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2022-05-10颜陶杨敏霞陶志允廖沛娜严美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血气上机呼吸机

颜陶 杨敏霞 陶志允 廖沛娜 严美洁

1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佛山 528500;2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儿科,佛山 5285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指受多病因影响而产生的肺部急性炎性反应,病理改变主要是肺上皮细胞、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该病多发生在新生儿群体之中,患有该病的患儿会产生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等情况,病死率较高[1]。当前,ARDS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缺氧、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方式,核心治疗方法为呼吸支持。ARDS患儿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主要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会对患儿造成一定创伤,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当下对轻度ARDS患儿,临床更倾向于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本次研究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轻度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对ARDS患儿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足月轻度ARDS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双水平组、高频组各30例。双水平组男∶女为18∶12,胎龄34.5~38.7(36.41±2.94)周,出生时间2.3~6.9(4.68±0.82)h,体质量3.4~4.6(3.81±0.75)kg。高频组男∶女为19∶11,胎龄34.2~38.9(36.58±3.05)周,出生时间2.2~7.0(4.71±0.86)h,体质量3.5~4.5(3.77±0.64)kg。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均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胎龄>37周,体质量>2 500 g。(2)与2017年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蒙特勒诊断标准相符:①排除湿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畸形引发的呼吸困难;②急性发病,产生呻吟、呼吸困难等表现;③肺水肿引发的呼吸衰竭无法完全由心力衰竭进行解释[3]。(3)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颅内出血、窒息以及宫内感染等;(2)先天性畸形,包含腭裂、唇裂、膈疝、Pierre-Robin综合征、青紫型心脏病等;(3)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2、方法

2.1、双水平组 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具体如下:选用无创呼吸机(型号:Fabian,瑞士),起始参数设置:(1)吸气峰压(PIP):10~15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PEEP):3~5 cmH2O,尽可能控制平均气道压(MAP)处于7~10 cmH2O;(2)吸气时间(Ti):0.35~0.50 s;(3)呼吸频率(RR):40~60次/min;(4)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21~0.60;以血气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撤机标准:(1)患儿自主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2)PIP低于10 cmH2O,RR低于30次/min;(3)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维持在允许范围内;(4)FiO2低于0.30。

2.2、高频组 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具体如下:选用有创高频呼吸机(型号:SLE 5000 InfantVentilator,英国),起始参数设置:(1)频率:8~12 Hz;(2)振幅:12~25 cmH2O,以胸廓具备良好的振荡为基础,随后以血气PaCO2为依据开展进一步调整;(3)MAP:8~15 cmH2O,依据胸部X线片调整以保持两肺下缘在第8~9后肋间;(4)FiO2:0.21~0.60,依据血气PaO2水平作出调整。撤机标准:(1)患儿自主呼吸频 率40~60次/min;(2)MAP<8 cmH2O;(3)血 气 分 析PaO2及PaCO2均在允许范围内;(4)FiO2<0.30。

3、观察指标

(1)测量对比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包含PaO2、PaCO2。(2)测量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后2 h、24 h、48 h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FiO2×MAP×100/PaO2)。(3)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包含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4)记录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包含肺内出血、肺气漏、颅内出血[4]。(5)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经治疗,患儿呼吸平稳,胸片检查显示患儿肺部透亮度改善明显、OI值下降)、有效(经治疗,发绀、气促等症状改善,胸片检查显示患儿肺部透亮度有所改善、OI值下降趋势)、无效(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OI值增高)。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临床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作为表示方式,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在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例和率(%)作为表示方式,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治疗24 h血气分析指标

两组患儿PaO2水平改善情况基本相当(P>0.05);相较于双水平组,高频组PaCO2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表1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注:双水平组患儿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高频组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PaO2为血氧分压,PaCO2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 mmHg=0.133 kPa

组别高频组双水平组t值P值例数30 30 PaO2 76.59±14.71 77.01±15.24 0.109 0.914 PaCO2 36.94±6.53 45.33±7.22 4.721<0.001

2、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OI

上机后2 h,两组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24 h、48 h,两组患儿OI持续降低,与双水平组相较,高频组明显更低(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不同时间氧合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不同时间氧合指数比较(±s)

注:双水平组患儿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高频组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组别高频组双水平组t值P值例数30 30上机后2 h 6.17±1.21 6.04±1.15 0.427 0.671上机后24 h 3.57±0.91 5.34±1.02 7.092<0.001上机后48 h 1.68±0.56 3.76±0.69 12.820<0.001

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

两组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双水平组气管插管发生率(26.67%)相比,高频组(6.67%)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临床指标比较

4、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的状况

高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双水平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5、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相较于双水平组治疗有效率(73.33%),高频组(93.33%)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讨 论

ARDS多发生于新生儿群体中,该病指人体肺部遭受感染、创伤、休克等外源性侵袭而使肺泡毛细血管遭受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5]。ARDS病理基础为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损伤,造成肺表面活性物质数量降低、形成透明膜、致使肺泡萎缩,ARDS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该病对患儿身体健康影响极为严重,会造成患儿死亡[6]。在以往,ARDS经典治疗方式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部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则需接受有创通气治疗。但是有创通气治疗会对患儿造成一定创伤,患儿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气漏综合征等,对患者预后影响极为严重[5]。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创通气技术逐渐应用于ARDS临床治疗过程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新型增强通气模式,此通气模式可使患儿于整个通气过程中均可自主呼吸[7]。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中,呼吸机依据一定规律运行,其可使患儿呼气与吸气均存在压力支持,其通气效果相当于自主和强制呼吸的结合[8]。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是新型通气模式的一种,此模式具备高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优势,潮气量小、无创、持续膨胀等,可高效地清除CO2与改善氧合[9]。当前医学界对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相关研究依然较少,其应用指征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临床主要将其应用于以下几方面:(1)其他无创通气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效后的营救性治疗,此治疗方式可高效清除CO2或改善氧合,可降低气管插管率;(2)患儿呼吸衰竭;(3)应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拔管后的过渡治疗,此种治疗可降低脱机困难、再次气管插管发生率。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实际治疗过程中,参数设置极为重要,影响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呼气/吸气时间占比、呼吸机装置、振幅、压力、频率、经鼻面罩、管道特征等[10]。部分研究指出,在所有参数设置均一致的情况下,管路材料软硬程度、管路直径等均会对呼吸机潮气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通气治疗效果[11]。因此在实际治疗期间,需控制好呼吸机管路管径与长度,避免产生过大的无效腔。

本次研究显示,与双水平组血气分析指标相比,高频组PaCO2更低(P<0.05),表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CO2清除能力较为理想。究其原因,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可直接将低潮气量、高频率的气流迅速注入气道中,因偏向气流生成的持续性膨胀压,经振荡叠加于自主呼吸,此种振荡存在主动的呼气相与恒定频率,长时间存在的气道压会发挥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有效预防细支气管气道陷闭,可提高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进而促进肺泡内CO2排出。上机后24 h、48 h,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持续下降,与双水平组比较,高频组明显更低(均P<0.05),说明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相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氧合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在ARDS治疗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康复速度基本相同。高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双水平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安全性均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与双水平组治疗有效率(73.33%)比较,高频组(93.33%)更高(P<0.05),说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在轻度ARDS患儿临床治疗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均较为安全,两种通气模式下患儿总体康复速度基本相同,但无创高频组OI改善速度稍占优势,在患儿CO2清除效率及血气指标改善方面效果更为理想,具备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气上机呼吸机
周金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急救生命类设备呼吸机的维护与管理
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