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022-05-09韩晋英崔丽平张文艳陈希胜

大医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阻肺哮喘炎症

韩晋英,崔丽平,张文艳,陈希胜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13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重叠(ACO)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具备哮喘与慢阻肺相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1]。由于ACO合并了哮喘、慢阻肺两种疾病,故其临床症状可相对于单纯哮喘、慢阻肺更加严重,且预后更差。有研究表明,在临床慢阻肺患者中,约有20%的患者会合并哮喘[2]。相关研究报道,ACO患者的部分疾病相关指标可随着病情进展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如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嗜酸粒细胞计数(EOS)、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均可作为ACO的疾病相关指标,参与ACO疾病的发生、病情进展过程[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CO患者FeNO与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23例ACO患者作为ACO组,同时选择同期31例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31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慢阻肺组,进行回顾性研究。ACO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4例、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6.32±10.68)岁;体质量指数(BMI)20~26 kg/m2, 平 均 BMI(22.32±1.68)kg/m2;哮喘病程2~10年,平均哮喘病程(5.35±1.24)年;慢阻肺病程2~12年,平均慢阻肺病程(6.52±1.48)年。哮喘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9例、1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5.28±10.76)岁;BMI 20~25 kg/m2, 平 均 BMI(22.43±1.58)kg/m2;哮喘病程2~9年,平均哮喘病程(5.41±1.36)年。慢阻肺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11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5.15±10.23)岁;BMI 19~25 kg/m2, 平 均 BMI(22.25±1.63)kg/m2;慢阻肺病程2~11年,平均慢阻肺病程(6.73±1.59)年。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各组患者均符合《呼吸疾病诊疗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近期无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肾等功能疾病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合并肿瘤患者;④合并其他肺组织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于患者入院后,均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予以慢阻肺、哮喘、ACO的对症治疗,如:给予所有哮喘患者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正常值的50%,以及伴有病情反复发作的COPD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或福莫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根据患者哮喘发作的频次、严重程度或者COPD病情严重程度,按需使用,缓解患者哮喘、COPD症状。针对患者其他临床症状予以对症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FeNO、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检测,其中FeNO检测:使用呼出一氧化氮分析仪(江苏万联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212071527,型号:WLD801);肺功能检测:使用肺功能仪(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82210193,型号:MSA99)进行检测残气量(RV)、肺总量(TLC)、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RV/TLC;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测:采集患者静脉血约5 mL,待其血液凝固后,进行离心(3 000r/min,10 min),而后得到血清,血清EOS水平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92220036,型号:C512)测定,血清PCT、CRP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3组治疗前后FeNO及实验室指标。其包括FeNO、血清EOS、PCT、CRP水平。②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其包括:FVC、FEV1/FVC、RV/TLC水平。③ FeNO与实验室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行F检验,两组间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哮喘组、慢阻肺组、ACO组患者的FeNO、血清EOS、PCT、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

注:与哮喘组相比,*P<0.05;与慢阻肺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比,△P<0.05。ACO:哮喘-慢阻肺重叠;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EOS:嗜酸粒细胞计数;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ppb=1 μg/g。

组别 例数 FeNO(ppd) EOS(%) PCT(mg/mL) CRP(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哮喘组 31 0.11±0.02 0.06±0.02△ 0.91±0.22 0.69±0.18△ 4.21±0.86 1.98±0.32△ 0.19±0.06 0.10±0.03△慢阻肺组 31 0.20±0.04* 0.12±0.03*△ 1.38±0.34*0.95±0.25*△ 24.62±4.11*13.36±2.85*△ 0.62±0.11*0.24±0.05*△ACO 组 23 0.26±0.06*#0.17±0.04*#△ 2.86±0.47*#2.07±0.36*#△ 46.76±6.27*#27.43±4.51*#△ 1.78±0.26*#1.12±0.23*#△F值 91.458 90.161 221.217 196.150 706.211 505.410 724.105 500.25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哮喘组、慢阻肺组、ACO组患者的FVC水平、FEV1/FVC比值均呈升高趋势,RV/TLC比值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注:与哮喘组相比,*P<0.05;与慢阻肺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比,△P<0.05。ACO:哮喘-慢阻肺重叠;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RV/TLC:残气量/肺总量。

组别 例数 FVC(L) FEV1/FVC(%) RV/T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哮喘组 31 3.01±0.42 3.37±0.35△ 65.37±7.15 78.92±9.27△ 30.21±4.84 25.95±3.38△慢阻肺组 31 2.71±0.34* 3.04±0.32*△ 53.98±6.14* 64.63±8.42*△ 44.62±5.12* 33.32±4.17*△ACO组 23 2.46±0.36*# 2.75±0.31*#△ 44.84±5.12*# 57.55±7.34*#△ 50.76±6.23*# 39.46±4.54*#△F值 14.404 23.880 72.136 45.662 108.599 76.57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FeNO与实验室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FeNO水平与血清EOS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8,P<0.05),见表3。

表3 FeNO与实验室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哮喘主要是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导致肺部发生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且随病程延长,可导致患者的气道重构,进而损伤肺功能。慢阻肺主要是由气道反应性增高、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肺部发生异常炎症反应,使得肺功能逐渐下降,造成呼吸气流受限的一种肺部疾病。若患者久病未愈,则可进一步损伤气道,加重病情。而ACO主要是指患者在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基础上,发生肺功能下降,以诱发慢阻肺发生,从而导致这两种疾病重叠,其具有病情危重、预后差等特点[5]。

FVC、FEV1/FVC、RV/TLC作为肺功能指标,可用于反映患者肺功能,对于病情进展的评估有积极作用。其中,FVC主要是指在尽最大力吸气后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故其水平越高表明患者的肺功能越好,病情越轻;FEV1/FVC主要是指用力呼气量(第1秒)在所有呼气量中的占比,故其水平越低表明患者的肺功能越差,病情越严重;RV/TLC主要是指深呼吸后残留于肺内的气量,当其水平升高时,则表明机体的残气量及肺总量增加,进而易发生通气障碍,损伤呼吸功能,进而加重病情[6]。FeNO作为一种气道嗜酸性炎症标志物,在正常水平下,其不仅可维持气道内环境稳定,还可保护肺血管及血管壁结构,但当其水平异常升高时,则可增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发挥炎症介质的作用,促进局部炎症发生,进而可加重患者病情[7];血清PCT可反映患者感染以及炎症损伤的严重程度,其作为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可参与炎症反应进程,加快肺功能降低的进程,故其水平升高可提示患者炎症损伤加重,病情恶化;CRP可参与炎症反应过程,加剧组织损伤,故其水平升高也可促进肺功能降低,使得病情恶化;作为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免疫低下时,EOS水平则可升高,进而在肺组织损伤中发挥初始作用[8]。因ACO的病情较哮喘、慢阻肺更重,故其临床症状也较明显,肺功能下降程度显著,且FeNO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程度也相对较大。此外,ACO、哮喘、慢阻肺患者在经对症治疗后,其各项指标均可得到有效改善[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哮喘组、慢阻肺组、ACO组患者的FeNO、血清EOS、PCT、CRP、RV/TLC水平均呈依次升高趋势,FVC、FEV1/FVC水平均呈依次降低趋势,且任意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ACO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肺功能及病情有所改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在ACO疾病中,FeNO可通过对EOS发挥选择性趋化作用,并参与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反应的过程,从而可促进EOS水平升高,与EOS发挥协同作用,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FeNO和EOS存在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FeNO水平与血清EO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云俊杰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经对症治疗后,治疗后哮喘、慢阻肺、ACO患者的FeNO、血清EOS、PCT、CRP、RV/TLC水平均呈降低趋势,FVC、FEV1/FVC水平均呈升高趋势,ACO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低于哮喘、慢阻肺患者,FeNO水平与血清EOS水平呈正相关,可为评估ACO患者病情情况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阻肺哮喘炎症
对慢阻肺应做到“早诊早治”
秋冬季怎么样预防慢阻肺
慢阻肺和哮喘的区别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秋来警惕慢阻肺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