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地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的相关性研究

2022-05-10刘雪宋航李彦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总分产后维度

刘雪 宋航 李彦卓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南阳 473000;2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南阳 473000;3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南阳 473000

自落实二孩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临床护士选择生育二胎,其产后返岗问题逐渐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1]。如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已成为二胎返岗护士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对于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护士,对于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调查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为促进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群体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3所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二胎产后返岗护士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注册护士,从事临床护理时间不低于2年;年龄≤45岁,自愿参加本研究;生育二胎并已返岗时间≥1个月。(2)排除标准:外出进修、病事假者;严重疾病;实习护士。根据样本量粗略估计法,样本量可取变量数5~10倍,本研究涉及12个变量,考虑10%失访率,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18例。

2、方法

2.1、调查工具(1)研究者自行设计《生育二胎返岗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称、月收入、聘用形式、工作科室、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等。(2)使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1,共14个条目,每条目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总分13~65分,总分越低表明工作生活平衡水平越低[2]。(3)使用《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0.612~0.784,包括4个维度1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分,总分18~90分,总分越高表明护士抗逆力越高[3]。

2.2、调查方法 调查前征得相关医院负责人同意,每所医院指定1名研究员进行统一培训后负责发放问卷。采用电子化整理问卷后导入问卷星,形成链接后由研究员在各医院指定微信群内发放,要求调查对象30 min内完成,共发放问卷11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2%。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调查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一般情况及单因素分析

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年龄、学历、护龄、职称、科室、劳动关系、月收入、居住环境、一胎年龄、一胎性别、二孩喂养方式、二胎返岗时间、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13项指标的具体情况见表1,不同护龄、月收入、一胎年龄以及返岗前参加岗前培训的护士抗逆力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112例二胎返岗护士一般情况及抗逆力得分单因素分析

2、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得分情况

国内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的调查结果常与全国医护人员工作生活平衡调查常模及全国医护人员抗逆力常模进行比较[4-5]。表2显示,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总分为(37.53±7.76)分,条目均分为(2.88±0.63)分,依据每条目最高计分为5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逆力总分为(58.79±9.88)分,条目均分为(3.05±0.57)分,依据各条目最高得分为5分,处于中等水平,其总分及各维度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分,±s)

表2 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抗逆力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分,±s)

项目工作生活平衡量表总分工作侵扰家庭家庭侵扰工作工作促进家庭家庭促进工作抗逆力总分人际联结决策应对柔性自适理性思维条目均分(112例)2.88±0.63 2.96±0.49 3.17±0.46 2.63±0.42 3.26±0.51 3.05±0.57 3.67±0.52 3.24±0.58 2.96±0.49 2.77±0.43实际得分(112例)37.53±7.76 3.23±0.52 3.14±0.47 2.58±0.40 2.93±0.45 58.79±9.88 12.15±2.53 17.87±3.81 10.10±2.64 10.28±2.93全国常模(580例)39.98±9.70 3.45±0.60 3.29±0.63 2.91±0.52 3.18±0.47 64.10±9.70 13.54±2.46 19.96±3.62 12.01±2.53 12.97±3.05 t值2.521 3.626 2.394 6.361 5.189 5.288 5.449 5.546 7.263 8.599 P值0.012<0.001 0.01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的相关性分析

表3显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总分与抗逆力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的相关性分析

4、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4显示,以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其人口学资料(护龄、月收入、一胎年龄、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为第1层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护龄(<4年=0,≥4~10年=1,≥10年=2),月收入(≤5 000元=0,5 000~8 000元=1,≥8 001元=2),一胎年龄(≤3岁=0,3~≤6岁=1,6~≤12岁=2,>12岁=3),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否=0,是=1);结果4项进入回归方程,F=20.032,P<0.001;R2=0.314,调整R2=0.303;将工作生活平衡作为第2层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24.365,P<0.001;R2=0.435,调整R2=0.416。在纳入工作生活平衡之后,自变量对抗逆力的解释水平明显提高,即工作生活平衡可独立解释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的变异(41.60%)。

表4 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对抗逆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讨 论

1、研究实施的意义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多为科室中坚力量,工作中常承担关键性任务与责任,产后休假受脱岗时间长、工作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常面临着更多的工作压力,同时由于家庭结构重新调整,其经历着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导致返岗后工作与家庭压力异常严峻,工作投入状况存在较大改变。工作生活平衡指个体通过合理处置时间和精力资源,维持工作、家庭职能良好,对工作与生活满意的心理状态,高水平的工作生活平衡能激发护士的积极取向及工作满意度。抗逆力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等负性事件及重大压力时所表现出的回弹、恢复能力。Sweeney[6]证实,抗逆力水平较高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返岗后处理工作家庭冲突更得心应手,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较高。

2、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P<0.05)。原因可能为与其他职业相比[7],护士更容易接触到工作中的威胁、暴力等严重的应激源,导致更高水平的工作压力。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本身就处于一种工作、家庭、个人追求均紊乱的特殊时期,不仅需承担科室繁重的日常工作,而且还要处理家庭事务,无形中构成了更高的工作-家庭冲突。其中工作侵扰家庭、家庭侵扰工作得分较高,说明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普遍认为工作占用时间过多、压力过大对家庭生活存在较大的负性影响。原因可能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家庭以双职工家庭居多。护士轮班制工作,强度高,休息时间不确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角色被打破,护士更多的参与到工作中。但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护士承担的家务劳动和子女养育责任更重,家庭生活需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维护,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受限,若对工作投入过多势必会减少对家庭投入,导致护士很难在家庭与工作之间达到平衡。而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护士的高负荷运转与身心疲惫,降低工作质量,加剧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性。林建龙等[8]研究指出,48.6%生育二胎的三甲医院返岗护士不能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造成职业倦怠。因此,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及时关注其工作及家庭情况,合理排班,同时定期家访护士家属,取得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支持,继而帮助护士促进工作-家庭平衡。

3、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为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P<0.05),略低于余淑仪等[9]对二级医院护士抗逆力的研究结果,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范围及事件发生环境不同有关。这提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处理工作压力、生活应激等不良事件的能力略为欠缺,其抗逆力水平亟待提高。分析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均为来自三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返岗后工作与家庭重担与日俱增,若无法有效平衡工作和家庭间的冲突,极易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使得职业满意度下降,抗逆力降低。人际联结维度得分最高,说明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在经历养育子女的艰辛后,更能体会患者对健康的渴求,具备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更注重与他人协作,以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任务,同时,在遇到困难时,组织与同事也会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其人际联结维度得分最高。理性思维维度的得分最低,原因为产二胎护士返岗后对工作压力更为敏感,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扎堆”出现,缺乏对危机事件的恢复力和处置力,易出现岗位适应不良[10]。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负荷及工作性质给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带来的应激,加强其产后返岗的技能和知识培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工作适应障碍水平,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本研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龄、月收入、一胎年龄、返岗前是否参加岗前培训对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均具有正向预测(均P<0.05)。与高护龄护士比较,低护龄者对工作的熟练度较低,且多数患者倾向于寻求高护龄护士护理,无形中增加低护龄护士的职业压力,一定程度地降低其成就感及自我满足感,其抗逆力水平欠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支持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分配工作。与低月收入相比,月收入较高者,家庭负担轻,工作压力较低,家庭更稳定,返岗后对待工作压力的方式更倾向积极应对,岗位适应水平更好。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做好制度创新,进一步调研,优化薪资补贴、调补休政策,给予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更多的希望,以提高其抗逆力水平。相比于未参加岗前培训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已参加者可通过培训,掌握其离岗期间的新技术及新知识,从而夯实返岗后新阶段的各项工作准备度,降低工作压力,拥有较高水平的抗逆力。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返岗前培训计划,对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存在的知识不足进行重点培训,以使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提升抗逆力。研究表明,一孩年龄越大的二胎产后护士,其返岗后适应水平相对更高[11]。年龄较大的一孩能承担部分家务,护士能抽出更多精力去处理工作、家庭事务,返岗适应难度小,在工作足够投入的情况下,其能获得更好的岗位适应,抗逆力随之提高[12]。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帮助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建立家庭支持系统,确保其有稳定的时间去解决家庭问题,继而提高对生活及工作的情绪体验,增进抗逆力水平。

4、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112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生活平衡与抗逆力呈正相关(均P<0.05),工作生活平衡可独立解释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的变异(41.60%)(P<0.05),与尚建英等[13]研究一致。这提示维持工作生活平衡,可一定程度地改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抗逆力,缓解其职业压力状况。分析原因为:合理分配工作与生活领域中的时间,是实现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的首要前提。工作家庭冲突已成为影响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导致其职业满意度降低的首要因素。当工作-家庭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时,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能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事务,较好地参与工作进程,面对困难倾向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抗逆力地提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提升主观幸福感。因此,保持适当的工作控制水平及社会互动已成为实现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的最有效途径。建议护理管理者考虑灵活的工作实践和团队管理,在二胎产后护士返岗前及初期积极开展减压知识培训及业务指导,给予其组织支持与人文关怀,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工作场所的幸福感和健康;同时应指导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掌握在日常应激源中改善压力抗逆力的方法,家庭、夫妻、个人共同协作,进而增进护士对生活、工作的正向情绪体验,提高个人抗逆力,获得幸福感、归属感及自我价值感,促进工作投入,促使工作和生活更好的平衡。

总之,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明显,工作生活平衡得分、抗逆力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工作生活平衡是影响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抗逆力的主要因素(P<0.05)。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问题,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减轻其工作压力的同时,也需力争护士家属对护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继而提升个人抗逆力,帮助其顺利度过返岗适应期,促进其健康及工作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总分产后维度
如何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基于FSO框架的分析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