荐

2022-05-10于琴芝李贤新阳辉韦彩玉邓保华朱继飞蒋爱军何章飞

长江蔬菜 2022年9期
关键词:菜薹菜心露地

于琴芝 李贤新 阳辉 韦彩玉 邓保华 朱继飞 蒋爱军 何章飞

导读:目前,桂林地区菜心生产上主要存在管理不够规范、本地品种多为农户自留种、品种退化严重、缺少优良品种等问题,通过提出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推荐优良品种,助力桂林菜心产业发展。

菜心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作物,是我国南方特色蔬菜之一,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被誉为“菜中之后”和“蔬品之冠”[1]。菜心为总状花序,完全花,具分枝,花黄色,“十”字形;果为长角果,成熟时黄褐色,种子近圆形,褐色或棕黑色;以幼嫩的花茎为主要食用器官,其色泽鲜美,风味独特,品质嫩、甜、脆,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清热解毒、杀菌、降血脂等保健功效[2,3]。

1 生产现状

菜心喜冷凉气候,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在3~28℃温度条件下均可种植,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高于30℃则不利于植株生长,导致菜薹细小,品质差。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菜心生长。桂林地区菜心品种繁多,早、中、晚熟品种均有种植,生育期相对较短,早中熟品种为30~70天,晚熟品种为70~100天[4],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好;菜心种植面积600 hm2以上,产量10万t以上,是当地重要的绿叶蔬菜之一,主要分布在临桂区、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阳朔县以及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县区。

2 主要种植模式

7~10月均可播种,可露地或穴盘育苗,少量采用直播定植。露地种植可与不同作物轮作,如水稻—菜心水旱轮作,瓜菜—菜心等轮作;设施栽培常见有大棚栽培或落叶果树与菜心套作,如葡萄—菜心套种等。不同模式的茬口安排视具体品种而定。

3 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3.1 苗床准备

①地块选择 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地块,且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播种前1个月深翻地块,翻耕深度20 cm左右,晒田14天以上,按畦面宽100~120 cm、沟宽50~60 cm、沟深15~20 cm的规格作畦,苗床大小根据种植面积而定,保持畦面细碎、平整。

②苗床处理 露地育苗在播种前1天将育苗床用清水淋透;用于摆放育苗盘的苗床,将畦面整平,且压实。

3.2 播种育苗

①基质选择和处理 育苗基质可自制营养土或购买蔬菜专用育苗基质,将清水与基质混匀,保持含水量60%~65%,然后将基质装入98~128孔的育苗盘中,填充至距穴盘面0.3~0.5 cm处,待用。

②用种量和种子处理 直播每667 m2用种量200~300 g;露地或穴盘育苗每667 m2用种量25~100 g。播种前将晒种1~2天,再用清水浸泡,滤掉杂质和不饱满种子后将种子转入纱布袋内,放入50~55℃温水中消毒15~20 min,并不断搅拌种子,使种子受热均匀,最后在常温水中浸泡1~2 h。

③播种 a.露地育苗。将处理好的种子和干净的细沙子按质量比1∶1混匀,然后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再用水淋透。

b.穴盘育苗。沥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用蔬菜专用播种机播种或人工点播,每穴播种1粒,再覆盖厚0.3~0.5 cm的基质,播种完成后,将育苗整齐摆放至苗床上,并浇透水。

3.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如遇多雨天气,及时覆盖遮阳网,避免苗床受到雨水冲刷,不利于种子发芽。播种后至幼苗出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至定植前,见干见湿;如遇持续阴雨,及时排出积水。苗期15~20天,当幼苗3叶1心时移栽,定植前淋施苗床,便于取苗,减少根系损伤。

3.4 定植

①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灌便利且上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深翻地块,每667 m2施入平衡型复合肥20~25 kg、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或生物菌肥150~200 kg作基肥,翻耙,平整,起畦。畦面宽1.0~1.2 m,畦高10~15 cm,沟宽25~30 cm。

②定植 每畦定植3行,先在畦面上按株行距35 cm×30 cm的规格开好定植穴。

a.直播。每定植穴内播种3~5粒种子,播种后浇足水分。

b.移栽定植。每定植穴移栽1株,露地幼苗取苗时携带尽量多的土块,穴盘幼苗取苗时尽量保持基质块完整,减少根系损伤,缩短缓苗期。定植深度以不没过幼苗子叶着生部位为宜,将苗摆正,用细土固定,并浇足定根水。

3.5 田间管理

①间苗定苗 直播苗出苗后,具1~2片真叶时及时拔除过密或瘦弱的幼苗,保留1~2株壮苗,一般间苗1~2次;移栽定植7天左右,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壮苗、全苗。

②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晴天干旱及时浇水1~2次,选择早上或傍晚进行;叶片生长期至菜薹形成期见干见湿,一般2天浇水1次,若遇长期干旱,可1天浇水1次。雨天及时排出积水。

b.追肥管理。定植后7天或间苗后7天左右,可追施0.2%左右的高氮复合肥溶液或充分腐熟的麸肥溶液,每7~10天1次,追施1~2次;菜心抽薹时,追施1次2%~5%的高氮复合肥溶液或充分腐熟的麸肥溶液;采收主薹后再追施1次,之后视植株长势追肥1~2次,促侧枝壮大。

③中耕除草 菜心生长期短,为保证菜心的食用安全和品质,不建议使用除草剂防草或除草,建议人工拔除田间杂草,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④主要病害防治 霜霉病可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1 000倍液喷雾。根肿病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或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

⑤主要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跳甲、菜青虫,可用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喷雾。

3.6 适时采收

一般在顶叶与花蕾齐平、花蕾初开时选择晴天进行采收。主薹采收时保留基部3~5片叶,利于萌发粗壮的侧芽;侧芽采收时基部保留2~3片叶。采收后将菜薹基部削平,分级包装。

4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管理不规范

目前,菜心种植以散户为主,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相对较少,缺乏管理规范化技术要求和准则;劳动力匮乏,多为老龄人在家务农,对新产品、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等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推广难度增加;虽然新型农业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不同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构建有丰富生产经验技术专家的科技服务团队,是一条很好的提升产业管理水平的路径。

4.2 品种繁多,但缺乏耐热的优质品种

市场中销售的品种多,但仍不能满足种植户对耐热型等特定品种的需求,较难实现菜心周年生产;本地品种多为农户自留种,品种退化严重;科技投入相对较少,针对本地适应品种选育和筛选的研究偏少,对本地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对新品种引进以及品种更新换代进程有待加速。

5 适宜桂林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介绍

5.1 长多多2号

长多多2号

由桂林市兴安绿源农资有限公司选育出的杂交一代极早熟白菜薹品种,生长快,生育期40~45天,既耐热又耐寒,根系浅,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商品性好。叶片尖,淡绿色;主薹粗1.5~2.0 cm,侧枝多,产量高;菜薹梗为淡绿白色,口感脆甜。

5.2 超纯卷叶菜心

超纯卷叶菜心

由广西桂林高新区天宇种子有限公司生产,该品种易种易活,生育期40天左右,抗性强,菜薹圆槽形,淡绿色,抽薹后叶呈微卷柳叶形,可持续采摘侧薹。产品脆嫩、爽口,风味佳,产量高。

5.3 芽多多

芽多多

由南宁市桂生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该品种早熟,耐寒抗热,产量高,生育期40天左右,单株侧薹和孙薹20根左右,菜薹浅绿白色,薹长25~30 cm,薹叶细长披针形。

5.4 银苔45

银苔45

由湖北蔬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早熟,生育期45天,定植后25天可采薹,苗期不超过20天。侧薹萌发快,单株侧薹和孙薹23根左右,薹浅绿白色,长29 cm,粗1.5 cm左右,产量高,品质优。

5.5 连州菜心

连州菜心

由广东连州市引进的菜心品种,杂交一代白菜薹,较耐寒,生育期55~60天,先采摘主薹,之后可连续采收侧薹;植株高50~70 cm,茎粗2~3 cm;主薹粗大,菜薹长25~30 cm;叶片细小,呈卵形或椭圆形,叶缘波状,叶绿色或黄绿色;叶柄狭长;菜薹绿色,薹叶呈卵形至披针形,短柄或无柄;柔嫩,风味别致。

猜你喜欢

菜薹菜心露地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我与菜心的故事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一把菜心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春来菜薹鲜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梅种植的实践与研究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