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赛规则演变对排舞赛事影响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2-05-07艳,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舞步裁判员裁判

王 艳,杨 慧

“十四五”规划和2035 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大众体育项目,在全国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广泛开展,为全民健身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2009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正式出台,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也将排舞列为未来几年全民健身计划重点推广的大众健身项目[2]。竞赛规则的变化对项目技术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而项目技术进步又可促进规则的修订与完善,使其能够更加适应项目发展的特点和趋势[3-4]。排舞竞赛评分规则从2013 年至今经历3 个周期的变化,规则进行了大幅修订,对排舞竞赛和项目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排舞竞赛体系,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准确性。

文章对2013-2016 年(含修订版)、2017-2020 年(含修订版)、2021-2024 年3 个版本的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对比,分析3 版竞赛评分规则在项目组别、人数、编排要求、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厘清规则变化的重要脉络,探究规则演变特征及其变化对排舞赛事的影响,从而分析出该项目赛事优化的发展策略。

1 我国排舞发展历程及现存问题

排舞最初起源于美国西部乡村民间舞蹈,强调固定舞步和音乐的相互融合,通过单人或集体演绎风格各异的舞步循环,以此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排舞在原有固定舞步的基础上逐渐融入风格多样的舞蹈元素,使得该项运动逐渐成熟并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5]。2004 年排舞传入我国;2008 年开始全面推广全民健身排舞运动;2013 年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正式落户杭州;同年5 月,首次组建排舞专家团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挖掘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排舞采风活动,创编具有民族特征的排舞曲目进行全民推广;11 月,首届国家级排舞赛事“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在杭州举办[6]。2014 年1 月1 日起在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开展“阳光排舞进校园”系列活动,评选“阳光排舞进校园星级示范学校”[7],从此排舞发展进入了领航阶段。2017 年2 月,“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更名为“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同年11 月首届科研论文报告会在杭州举办,对提高排舞科研水平和质量具有开拓性意义。2018年,第一期国际排舞技能培训和国际裁判培训班在上海举办,培养出我国第一批专业化、国际化的排舞教练员、裁判员。2021 年9 月“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更名为“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排舞分会”,中国排舞已成为了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促使排舞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过程中逐渐向前发展。

排舞在我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发展初期阶段存在囊括群体层次有限、地区覆盖面偏小、赛事组织不够规范、竞赛项目比较单一等现实问题。随着排舞发展的推进,又出现了学习需求与公共资源供应之间不平衡、宣传与辐射范围小、排舞本土化与国际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排舞赛事是排舞项目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竞赛规则又是推动赛事和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健全排舞竞赛评分办法,探寻排舞竞赛规则变化对赛事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升赛事举办质量,保持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我国排舞健康、规范、科学化发展。

2 我国排舞竞赛规则演变特征及影响

2.1 竞赛项目、组别及人数变化

2.1.1 竞赛项目

竞赛项目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项目的发展态势,通过对2013-2016 年(含修订版)、2017-2020 年(含修订版)、2021-2024 年3 版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中竞赛项目变化的研究,找出主要项目的设置特征,了解目前排舞竞赛项目的趋势变化。

为适应比赛需求,3 个周期内排舞竞赛项目设置进行了调整变化。在2013-2016 周期内,即全国排舞赛事举办的初期阶段,比赛主要设置了单双人以及集体4 个项目,整体设置较为简单。到了2017-2020 周期,在保留之前已有项目的基础上,项目分类划分更加清晰,单人、集体串烧、集体原创、国际健身排舞项目均分为初、中、高级,双人项目明确为混双且分为平滑和律动两项,集体自选也包含了4 种风格。除此之外还增加了采风、开放组及国际健身排舞3 个新项目,采风曲目的出现意味着国内排舞发展需要融入民族舞蹈元素,将原本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排舞本土化,使其蕴含中国元素、具有中国气息,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8]。增设开放组和国际健身排舞项目能够使比赛曲目风格更加多样化,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新周期竞赛评分规则总结了上一周期的发展经验,去掉了国际健身排舞,将单人项目每个级别分为男女组,混双项目比赛风格调整为华尔兹、夜总会、恰恰、桑巴,集体自选风格扩充为八大风格,同时规定了原创项目每个级别的具体要求。将项目分类更加明确和细化,整体强调排舞风格的演绎。

2.1.2 组别及人数变化

随着竞赛规则的更新,项目组别及人数设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表1 可以看出,在2013-2016 版规则中,组别仅分为4 类,其中学校组、职工组、社会组按照年龄再细分为相应的组别。2013 年排舞赛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比赛中设置的竞赛组别较少,因此对于项目人数的要求仅体现在集体和单双人项目。2017-2020 版规则去掉了国际友人组,新增设家庭组和精英级两个组别,同时对报名条件进行规定。学生组分类进行了较大调整,将院校组按照高校的性质分为多个组别,而职工组从之前按照年龄分类改为按照单位性质分类,在人数上几乎对每一个组别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2021-2024 版规则进一步对学生组进行划分,保留上一周期的学生组,加入师生组、教师组共同组成学校部,新周期保留了之前对于比赛人数的规定,仅仅将原创项目调整为人数不限。

表1 2013 版、2017 版、2021 版全国排舞竞赛规则组别设置Table 1 Group settings in the 2013,2017 and 2021 editions of The National Line Dancing Competition Rules

2.2 舞步、音乐及编排要求变化

在3 版评分规则中,关于舞步、音乐及编排要求涉及每个周期的不同项目,总列条目较多,因此这部分的分析主要集中在3 个周期内的主要变化要点,通过对相关部分的规则演变分析,找出排舞项目的变化特征。

对比3 版规则,在舞步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变换队形时可以在不改变原舞步性质的基础上更换左右脚,排舞最大的特色就是曲目呈现固定的脚步循环,但在编排中为了增加队形编排多样性,有时需要变换脚步,此条规则的改动能够进一步加强排舞作品的编排效果。对于音乐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用中心公布的统一版本,随着规则的发展,对音乐的要求逐渐转化为具体项目具体分析。编排要求的变化则主要集中在集体及单双人等项目上,集体项目队形变化从最初的不少于3 次变为不少于5 次,单双人都可以在规定的地方进行规定数量节拍动作的创编,开放组需要出现故事情节。新周期竞赛评分规则对排舞的编排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在舞步、队形的变化上有了更多的编排空间。

表2 2013 版、2017 版、2021 版全国排舞竞赛规则舞步、音乐及编排要求变化Table 2 Changes in the requirements on dancing steps,accompanying music and choreography in the 2013,2017 and 2021 editions of The National Line Dancing Competition Rules

2.3 竞赛评分标准变化

2.3.1 评分办法

评分办法是裁判员评分的指南针,是规则的核心内容之一。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循规则要求,只有裁判员公平、准确地评分,才能保证比赛的客观公正性。从2013 版、2017 版、2021 版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裁判员评分办法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排舞竞赛最终得分的计算向合理化方向调整,评分因素更为细化,主要从舞步和综合两方面进行评分,评分办法为10 分制。2017、2021 版规则开始有高级裁判组分数介入的规定,当普通裁判组评分和高级裁判组评分差值等于或超过一定数值差时,高级裁判组分数介入,保障比赛分数的客观性,促使评分更加合理化。

2.3.2 标准舞步

排舞具有舞步唯一性的特点,它以舞步展示为主,对于躯干和上肢动作没有特殊要求,参赛者可发挥自主编排能力,创编符合曲目风格的上肢动作。《UCWDC 竞赛评分规则》和我国《2017-2020 年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中关于舞步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舞步必须使用统一版本,如比赛中使用非统一版本的舞步都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9]。因此,舞步成为排舞竞赛的重要评分因素之一。

2013 版规则中评分因素与分值包括完成、艺术性和总印象3 部分。2017 版规则的规定评分内容由标准舞步和综合评判组成。舞步的评分因素包括基本舞步、舞步方向或循环和版本错误3 部分,其分值分别为6 分、2 分、2 分,基本舞步则又分为舞步错误、拆分或颠倒舞步和节拍错误3 方面。2021 版规则对舞步的评分因素没有太大变化。3 版规则均对舞步评分做出了具体要求,但2017 版和2021 版两版竞赛规则的修订相对于2013 版规则来说,进一步明确了将舞步因素作为一项单独的评分因素进行评分,由舞步裁判针对舞步动作进行评判,评分要求更加细致。

2.3.3 综合评判

通过比较3 版竞赛规则可以看出,评分因素和总分值整体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均通过完成、艺术以及整体性3 方面进行评分,皆为10 分。但在各项分值上由4 分、4 分、2 分转变为5 分、3 分、2 分,通过进一步规范、细化规则,2021 版将评分因素3 个方面分值定为4 分、4 分、2 分。除此之外,评分重点也划分得更加严谨、详细,2017 版竞赛规则中完成情况包括了舞步、动作、队形、表演等方面,艺术编排增加了场地空间运用、技巧炫技、表现力、舞步移动的创新性以及前奏、间奏、结尾的编排5 方面。2021 版竞赛规则更是将减分重点赋予了具体分值。由此看出,随着排舞项目的发展,综合评分规则也在进一步完善当中。

表3 2013 版、2017 版、2021 版全国排舞竞赛规则综合评分方法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overall scoring methods in the 2013,2017 and 2021 editions of the National Line Dancing Competition Rules

排舞项目以舞步为特色,而在新周期规则中舞步错误的扣分值高达0.1 分,说明排舞的舞步已逐步成为整个曲目的重要基础内容。综合评判最大的变化则是提高了艺术编排分值,将每个维度的扣分点更加具体化,体现出未来排舞赛事评分的重点是在艺术编排方面。

2.4 竞赛裁判人员配置变化

2013-2016 版竞赛规则中裁判委员会设置了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和裁判员。2017 版竞赛规则增设了高级裁判组,由1 名舞步裁判和2 名综合裁判组成,裁判员也划分为舞步裁判和综合裁判,人数分别为2 人和8 人。2021 版竞赛规则与2017 版竞赛规则相比,未有变化。

高级裁判组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管理裁判员队伍以及对比赛进行现场监管,监督裁判员评分,保证比赛评分的公平性、准确性。访谈专家认为:规则变化通过合理的裁判配置和完善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评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评分客观性。高级裁判组与普通裁判组的协同配合完善了排舞赛事裁判体系,对于保障排舞赛事的公平性和真实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排舞赛事优化路径分析

3.1 统筹发展赛事项目,加强全局战略思维

排舞项目竞赛规则的变化及赛事的进一步优化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统筹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排舞竞赛规则不断地修订与完善,新周期规则在排舞组别、项目及人数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其中,排舞的项目数量增多,组别分类更加清晰,对应组别的人数也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在2017 版和2021 版规则中对赛事项目组别定义更加明确,同时增加了教师组、师生组以及特教学校组,扩大了参与范围,提升了全民参与度,切实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号召。在符合规则要求的前提下,统筹排舞项目发展,进一步提升排舞赛事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紧扣人民群众对排舞运动的实际需要。

3.2 健全赛事评分要素,创新引领全民参与

排舞赛事优化路径要坚持以创新为推动力,注重赛事发展体系协调推进。当前排舞新周期竞赛规则评分办法呈现具体化趋势,评分要素不断补充完善,主要体现在对舞步规范及成套动作完成质量和艺术性的要求大幅提高。由于竞赛评分规则提高了舞步规范性和成套艺术编排分值,加强了对排舞曲目演绎风格以及对成套编排创新性的重视,因此更加突出了排舞项目的特点。新规则要求排舞赛事参与者编排时在保证舞步规范的基础上,尽量丰富队形变化,提高成套动作的空间流动性、动作流畅性和整体艺术性。赛事评分要素不断健全,凸显评判重点的关键地位,创新引领人民群众参与排舞赛事,逐步完善排舞项目评分体系,健全赛事评分要素,使其成为赛事优化的重要驱动力。

3.3 推进裁判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竞赛公平

当前,排舞赛事作为提升人民健康体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运动形式,其竞赛规则及裁判员的队伍变化对于赛事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新周期规则对评分细节做出了明确规定后,裁判员评分规则更加具体,扣分点清晰明确,为裁判员评分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裁判员必须按照规则要求严格评分,保证执裁的客观性、公正性。在后两版规则的裁判委员会中设置高级裁判组,一方面在比赛分数出现偏差时能够发挥修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裁判员评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内外联动、各司其职,坚持以执裁质量为核心,协同发展执裁机制,推进裁判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竞赛公平公正,提升排舞赛事水平。

4 结语

规则演变对我国排舞赛事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我国排舞赛事逐渐与国际排舞赛事接轨,分类更加明确细致,整体强调排舞风格的演绎。规则对于舞步明确规定变换队形时允许脚步变换,对单双人和集体项目也提高了编排要求。排舞赛事的曲目更加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可观赏性,排舞赛事的整体水平逐步加强。排舞竞赛规则将评分办法分为标准舞步和综合评判两部分,新周期在综合评判的内容及分值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调整。在竞赛裁判人员配置方面,增设高级裁判组完善排舞赛事裁判体系,提高了评分客观性。

随着排舞新周期规则的不断变化,须从战略全局出发,重点围绕健全竞赛项目、增加量化指标、推进裁判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赛事优化路径主要体现在要全方位考虑赛事体系,加强全局战略思维,统筹发展赛事项目;健全赛事评分要素,明确评判重点,创新引领全民参与;促使裁判员提升自身执裁能力,切实保障竞赛的公平性。规则的不断演变促进了竞赛体系的完善,推动着排舞项目向规范性、多样性、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舞步裁判员裁判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恣意起舞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The Relaxed Move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