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幼儿健康教育管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22-05-10张巧莉

家长·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幼儿教师幼儿园

张巧莉

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最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把保护儿童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对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对儿童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其实是一项有规划、有目的、有安排、有组织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它需要幼儿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内涵丰富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促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从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习惯培养、生命安全教育、家园合力教育等视角出发,探究教师如何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及家庭的各项活动中,从而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幼儿健康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幼儿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儿童形成身心健康意识,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过程。对此,幼儿教师需要把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幼儿园各个区域活动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正向的、积极的指导和引导,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中认识到坚持锻炼身体、拥有良好生活习惯、保持愉悦的心情、拥有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同时能合理地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还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更加注重健康理论性知识的渗透,却没能让幼儿真正掌握与健康相关的实用技能。还有一些教师采用的是强制性教育模式,他们要求幼儿必须遵守某些固定的活动规则或行为准则,但是却不讲清楚这些规则或规范的具体作用,这就导致幼儿只会机械模仿和盲目记忆,并不能真正理解健康的含义。而上述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体意识和认知特点,影响了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同時忽略了幼儿本身的健康状况。这就导致一些健康教育活动偏离了实际,且缺乏针对性,只有形式却没有实用意义。

二、加强幼儿健康教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身体健康教育策略

1.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据研究表明,近几年,因为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而导致身体呈现出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占比几乎已经达到了80%,这其中有的人是因为本身身体素质就不是很好,再加上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使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有的人原本身体素质非常良好,但是因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而使身体各项机能受到了损伤,逐渐呈现出亚健康状态。如果人们能够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就会逐渐恢复健康。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要让他们认识到规律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使其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活动。例如,当幼儿完成室外区域活动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吃午饭前也要洗手;要保持每天喝六到八杯水的习惯;要定期清理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其能时刻保持清洁;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吃饭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幼儿知道冬天保暖、夏天防晒的道理。幼儿教师通过长期的语言引导和行为指导,帮助幼儿逐渐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2.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是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目前幼儿健康教育管理中,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能给幼儿创建出更加有效地体育活动,这就导致幼儿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快速提升。幼儿时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并且对他们以后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幼儿体育教育,要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把强身健体训练巧妙地融入幼儿园各项区域活动中。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创设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还可以开设室内运动常识教育,借助这些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体育锻炼项目,并逐渐增加他们的运动量,进而使其能够真正提升身体素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幼儿实际的体能情况和身体发展特征,从而制定出强度不同、时长不同、内容不同,但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另外,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运动状态,除了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还能帮助他们避免受到不科学运动所带来的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幼儿时期是人们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有很多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成年人多是由于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受到了很多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把幼儿心理学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并借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1.实施心理疏导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更多。因此,很多幼儿刚到幼儿园时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情绪,也有一些严重的幼儿会产生焦虑感和恐慌感。对此,幼儿教师要正视这种现象,不能指责和批评哭闹不止的幼儿,而是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要找到适合幼儿的发泄方式,并引导他们用合理的方法释放自己的情绪。例如,面对哭闹不止、哄劝不听的幼儿,教师可以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尽情地哭泣,等到情绪完全释放后,幼儿就会慢慢恢复平静。而对于性格内向,对外界有着强烈抵触情绪的幼儿,教师则需要引导他们大胆与人沟通和交流,要多用表扬性、激励性的话语鼓励他们,从而使其放下戒备,降低恐惧心理,并逐渐融入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

2.增进情感沟通

幼儿教师还要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并且用更大的耐心和更真诚的爱心来面对每名幼儿。根据以往的教育经验可知,当教师用宽容的心态和关心的目光来审视幼儿时,就会更快速地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坚信每个幼儿都是可造之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另外,有的幼儿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因此,他们对亲近的人的依赖感会更强,在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非常不安,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对此,教师需要用温和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沟通,让幼儿逐渐产生熟悉的感觉,降低戒备心理,同时,增强教师的可信度,从而使各项活动能顺利开展。

3.注重情绪引导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性格,而对于那些有着强烈表现欲望、更高自我意识的幼儿,教师要更加重视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情绪引导和情感激发,进而有效推动这类幼儿积极向上的源动力,促使他们能更加快速地完成各项活动中的任务。针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要利用有效的办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健康教育活动中。

(三)人身安全教育策略

1.强化安全意识

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状况,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健康理念,强化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以幼兒身处的环境为依托,通过完善和改进班级环境、区域活动环境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环境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隐性教育资源,在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很可能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而为了让大家意识到安全问题,并作出有效的改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把隐患问题找出来,然后再贴上醒目的标语,以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幼儿可以在楼梯上粘贴脚印提示,防止幼儿因为看花眼而迈错楼梯;可以在走廊转角处贴上方向箭头标语和缓行安全提示,防止因为视线盲区而出现人员相撞的情况;可以在活动区域的电源插座旁粘贴“小心触电”“请勿淋水”等提示语;还可以在盥洗室的入口处贴上“小心地滑”“请勤洗手”等标语。教师通过设置提示标语的方式不仅改善了幼儿生活的环境,使环境显得更加温馨,还更好地培养了幼儿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增强了他们对健康活动的参与感,提升了活动的质量。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开展简单的普法教育,利用区域游戏、生活教育、情景活动等模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使其加深对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2.提高自护能力

幼儿教师除了要培养幼儿安全保护意识,还要锻炼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和幼儿区域活动开展情境模拟演练或亲自动手实操等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十字走廊创建交通规则体验活动,让幼儿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交规的记忆;还可以创建“安全知识抢答”游戏活动,如“发生火灾时,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急救电话是多少?遇到坏人时应该如何向警察或他人求助?”,等等。用这种带有竞技性质的游戏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另外,教师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到幼儿园创建情境演绎活动。例如,让消防员带领幼儿进行模拟火灾自救演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可以创建地震场景,让幼儿知道当地震来临时他们应该如何躲避,被困时应该如何向外界求助,等等。幼儿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操活动,不仅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四)增强家园共育合力

1.树立正确教育观

幼儿健康教育并不只存在于幼儿园中,它还包括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指引、行为指导、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言行教育,进而使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并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家园合力健康教育。例如,幼儿园可以多开展一些“亲子瑜伽”“亲子健身操”“亲子健康知识问答大赛”等亲子健康教育类的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与孩子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教师则要把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渗透到这个环节中,借此给家长带来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让他们通过参与亲子活动意识到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家园互动交流、园区宣传栏等多样化的方式,给幼儿家长普及最新的幼儿教育观,让他们的思想能紧跟教育政策的变化,进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教育法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他们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做到有效的家庭教育。在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里,他们认为孩子必须听话,应该是家长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家长不让做什么,他们就不能做什么,但是却并不会耐心地给孩子讲清楚这是为什么,这就导致儿童只能被动接受,盲目听从家长的教导。这种教育方法虽然在短期内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却很容易激起儿童的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幼儿可能会出现反向行为,家长越要求什么,他们就越不做什么。对此,家长应该改变教育的方法,树立以德服人的理念,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才是真正对自己身体健康有益的。比如,家长不能用批评或强制的方式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而是要给他们讲清楚刷牙的意义,让他们知道食物残留会给牙齿带来怎样的伤害,而当牙齿坏掉后,又会给他们的饮食行为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等。家长用这样温和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加信服,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其懂得如何保护自身的健康,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幼儿园目前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对培养幼儿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关键性作用。对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年龄较小,思想观念尚不成熟,所以对健康保护的意识就更为薄弱。对此,为了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愉悦的心情,就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健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健全人格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幼儿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把健康理念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其真正感悟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幼儿教师幼儿园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