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心理认同研究

2022-05-07张鹏冯凯

科教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原理立德树人课堂

张鹏 冯凯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分析“原理”课的心理认同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把握“原理”课的发展规律,为上好“原理”课提供思路方法。上好“原理”课能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养成乐观进取的积极心态,进而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因此,研究“原理”课的心理认同有助于汇聚起大学生群体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关键词    “原理”课;心理认同;立德树人;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4.015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ZHANG Peng1,FENG Kai2

(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

2. 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

Abstract As the key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rinciples”)undertak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By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its action mechanism of “principle”course,it is helpful to deep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law of “principle”course and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eaching “principle”course well. A good “principle”course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form a positive emotional attitude,develop an optimistic and enterprising positive attitude,and then arm their minds with Marxism and guide practice. Therefore,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principles”course will help to gather the positive energ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great power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principle”course;psychological identity;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classroom

“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重要平台,上好“原理”课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面对“00后”大学生群体,要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增进心理认同,让“原理”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化课程为柔性的力量,以真理的感召力量塑造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心理认同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关键环节,把课程建设作为提升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发挥课堂的育人主阵地作用,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努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1.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程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学生的专注程度会影响听课效果,学生专注程度高,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和谐融洽,反之,课堂就会缺乏生机活力。目前,多数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人数众多,课堂教学中难以有效互动,提升学生的专注程度比较困难,这就导致学生专注程度低。长此以往,容易影响良好课堂氛围,挫伤学生积极性。深入思考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形成心理认同的心灵引领作用。由此观之,构建心理认同对于提升学生专注程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了心理认同就会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进一步达成自觉预习课程,课上专注于倾听的良好效果,以便解决心中的疑惑。以“原理”课为例,在讲述物质观、实践观时,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式教学,将课堂讲述纳入具体情境,通过前期引导树立起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学生就能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动去了解、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例如,讲述马克思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以及求学时的点滴事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营造“历史现场”,增强课程的震撼力,枯燥的理论就会转化为生动的讲述,围绕教师所讲内容,学生就能自觉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跟进课堂讲述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历史性的维度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滋润心灵,起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良好效果。

1.2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在课堂讲述中往往会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探寻其中的答案,心理认同的重要作用就表现在学生有了探究该问题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自觉寻求课堂疑难问题解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创造性地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这种变化的轨迹就可以看到,高认同度一旦被正确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转变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驱使学生去深入探究课程背后的哲学理论基础。除此以外,高认同度还有助于开辟“第二课堂”,将课上所学与课下所学相结合,打通学思信的各个环节。这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单独留出时间供学生展示,进一步巩固心理认同的成果。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了主动的学习者,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的有效结合。在“原理”课教学中,在讲述认识论时,可以帮助学生捋清认识论发展的线索,鼓励学生主动寻找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通过何种方式确立起了自己的认识论。这样,学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锻炼了学习能力,就会愿意了解更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进而树立起看待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有了知识的积累和真理的熏陶,有助于确立起学生求知的良好习惯,培养终生學习的观念,进而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1.3    有助于强化师生良性互动,构建更有活力的课堂

如前所述,学生专注程度高、接受程度高,课堂效果就会变得更加理想。有了专注程度和接受程度的提高,就能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强化师生良性互动。在交往理论中,交往双方互为主体,即“交互主体性”,基于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式的转变,“交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扭转“主体一客体”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随之更新为“主体一主体”关系的互主体性教学理念。“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2]师生之间就更有利于开展讨论式教学,师生间相互启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会产生接受程度上的差异,人文科学背景的学生由于在高中接受过类似课程,所以在上课中更容易接受,因此也就更希望学到一些更深层次的知识,而自然科学背景的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类似学科的教育,导致课上接受起来更吃力,由于这种背景的差异导致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良好的互动机制有助于解决该问题。课上如果设置合理的方式调动学生进行分组研讨、对话,就能够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困难的哲学概念和哲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以“原理”课为例,诸如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概念都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能发动学生通过集中研讨,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就能通过多学科融合的途径拓展知识的边界,提升课堂的有趣性和活力度。

2    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立德树人的现实效果,培养具有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大学生是衡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探索更具时效性、可行性的现实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等等。因此,有必要构建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原理”课心理认同。

2.1    理论必然性:认识二者相互关系的内在要求

“原理”课的心理认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一方面,建立“原理”课的心理认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会对心理认同机制起到良好的反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认同。

正是因为心理认同能够适应理论更新发展对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提高了育人水平与效果,满足了最广大学生群体的期待,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中体现出了鲜明的优势。因而,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就有了理论上的必然性。对于认同,国内外学界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有学者认为,认同是“主体对他人的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赞同、同意乃至尊崇的一种心理过程。”[3]可以看到,认同更加突出知、情、意的融合,更侧重于心理上的综合作用,正如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是个人向一种价值、规范、理念的内化。与之对应,心理认同既是指主体在心理上更加期待某一领域的知识,崇尚某种价值观念,服从某种行为规范,从心灵深处愿意主动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接受这种价值观念的熏陶,服从该种行为规范的制约。“原理”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的学科属性,相应地,“原理”课的心理认同是指大学生群体更愿意主动学习“原理”课,心理上更加喜爱、认同这一学科,表现出对该学科高度的肯定性的情感,愿意采纳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引导,服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调控、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行为塑造,体现一定的现实导向,相较于“原理”课的侧重于心理作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更侧重于现实作用机制,作为一门学科,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学科价值的认知情况、是否愿意学习本学科的相关知识”,[4]而这一效果的取得关键就在于构建起强有力的心理认同感。综合以上论述,“原理”课的心理认同指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实作用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原理”课的心理认同。二者存在耦合,共同作用,从理论层面上强烈呼唤构建起“原理”课的心理认同。

2.2    现实必然性:回应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

“原理”课作为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基础课程,往往开设在二年级的上学期,承接下学期的“概论”课。在现行教材的设计中,分为导论和七章内容,大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框架展开设计,内容众多、逻辑关联性强,这就给我们今天讲清楚“原理”课的内容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其一,“原理”课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强。毋庸讳言,“原理”课是本科高校五门思政课体系中理论性最强、抽象性最高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正是由于“原理”课具有以上的特征,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深邃复杂,历经不同时期的历练,发生过许多次质变,仅以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为例,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最终才确立起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的观点。这种现实问题的存在迫切呼唤“原理”课的出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角度阐明其内在机理。其二,受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负面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打折扣。近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嚣尘上,其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产生了疑问,从而导致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愿意真学、真懂、真信。面对这种情况,亟待澄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负面影响,从学理和现实性上对其进行深刻批判,引领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经典的力量感召学生。其三,部分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活跃。由于“原理”课是一门公共课,加之大班教学的方式容易使学生学习受到干扰,存在部分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例如,在讲述物质观时,学生容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问题,带来物质观的混淆。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加强内容质量和方式创新,与学生的认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打造创新课堂。由此观之,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进一步发挥其现实作用是回应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

3    “原理”课的心理认同——提升育人效果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是理论必然性、现实必然性、历史必然性的共同指向,因此,在“原理”课课堂教学中建立起高度的心理认同尤其必要。在现实实践中,在发挥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在二者的共同合力作用下力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打造符合“原理”课授课特点、形式新颖、学生喜欢的课堂。总而言之,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探索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路径。本论文将心理认同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探究将二者结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的现实路径。

3.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注重人格塑造力

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作为“世界公民”的他一生都在和资本“做斗争”。在他65年光辉的人生历程中,先后有七个“人生驿站”(从特里尔开始,到波恩、柏林、科隆、巴黎和布鲁塞尔,最后到伦敦)。在每一处“人生驿站”,马克思都详尽分析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准确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以辛辣的文字鞭挞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生活中他却是极端贫困的,甚至因为贫困失去了至亲的孩子。晚年,他依然笔耕不辍,自学俄语,针对东方问题撰写了一大批笔记,成了我们今天思考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笔巨大财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在讲述“原理”课导论部分时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例子把马克思的这种优秀品质呈现出来,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要立足课堂,拓展课外,融入为生平传记教育,彰显其人格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挥显性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采用PBL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学习锻炼中自我提升,与教师的引导形成合力,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作用。

3.2    把握好教学的边界与限度,提升学术感染力

众所周知,马克思距离我们已经两个世纪了,时过境迁,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技术进展、政治形势和文化状况都已经和马克思的时代截然不同,这种“文化差”和“时代差”难免会对我们真正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带来困难。如何在21世纪的今天讲好马克思的思想,拉近马克思同我们的距离是增进“原理”课的心理认同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我们看来,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回到马克思的原著中,通过原著揭示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具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学术对象看待,而不是以今天的社会现实去“裁剪”马克思。马克思的生活年代和社会状况是完整理解马克思的边界,要科学认识其限度,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还原马克思的时代,而不越过课堂教学的边界。以“原理”课认识论为例,不能过分抽象马克思的概念,片面追求新的东西,而把马克思的思想抛弃,更不能从日新月异的科技条件出发去认识马克思。总之,要以正确的研究态度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感染力,增强教学针对性。

3.3    科学分析学生学科背景,培育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

在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背景下,知识涵盖的范围较之以往更为狭窄,学生大多重视本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多学科的融合学习,加之兴趣爱好的不同,会使得学生在接受、认知“原理”课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在讲授之前要科学分析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状况,科学制定教案,倡导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学科分类还不像今天这样精细,因此,马克思能够精通多门语言,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这也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一座思想宝库,内蕴着社会文明的内在基因,必须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研究能力。也即是说,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以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的梳理为学生层层解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另一方面,也要以“原理”课的心理认同为着力点,协调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    结语

理论必然性、现实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共同呼唤构建“原理”课的心理认同,它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从心理认同的要素來看,发挥内化作用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坚持“大思政课”思维,注重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观念,强化实践导向,以提升认同为核心路径,努力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01).

[3]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

[4]景于,马永红.学科交叉视域下的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0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猜你喜欢

原理立德树人课堂
欢乐的课堂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