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希替尼+培美曲塞及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EGFR突变型NSCLC的疗效分析

2022-05-10慈明伟刘楠高璐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单抗化疗肿瘤

慈明伟 刘楠 高璐璐

1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威海 264400;2威海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威海 264400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85%[1]。由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被发现时病情已发展为中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临床上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方案,能够延缓病情进展,但治疗效果不显著[2-3]。近年来,人们在分子靶向治疗领域取得了明确的进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NSCLC采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预后[4]。奥希替尼是一种第3代EGFR-TKI,能够选择作用于EGFR敏感突变和EGFR-T 790M耐药突变的NSCLC患者[5]。既往研究发现,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且能够延长生存时间[6]。但是目前有关于奥希替尼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疗效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EGFR突变型NSCLC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6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35~75(60.37±3.54)岁;吸烟28例,不吸烟25例;病理类型:腺癌26例,鳞癌18例,腺鳞癌9例;肿瘤分期:ⅢB期37例,Ⅳ期16例;淋巴结转移7例,脑转移11例,骨转移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35~75(60.82±3.57)岁;吸烟21例,不吸烟32例;病理类型:腺癌24例,鳞癌19例,腺鳞癌10例;肿瘤分期:ⅢB期40例,Ⅳ期13例;淋巴结转移8例,脑转移9例,骨转移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NSCLC的诊断标准[7];(2)经突变扩增系统法或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为阳性;(3)既往无放疗和化疗史;(4)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3)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4)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6)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培美曲塞(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72)500 mg/m2,1次/d;静脉滴注贝伐单抗(Roche Diagnostics GmbH,国药准字S20120069)7.5 mg/kg,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奥希替尼(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7)80 mg,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1个治疗周期为21 d。化疗前预处理:化疗前7 d至治疗结束后21 d需要口服叶酸,400μg/次,1次/d;化疗前7 d需要肌注维生素B12,1 000μg/次,1次/d,之后每3个周期注射1次;化疗前1 d、化疗当天、化疗后第2天均各口服4 mg地塞米松1次。

3、观察指标

(1)化疗疗效[8]。治疗4个周期后,评估患者的化疗疗效。①疾病进展(PD):肿瘤最大长径总和增加≥20%,或治疗后有新发病灶出现;②疾病稳定(SD):肿瘤最大长径总和增加<20%或缩小<30%;③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长径总和缩小≥30%;④完全缓解(CR):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持续时间>4周。总有效率=(PR例数+C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SD例数+PR例数+CR例数)/总例数×100%。(2)血清肿瘤标志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5 cm),取上清液放置-80℃冰箱内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25(CA125)、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试剂盒购于上海通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甲沟炎、皮疹、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4)生存情况。通过电话沟通、门诊复查、住院等方式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截止日期2021年12月,随访终止为患者死亡或到达随访截止时间。

4、统计学分析

采用BMI公司SPSS 27.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化疗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13%(43/53)、92.45%(4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38%(32/53)、77.36%(4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17、4.711;P=0.019、0.030),见表1。

2、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CYFRA21-1、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s)

注: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联合治疗;EGFR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SCLC为非小细胞肺癌,CA125为癌抗原125,CYFRA21-1为角蛋白19片段,CEA为癌胚抗原;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 CA125(U/ml)治疗前73.17±6.14 72.49±5.43 0.604 0.547治疗后54.23±5.36a 38.69±4.69a 15.885<0.001 CYFRA21-1(μg/L)治疗前7.31±0.67 7.27±0.63 0.317 0.752治疗后4.91±0.73a 2.51±0.52a 19.494<0.001 CEA(μg/L)治疗前37.14±4.25 37.25±4.37 0.131 0.896治疗后26.73±5.34a 17.69±3.19a 10.580<0.001

3、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5,P=0.223),见表3。

表3 两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4、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

本研究106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经过3年随访,死亡39例,存活67例,总生存率63.21%。对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2.83%(28/53),明显低于观察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2,P=0.015)。见图1。

图1 两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K-M生存曲线

讨 论

NSCLC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支气管腺体和肺泡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发病可能与环境、吸烟、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有关[9]。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在肿瘤出现转移或压迫周围组织时才被发现,确诊多为中晚期,预后不良[1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NSCL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有超过30%的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11]。其中EGFR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点突变在NSCLC患者中最为常见,能够增强EGFR酪氨酸激酶的生物活性,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等,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EGFR-TKI来治疗EGFR突变型NSCLC,其临床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出现耐药[13]。奥希替尼是第3代EGFR-TKI,对1代和2代EGFR-TKI耐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目前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疗效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EGFR突变型NSCLC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38%、77.3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1.13%、92.45%(均P<0.05)。这提示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既往研究发现,将几种药物联合应用于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治疗,能够更好发挥其协同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14]。奥希替尼是一种苯胺基嘧啶化合物,具有不可逆、强效、口服方便等优点,能够通过与EGFR激酶区ATP结合位点的半胱氨酸-797残基共价结合,抑制EGFR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目的[15]。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的叶酸拮抗剂,通过破坏叶酸的代谢活动,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16]。贝伐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参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的过程,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17]。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可以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CA125、CYFRA21-1、CEA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当机体出现恶性肿瘤或转移时会被释放入血,并且其水平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是临床上诊断NSCLC以及评估其治疗效果的常用指标[18-19]。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3%,15.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2.83%(28/53),明显低于观察组73.58%(39/53)(P<0.05)。这提示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单抗化疗肿瘤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一例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分析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滚蛋吧!肿瘤君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