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

2022-05-10资慧庭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学习方式学习习惯

资慧庭

【摘要】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各位教师需要致力于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积累,而且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抽象性和连贯性比较强,如果同学们无法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影响实际学习成果,也会影响同学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学生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养成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这却是各位教师普遍重视程度较低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训练模式相对老套,所以在教学中会呈现出很多弊端,这也导致了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一种畏难和厌倦的学习情绪,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本文将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学生正确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实践教学方法,希望能尽笔者微薄之力帮助各位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习惯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认为在数学的教育中只要同学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教学的成功,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同学们如果只是掌握文化课程知识和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并不代表其思维也随着自己能力的发展而得到提升.相比,一旦同学们开始了更有难度的数学学习,他们的学习弊端就会很快地展现出来.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能够保证同学们扎实稳定地前进,也是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热爱思考、热爱探究的重要体现.这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练习与指导的过程,同学们不仅需要适应数学练习中遇到的各种题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要透过这些题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总结进行思维习惯的探究,这一过程需要落实到每个单元、每个阶段训练的要点和重点内容当中.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可也恰恰是大部分教师暂时无法实现的“遥远”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只是在学期伊始制订一个非常笼统的教学计划,只是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需要用多少课时来完成,而没有注重学生个人的思考,甚至在引导同学们进行题目的分析时,也只是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告知学生,对于解题方法的概括总结却一点而过.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练习中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错误,导致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数学课堂也会陷入低沉的氛围当中,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有效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的策略

(一)形成良好的基本学习方式与习惯

这里所说的基本学习方式和习惯主要是同学们在文化课程中,必须要重点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与探究.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同学们数学成绩的提高及解决数学问题技能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同学们要想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的时候有更高的效率,就必须在课前做好预习,要知道本节课教师讲解的重点在哪里,并且知道自己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需要认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经过预习过程的认真思考和仔细推敲来发现.同学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运算都是在反复循环中奠定扎实基础的,而反复学习的内容也都是围绕空间、图形、几何、公式的相互转换展开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掌握一整套良好的学习流程,养成自主质疑、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学习新知识时,也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习成绩扎实稳步地提高,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1. 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要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思考,找到自己无法理解的学习的重点难点,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有针对性地听讲,让自身的学习效率实现最大化.同学们如果能够养成爱预习的好习惯,就更能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能够把即将学习的知识当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温习一遍,也能意识到自己在以往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应该是同学们自主完成的过程,而并不是由教师强迫完成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预习时不能仅仅将教材的内容走马观花般地看一遍,而应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适当地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练习,可以另外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及疑问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同学们的疑点进行点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再只是听从教师的盲目指派,同学们可以对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也能够让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 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各位教师只是注重紧锣密鼓地授课,而同学们也很难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解,并且教师的教学节奏相对较快,同学们为了能够抓住教师教学的重点,也只能从上课开始就奋笔疾书,恨不得把教师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所以同学们的学习大多数也呈现出了毫无章法的状态,导致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没有弄懂的问题,在课堂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针对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那么学生会更加精力集中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而促进课堂的高效化.在进行习题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重点听的是教师总结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及解題技巧,而不是只掌握这一道题该怎么解.只有由点到面去学习才更能实现学生个人思路的拓展,让同学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有更多的收获.

3. 课后练习与反思习惯的养成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课堂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理论,并且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础例题的解答,然而这些较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来讲仍然是不够的.数学的题目新颖多变,而且常常会把多种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要想让同学们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即便是在课后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仍然需要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反复学习,课堂上同学们没有听懂的地方,在课后更应该及时进行复习,一定要在当天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这是因为,学过的知识等到下次复习时,与上课时间间隔过长,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已经不够扎实,甚至印象也不够深刻了,越积越多,最终就会形成同学们数学学习路上的一大障碍.所以坚持每天的课后反思,并且在学习了一部分知识之后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对于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来讲不仅是非常好的习惯,还是进行自我改进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二)养成良好的思维创新的学习方式与习惯

同学们要想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与成就,就必须在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理论基础的同时,让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思维的创新对同学们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甚至在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中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同学们在初步接触数学知识时应该从最简单的题目类型入手,只有由浅入深去学习才可以奠定更加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面对非常连贯的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同学们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和指导来适应各种题目类型,并且能够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步骤的创新,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同学们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收集相关的数学材料,寻找类似的习题进行系统化的练习,进而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技巧.独立思考还体现在同学们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独立于教师展开的更有针对性的思考.有些同学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数学问题,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讲的某些知识同学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时间,同学们也可以独立于教师进行更加深层次的问题的思考.这是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表现,也是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2.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习惯

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是唯一的,但是同学们受到了思维定式的影响,在课堂上或者是日常的练习当中只愿意按照教师讲解的固定方法进行练习,并不愿意进行思维的创新,所以同学们个人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出现这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只注重学习成绩,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大部分是按照给出的标准答案来衡量的.数学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数学学习中也不能仅以卷面上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打破上述教学局限,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应该勇敢地突破标准答案的限制,为同学们设计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制订更多综合性的指标.教师应积极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积极地对学习的方法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批判性的思维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各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固定的时间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质疑,让同学们形成一种创新意识.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实践方式与习惯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具有抽象性与独立性的特点,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才可以获得答案.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去收集相关教学材料.例如,“相交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包括“角”“对顶角”及“同位角”等.授课伊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然后逐步深入了解“角”的相关知识内容,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去掌握角的概念与定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求图形中∠B与∠C之间的关系.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这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将一系列角进行串联,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到最终的答案∠B+∠C=90°.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初中生及时了解数学学习规律,同时利用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协作意识,以此来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利用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并将解题流程进行详细讲解,以此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函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后,通过试卷讲解三角函数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

3.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教师需要及时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班级间存在竞争,班级各小组间也存在竞争,但其主要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引导,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下学习,这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视课堂评价,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由于初中生个体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满足教学发展要求,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提问的主动性,进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对问题给予一定的评价,在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提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也需要高度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这样就可以在其他学生身上学习好的习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總而言之,良好的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形成能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同时,优秀的思考、批判、创新的精神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笔者希望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同时,各位教师能够大胆地进行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习惯为目标,展开更加开放性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徐大林.初中生数学课外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2):104.

[2] 郭慧英.怎样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良好的方式与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5):103.

[3] 陈薇.初中学生养成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初探[J].数码设计(上),2018(2):173.

[4] 杨炎辉.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的途径[J]. 读与写:上旬, 2019(11):191.

[5] 邱涛.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分析[J]. 速读(中旬), 2019(10):177.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学习方式学习习惯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