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2022-05-10吴爱武

家长·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过程

吴爱武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而在数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课堂提问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地位,是较为基础且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问题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也可以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一般而言,许多教师都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以有效推进教学,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上述角度,本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使我国小学课堂研究有效提问的策略获得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为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在我國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课程改革速度得以不断加快,而由此也使小学数学课程在发展过程中需以更加创新型的模式,使其自身所拥有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在小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提问为基础,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加综合性的发展。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应用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直接关系学生对知识所具有的理解程度以及相应的接受程度,同时关系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所拥有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否得到锻炼,并且关系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及拓展。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一些学生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虽然小学生年纪小,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这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不高。因此,通过在课堂环节对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能顺应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前对各类提问形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分析,并且需要对相应的提问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以此确保小学数学课堂在开展过程中高效地推进提问,使学生所拥有的学习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相应的课程教学以提问的模式能对学生进行更加优质的引导,由此便需要教师有效开展课程规划以及设计工作,并且适时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逐步使学生接受各类问题。

一、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一)课堂提问较多,学生主动提问相对较少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情境教学,但实际上这方面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强化学生的数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情境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中心,根据数学的特点,实施精准化情境教学,构建对应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展开深入训练,才能达到克莱恩所期望的“高起点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它与生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以此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生活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突破传统层面知识与生活割裂的问题。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一教学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发现和探究问题。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课程的提问教学主要以教师提问为主,而很少有学生主动发问,而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相应的问题尤为明显,大部分学生均不能进行提问,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对自身所具有的问题进行发问,由此也往往形成以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地听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的互动性淡化,而课堂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经常以点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由此也使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仅缺乏应有的互动环节,并且也使课程更枯燥,学生无法形成问题意识,更难以养成质疑的习惯,使课堂所具有的现实效率大幅度降低,并且是提问的有效性大幅度下降。

(二)教师提问的频率相对较高

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有着教师提问为主而相应的问题存在的过于死板的特点,问题本身往往无法拥有较强的思考性,进而使学生只能通过较为死板的方式,被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无法使学生独立思考,大部分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往往会提问学生某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然而,对一些细节问题往往却忽视了,并且无法真正让学生对各类细节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索,而在教师提问过程中,部分教师还会重复性地询问学生同一问题,这会使教学效率大幅度降低。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较为死板,无法以更为生动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索。

(三)教师存在偏向部分学生提问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无法照顾全班同学的现实学习需要,而部分教师为了使教学进度顺利推进,往往对不举手以及不回答的学生不予以提问,往往会更加偏向部分积极回答问题或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问。这会致使班级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或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存在不懂装懂等问题,由此也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懒惰式的思维,使其无法真正对课程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产生大量的无效提问,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教师对学生答题的评价存在回应不积极的现象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鼓励学生进行答题或对积极答题的学生予以肯定,然而通常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只会用模糊的字眼予以点评,举例说明,教师往往会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说出“很好”“很对”等词语,而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则仅会说出“再想一想吧”等词语,而由此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评价的引导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与后续教学内容相联系,学生无法获得引导式的问题解答思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无法探索更加细致化的问题。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把握质疑,导入新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提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养成较为优质的质疑思维,质疑过程便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优质的质疑能使学生获得更为优质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能使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创设的过程中,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需要以更加细致且系统化的方式,对自身所拥有的提问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提问,在构建过程中具有较为多元化以及丰富性的特征,提问所拥有的问题,将直接决定能否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举例说明,在对平均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应用引导的方式,将故事情节予以引入。比如,三个兄弟都喜欢钓鱼,某一天大家一起去钓鱼,经过三小时后,三人开始对各自的收获进行比较,其中老大一共钓得七条鱼,而老二在钓鱼的过程中共计钓得六条鱼,老三钓得最少,只钓到两条鱼。在三人对比的过程中,老三由于钓鱼数量相对较少,心情沮丧。在此过程中,老二心生一计……那么各位同学可以想一想,老二的策略究竟为何?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会回答可以使三位兄弟所具有的鱼数量相同,而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如何能使三兄弟所具有的鱼数量相同呢,此时学生将再次进入思考的过程,而此时学生会产生对平均数的学习欲望,在对新知识与引入的过程中,如此设置相应的情境能进一步吸引学生进入故事情境,由此也能使课堂在构建过程中的提问有效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并在此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质疑,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学习。由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二)抓住各类提问时机进行有效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采取传统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不利于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不够,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学不会的现象。所以,为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分层式问题学习情境引导模式,让不同学生都能在自身认知范围内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确保有的放矢地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引导,以此在整体层面确保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通常情况下,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并没有提问次数的限制,而提问的最终效果往往与提问时机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教师在把握提问时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以问题质量作为主要引导,而并不可将数量作为其有效性的关键分析点,由此需要进一步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控制提问的数量,防止出现问题过于偏离提纲或过于低级等诸情况。对教师而言,需要对如何巧妙地设计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需要研究如何能设计更加高质量的问题。举例說明,以梯形面积教学工作为例,在具体的问题创设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习惯以及思路等差异化特征,会形成诸多具有差异化的想法。而教师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各个教师所拥有的思路,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优化。在进行该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两个梯形是否能拼成四边形,并且接着询问学生平行四边形所拥有的长、宽、高与梯形四边形的哪里相对应?在对上述问题予以讲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关联性,并在此后讲解如何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有效的计算,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具有了循序渐进的特点,能将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有效的细化处理,虽然问题提出的量不多,但能起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的作用,防止课堂在构建过程中问题多而乱,并防止无效提问,降低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热情。而在上述问题的创新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抓准时机,结合上文所提到的情景创设,把控好课堂节奏,对相应的问题适时提问,由此能使学生在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能主动地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索,以此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给予学生恰当思考的时间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每节课时间的限制,为了能及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往往会在提出问题后,提前结束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根据笔者对本校课堂教学听课记录的收集与整理,初步统计出,一些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大约只有几秒钟,过短时间的思考对初次探索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需要耐心“等待”。

教师在课堂中的“等待”主要包含这两个方面:一是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等待让学生形成初步思考的时间,不要马上指名学生回答问题;二是在一名学生阐述想法后,教师也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予其他学生对这个结论的思考、对比和评价。通过多名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做出引导性的评价和补充。大部分学生进行会对之前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之后的回答会更详细、准确。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思路不会被突然打断,而是根据不同的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回答得越来越完整、准确及详细。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为大幅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要充分对课程提问内容进行提前设计,并要对提问的时间以及逻辑性等诸多内容进行合理的掌握,以问题为核心,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开展,使学生能进入相应的学习教学情境,并且被数学课程内容所吸引,由此能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发挥主动性,并且使数学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锻炼,并且进一步体现数学课堂的创新性,使师生双方能在有效的理解沟通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左毓红)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过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