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规律

2022-05-08江卫仙章金娟马小琴蒋燕红杨健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腧穴合谷艾灸

江卫仙 章金娟 马小琴 蒋燕红 杨健健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人体接触变应原后通过IgE介导的鼻腔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国内患病率在4%~38%[1],变应原中粉尘螨占比33%[2],现代医学治疗以脱敏及药物治疗为主,以控制症状为目的,尚不能根治。过敏性鼻炎可归属于中医“鼻鼽”范畴,多因肺、脾、肾正气虚损,感受风寒或异气而诱发,病机本虚标实。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等作用,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过敏性疾病[3]。笔者通过数据挖掘探讨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艾灸/灸法/隔物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铺灸/温针灸/温和灸/热敏灸/直接灸/艾条灸/艾柱灸/灯火灸/天灸/雀啄灸/回旋灸/督脉灸/脐灸/悬灸/雷火灸”“过敏性鼻炎/反应性鼻炎”为检索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从建库至2020年5月有关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文献。

1.2 文献筛选 (1)纳入标准:①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性研究、个案报道等文献;②文献中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③文献中的治疗方法为单纯艾灸或艾灸与其他方法联用。(2)排除标准:①重复报道的文献;②不能提取穴位信息的文献;③艾灸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或无法验证艾灸疗效的文献。(3)文献筛选:采用Endnote软件将初检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去重后,再由2位评价员各自独立阅读文献的题目、摘要,手动排除与本研究无相关性的文献,之后深入阅读全文,再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遇到分歧则通过讨论协商解决,或邀请第3位评价员作出决策。

1.3 数据提取与处理 采用自制文献数据提取表提取归纳文献数据,包括题名、第一作者、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频次、穴位,将结果录入Excel 2013。参照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12346- 2006)将所纳入文献中穴位名称进行规范处理,如:“肺募”规范为“中府”,“禾髎”规范为“口禾髎”,“百劳”规范为“颈百劳”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基本频次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2.1 进行数据挖掘,采用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主要分析穴位、艾灸方法以及穴位-艾灸方法的对应关系,选用样本聚类对数据进行分层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028篇,剔除重复文献后剩余788篇,经过软件查重、手工剔除,最终纳入文献146篇。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经络及腧穴选用情况 纳入的146篇文献共涉及57个腧穴,腧穴总使用频次共621次,其中使用频次≥10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大椎、迎香、印堂、足三里、肾俞、合谷、脾俞、上星、风门、神阙、风池、列缺、百会、关元,使用频次合计502次,占总腧穴使用频次的80.84%。27篇文献使用单穴艾灸,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阙、大椎、足三里、百会。所选用腧穴共涉及11条经络,使用频次排序前3的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另外,4篇文献使用了经外奇穴,分别为定喘、颈部夹脊、胸部夹脊、颈百劳。见表 1-2。

表1 使用频次≥10的腧穴分析

表2 腧穴所在经络分析

2.3 选穴所在体表部位分析 使用频次≥10的腧穴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和腰背部,其次为颈部、手部、腿部和腹部。见表3。

表3 选穴所在体表部位分析

2.4 不同艾灸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取穴规律 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温针灸(36次),其余艾灸法还包括悬起灸、雷火灸、隔姜灸、热敏灸、隔药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见表4。

表4 不同艾灸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取穴规律

2.5 腧穴配伍关联分析 合谷-印堂-迎香相关性最高,其次为脾俞-肾俞-肺俞,见图2。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2.1数据分析软件对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设为25%,置信度设为80%,获得穴位关联规则统计表(表5),结果显示两穴配伍最常使用的穴对为合谷-迎香、脾俞-肾俞、合谷-印堂、上星-迎香、上星-印堂,三穴配对经常使用的穴对为合谷-印堂-迎香、脾俞-肾俞-肺俞。

表5 穴位配伍的强关联规则分析

图2 穴位关联规则图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归属于中医“鼻鼽”范畴[4],其病因病机为脾虚、肺肾耗损,正气不足,卫气不固,病变部位在肺,其病理变化与脾肾相关[5],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之气,祛邪通窍为先[6]。《名医别录》曰:“艾叶主灸百病”。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之一,能够调节经络气血,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穴位经络传导至脏腑深处,发挥温阳益气、温通经络、化湿行气的作用[7]。现代研究证实,灸法具有纠正Thl/Th2细胞因子失衡,影响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活性物质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体质的作用,通过影响过敏性鼻炎的病程,实现持续而稳定的疗效[8]。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方法多样,选穴遍布多条经络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多采用温针灸和悬起灸,但不能从使用频次的高低判断哪种艾灸方法治疗效果更好,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艾灸方式。艾灸腧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肺俞、肾俞、脾俞)为主,灸热刺激可渗透进入相关脏腑,起防治作用。过敏性鼻炎的病位在肺,其本经为手太阴肺经,但艾灸选穴所属经络运用频次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究其原因,与肺和膀胱均可主表密切相关,肺在体合皮,而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身体的背部,为人身之藩篱,亦主肌表。由此可见,肺与膀胱均可主表[9],艾灸膀胱经亦可达到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之功效。同时,肺俞、肾俞、脾俞等穴位为相应脏腑在膀胱经上的背腧穴,充分体现了广义上所讲的按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同时,也与艾灸疗法对部位选择有特殊要求有关,手太阴肺经的腧穴除中府、云门外,都不适合艾条灸以外的其他艾灸疗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

腧穴配伍在艾灸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10]。面对类似过敏性鼻炎等复杂性疾病,艾灸以经络辨证为基础,以脏腑辨证为指导,针对性进行腧穴配伍,真正做到了辨病、辨证施治。经过关联规则分析呈现出的腧穴组合均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中支持度最高的是合谷-迎香及合谷、印堂-迎香两个组合,该组合符合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规律。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11],也是灸法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通鼻之功效,可治疗头面诸疾;印堂为督脉穴,艾灸该穴位可疏通局部经气,益气扶阳、散寒通络;迎香为经外奇穴,亦是大肠经经穴,灸之可疏通手阳明经气,宣肺理气、通利鼻窍。以上诸穴共用可达扶正祛邪、通利鼻窍之功[6],再配合艾灸温阳通络,活血祛风之效,可有效改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等过敏性鼻炎的局部症状。同时在临床工作中要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辨证施护,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12],选取合适的腧穴组合来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挖掘了不同维度下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腧穴选取及配伍规律,将临床中难以发现的规律和共性量化的呈现,可为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腧穴合谷艾灸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婆婆迷上了艾灸
旅途止泻按脾腧
千万“别”艾灸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