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人格的概念、理论及相关研究述评

2022-05-06徐梦园

智库时代 2022年19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人格个体

徐梦园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虚拟人格是指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人格。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手机、游戏、视频、虚拟社交等等,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同时,网络也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一、虚拟人格的概念

(一)虚拟人格的概念界定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中构筑了虚拟的“第二世界”,也称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可以完全模拟出现实世界。长期生活在这种网络虚拟世界中,很容易被虚拟世界的文化特质所影响,就会使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发生变化,并按照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模式去组织虚拟主体的行为方式,这样形成了网络虚拟人格。

虚拟人格的产生依据可以追溯到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依德把逃避心理机制作为心理防御的主要手段。人们逃避痛苦和现实的手段多种多样,而虚拟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逃避现实的场所。因此,虚拟主体在网络传播与交流中使其“虚拟人格”得以实现。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虚拟人格具有的个显著特征:心理感受的真实性和人格塑造的理想化。网络中的行为是虚拟的,但是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却是很真实的,因此虚拟人格具有真实性。虚拟人格塑造的理想化,指的是个体在虚拟世界环境中可以以自己理想化的人格状态存在,并实施一定的网络行为。这可能是在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某种压抑、某种欲望无法得到宣泄和满足的表现。由于网络环境同时具有匿名性和公开性,个体身份存在假定性,行为去抑制性,在虚拟网络中的角色也具有多重性,而这些特性只有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也表现出对于网络的依赖性。

总的来说,虚拟人格来源于现实人格但又区别于现实人格。虚拟人格是个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根据自身理想化的人格去塑造的人格,同时表现出现实生活中被压抑和无法被满足的部分。虚拟人格依赖于网络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表现出来。

(二)虚拟人格与虚拟自我

由于虚拟人格与虚拟自我极为类似,本文在此做一区分。

虚拟自我指人们以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话等与世界和他人沟通所塑造的自我。也就是说,虚拟自我指人类个体在虚拟环境中一种存在的状态。虚拟自我属于自我的一部分。

虚拟人格与虚拟自我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首先,虚拟人格与虚拟自我都限定主体是在网络环境之中,源于真实生活,而又有别于真实生活的状态,所以说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其次,虚拟人格与虚拟自我存在一定的区别。虚拟人格主要指在虚拟网络这个特定环境情境下产生的较稳定的人格特征;荣格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其中,在意识这一层中包含自我。自我主要起到认知信息并筛选信息的作用,被自我认可的部分信息会被保留到意识之中,相反不被自我认可的信息就会保留到无意识之中。也就是说,自我是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证人格的统一与完整。同样,虚拟自我包含思维、情感、记忆、知觉等我们在网络环境中意识到的一切东西,虚拟自我是虚拟人格的一部分,但与虚拟人格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虚拟人格的理论模型

目前,虚拟人格的理论模型主要为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是由Stephen J.Read等人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提出来的虚拟人格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使用Leabra架构,它是PDP ++中可用的几种体系结构之一,但较其他的神经系统体系结构更具科学性。模型共四层,一个情境输入层,一个行为层,两个目标层—回避系统和趋近系统。两系统都有四个目标,其中两个目标是共同目标,另外两个目标是代理目标。该学者认为这些目标足以覆盖人们的基本行为。为了比较联合激活目标和资源对单独实现目标的影响,输入层设置了16个节点,8个是激活相应目标的情景特征,另外8个指实现该目标的相应资源。此外,环境刺激输入层还和回避系统和趋近系统双向连接,使输入功能的激活率大大提高,也增加了相应目标的激活,而且增加目标的激活还可以增加其对应输入特征的激活。需要注意的是,在神经网络模型中会使用有偏差的节点,这些节点代表个体在目标激活水平上的差异。

图1 Stephen J.Read虚拟人格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回避系统是模型化的,它控制着对奖励的敏感性(外部刺激中心);第二,趋近系统也是模型化的,它控制对惩罚的敏感性(神经质中心);第三,建立了一个制约系统,它决定了其他两个系统激活的选择性(影响认知度)。回避系统和趋近系统是两个独立的层,每层由质量上不同的目标组成。这些系统的奖励和惩罚的差异灵敏度是通过操纵相应层中的节点的增益参数来建模的。

三、虚拟人格的实证研究

当前,关于虚拟人格的研究主要为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当前,研究虚拟人格的主要方法是虚拟现实技术,也称虚拟情境模拟。虚拟现实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使个体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模拟情境。在心理学领域主要用虚拟现实技术来研究虚拟人格。化身(avatar)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式。化身是指个体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呈现方式,由于化身本身的特点、行为等会影响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我们称它为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普罗透斯效应是指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个体会根据化身本身的特点形成预期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进而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出符合这些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的行为。

(二)研究焦点

1.双重人格的影响研究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推广,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在一个个体身上并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化的现象。虚拟人格的产生来源于现实人格,但是又不同于现实人格。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并存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双重人格(dualidentity)。双重人格指的是个体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极大反差,甚至判若两人,也就是说,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无法重合。

目前,学术界对于双重人格是有利还是有弊有颇多争论。有研究者认为双重人格有益于个体的健康发展。Richard.J.Crisp提出双重人格可以提升创造力,并运用元分析建立了理论模型来解释双重人格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世界,一方面,网络世界模拟了现实世界,使个体有现实的满足感。另一方面,网络世界又具有理想化和虚拟的成分,因而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与现实交互的世界。

在这种社会背景中,人的存在方式可能呈现为真我与网我二重性。网络中的虚拟人格也具有二重性,表现出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交互。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存在有其积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网络中虚拟人格的存在可促使个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扩大自我认知的领域。此外,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寻找自我价值的虚拟实现。虚拟网络也是一种追求自由和人格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的新方法。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的这种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如网络诈骗、网络信用危机等问题,一些受害人卸掉了自我防御意识而被虚拟化身的言行欺骗。因此,虚拟人格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许多儿童和青少年迷恋网络虚拟世界,沉迷网络游戏,将网络中的一些规则搬到了现实生活中,模拟战争、死亡、自杀等,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一些成年人迷恋网络虚拟化身,宣泄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不被满足的部分,如不敢交友、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发表言论。而在虚拟世界中,虚拟性、公开性和言论自由则备受成年人的青睐。长此以往,会导致成年人出现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匮乏感,产生孤独、空虚、上瘾等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甚至自我认同危机。

2.化身影响的研究

化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普罗透斯效应。化身是指个体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呈现方式,化身特点会影响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称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在现实环境中改变自我的呈现方式很难,一般第一印象形成,很难再去改变。然而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化身可以由个体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或建立(设置),用户能随意设置身体特征、人口学数据以及其他特征,化身便成为虚拟环境中的虚拟身份,也称化身线索。化身线索与特定的表象联系在一起,能引发刻板印象。Peña认为人们会对化身运用解释性策略。个体知觉化身时会使用已有的图式来组织化身线索,并赋予其一定特点。由此可见,知觉化身线索进而产生一定的表象和认知,是形成普罗透斯效应的开端。卞玉龙等研究了虚拟社交情境中化身的效应,他指出:普罗透斯效应会受到情境因素(社交情境)和个体变量(羞怯水平)的影响。

Laura Aymerich,Franch等研究了化身与真实人格的相似性与社会焦虑的关系。他指出,当化身与真实自我的一致性较低时,个体的社会焦虑感也较低。该研究为治疗社会焦虑提供了一种新的虚拟世界方法。即在虚拟现实中利用化身来处理社会焦虑。也有研究指出化身可以减少个体的种族偏见。

Rachel Grieve,PhD等对在虚拟网络中表现真实自我进行了研究,指出:在Facebook上表现真实自我有利于个体的社会交往,可减少社会压力。真正的自我与Facebook自我之间的一致性与更好的社会关联性和更少的压力有关。Facebook可能为那些有面对面交往障碍的人提供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此外,Facebook上的真实自我表现可能与积极的心理结果相关联。

四、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在已有的虚拟人格研究中,虚拟人格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学生群体,研究对象仍很有限。当前,虚拟人格现象不仅出现于青少年、大学生群体,更出现于许多中年人、老年人、妇女身上。

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采用“虚拟情境模拟”“化身”等方法,虽然保持了一定的虚拟情境连续性,但仍与真实的虚拟环境有较大的差距。也有研究者提出异议,即虚拟现实技术不能真正使个体产生虚拟人格。此外,对虚拟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层面,而没有关注生理层面的机制。同时,虽然有不少关于虚拟人格的实证研究,但虚拟人格的理论研究方面仍有不足。

未来虚拟人格的研究对象应不仅仅只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更多的中年人、老年人、妇女、上班族、网民等等也具有虚拟人格,他们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与思维模式又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怎样的联系,虚拟人格是怎样影响着他们的现实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如何使虚拟人格朝有益的方向发挥最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研究方法上,虚拟情境模拟确实可以为我们研究虚拟人格提供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但它与真实的虚拟环境仍有很大的差别,研究方法尚需拓展。

研究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联,不仅仅只是在心理结构与机制上,更要深入到生理机制上,使两者的关联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虽然很多研究者已提出了虚拟人格的概念,但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生理机制。网络双重人格在当前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也产生了很多社会影响,那么如何在这种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并存的状态下保持人格的稳定性,这仍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此外,如何使双重人格发挥对心理健康有益的一面,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拓宽认知领域,激发个体活力和创造性,为咨询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证明,也需要我们对其引起重视。

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虚拟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抑郁、焦虑、压力、创造力等)及心理因素对虚拟人格产生的影响。更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将这些研究运用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虚拟人格虽然并不等同于人格分裂,但仍然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因此,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对虚拟人格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具有较大的益处。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人格个体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