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生态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2022-05-05李红飞李杉杉慈福义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李红飞 李杉杉 慈福义

(1.山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358;2. 北京体育大学 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北京10008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部分。而综观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多集中在“评估机制及实践”“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旅游响应与开发”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探讨不足。高质量不单纯指经济总量和物质财富数量级的增长,而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元立体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文化视角,综合民族学、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理论,以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剖析,定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一) 历史赓续与民族认同价值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历史中。联合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人与历史的连接以及持续性再创造等基本特点,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赓续中的作用及浓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口头传播等特点,使得人们在有官方记载的正史典籍之外认识了历史中更加民间与本原的文化故事。

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沉淀而成,形成了各民族独有或共有的民族文化认同及民族文化延续,包含着各民族的族群文化根源及历史发展轨迹,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全息遗传”及扩展传播的有效载体。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中包罗了56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长调民歌、史诗故事、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载体,以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本民族独有的方式保护和传承着民族特有的精神理念与情感气质。

(二) 艺术审美与文化自信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审美和文化自信的凝结。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手工艺等项目类型艺术元素丰富,艺术形式多样,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美育价值。这其中,既有历史文化积淀,又包含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承载着人们对诗意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体系中,审美价值最能体现其作为精神财富的特性。传说、故事、民歌、长调、歌舞、戏剧、杂耍、年画、刺绣、雕刻、技艺、节庆、习俗等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形式中无不体现着各民族的审美愉悦性和生活超越性,反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生态,这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感表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生态和存在论哲学土壤。剪纸所剪刻的花纹造型,刺绣的针法绣工及图案色彩,玉雕、石雕、木雕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戏曲、舞蹈的服饰礼仪及体形文化,传统插花的诗意造型,彩陶、紫砂陶等既有实物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文化形态,民俗节庆的观赏性价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饱满的视觉形象以及集叙事性、历史性与社会性于一体的艺术表达传递着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诗意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器物、服装、技艺、文艺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智慧与创新创造精神,诉说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讲述着中国的文化自信,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宝贵文化资源。其中包含着对传统的传承与坚守,也包含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厚植核心信仰和价值根基,持续产生新的生长动力,在危机中寻求文化自觉,实现自觉到自信的过渡。

(三) 开放共享与商业经济价值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文化共享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开放共享性。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族群内的开放共享毋庸置疑。这种共享又是跨民族跨文化类型的,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的生存智慧,既有本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生存适应,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文化在与他文化交流中充分的文化自信。

生存适应可以看作一种被动的开放共享,文化传播会通过方言适应等方式消弭区位差异,以在当地谋得生存发展,社会环境会带来文化的反思与再塑。文化资源跨地域的传播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文化的自我成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自然需要通过共享实现,这包括族群之间、代际之间对于项目传承、发展的内部交流与打磨,通过内部共享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涵及外延的塑造。展出、演绎、销售等形式则是对行业内外、区域内外的开放共享,对外共享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转化和提升,在内外部共享中实现非遗的传承传播和延伸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萌生于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随着社会变迁,其商业经济价值逐渐凸显,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经济性特质的价值转化。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融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反哺及可持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悠久的文化元素,是民族和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是民族和地域个性的自我表征,与人类通过符号消费而表征个人消费层级的诉求不谋而合,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提供了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社会土壤,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其文化性和艺术性融于生活性和社会性当中,呈现出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的双向性。

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具有独特性和神秘感,跨文化体验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板块,成为联结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桥梁,有利于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依附文化价值而存在,具有隐含性,口传心授等特征使其有别于市场意义的其他商品,很难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快速复制和生产,如开发失当,很容易遭受毁灭性打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性与文化性、本真性密不可分。

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文化生态特征

(一) 区域特色与民族特色交融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呈现出独特的区域和民族交融性。苗瑶、氐羌、百越、濮人四大族系文化汇集贵州,民族间生活生产交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扩展,形成了贵州独有的地域民族文化环境。山峦丘陵区位特质形成了本区域与他区域在空间形态上的相对隔离,很好地保护了区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塑造了贵州集山地性、民族性、多元性、原真性于一体的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

国家公布的5个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共有158项。属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占82.28%,呈现出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征。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舞蹈项目,传统技艺及民俗也别具一格。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琵琶歌、侗戏、苗族芦笙舞、水族马尾绣、布依族服饰、苗族蜡染技艺、侗族萨玛节、苗族跳花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独具特色,承载了当地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

(二) 区域文化异质性与跨区文化扩散

贵州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南靠广西,西与四川、云南相接,属楚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衔接区。山地丘陵地理环境成为区域特色文化的天然屏障,保护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文化异质性。于此,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加以分析说明。因优质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2年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中国苗族侗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多民族区域,黔东南成为全国苗族、侗族民族文化中心带,形成了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保留着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苗族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讲述着民族的文化沿革。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生态,雷公山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富集区,是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多元价值交融地。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天独厚又相得益彰。国家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形式守护着这里的文化整体性和独特性。

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强大的文化扩散性,表现为“走出去”的溢出效应和“引进来”的磁场效应,这两者相辅相成。贵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我传播效应,区域文化异质性、多元价值的吸引力、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的科学效用,让多彩贵州声名远播,促使域外人们通过旅游、短视频等传统或现代方式来体验贵州的原生态之美,通过文化消费和传播等互动方式,实现了区域间的文化资源共享,跨区文化交流成为区域文化再生长的动力。而文化的共享性和排他性又是同步存在的,村寨文化的对外展示是文化的相对共享,苗绣、侗族大歌、安顺地戏等具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和持有者才是最能诠释文化精神内核的群体,文化的扩散性是基于文化持有者文化权利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自信。

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困境

(一) 传统性及资源依赖性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特性的冲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历史基因,传统性和本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的特征。原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映射,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源起到发展的全流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足珍贵的传统印记。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飞歌等原生态民歌,由民间口头创作,通过艺术化的生活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民族故事。苗族吊脚楼、雷山郎德上寨等通过“物质化”的建筑形态,讲述着“非物质化”的民族风情,体现着建筑性、生活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多元融合。苗族芦笙舞、瑶族猴舞、毛南族打猴鼓舞、彝族铃铛舞等传统舞蹈,演绎着千姿百态的民生民情,展示出生命本体的精彩纷呈的图景。

原生态又是与特定资源环境捆绑的。贵州茶叶都匀毛尖因“三绿三黄”的纯粹色泽、清新的茶香、醇厚的口感以及丰富营养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产于黔南,当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多雨多雾,茶树生长于山谷溪涧,周围乔木形成天然屏障,优质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茶叶优良独特的品质。多山多水,山水相间的环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层气候又是各类药材生长的沃土。“黔地无闲草,苗地多良药”,贵州药用植物达7317种,武陵山脉、雷公山、大娄山等地分布着梵净山石斛、梵净山小檗、雷公山龙头草、贵阳梅花草、赤水黄芩等贵州特有的药用植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天然资源依附性,而绿色、创新、速度、规模、协调、可持续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快速迭代,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原生态的现实操作面临困境。

(二) 民族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历史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之一,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利益,浓缩着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来龙去脉的正确认知和深厚情感,反映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理解和审美追求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及保护传承的内在自发性就成为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自觉,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凝结了各民族文化的多彩画卷,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大放异彩。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仡佬族历史悠久,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产民族。苗族木鼓舞、苗族芦笙舞、苗族飞歌、苗族吊脚楼、苗族蜡染、苗族织锦、苗族银饰;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戏、侗年;布依族民歌、布依族三月三;彝族铃铛舞、彝族民歌、彝族漆器髤饰、彝族火把节;水族马尾绣、水族旭早;仡佬族民歌、仡佬族毛龙,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讲述了民族文化的专属性。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各民族千百年来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映射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一带一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觉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贵州多高山,水族水书、水族马尾绣、侗族大歌、苗族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藏在偏僻山区的苗岭侗寨,虽然环境优美,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城市化进程对年青一代充满吸引力。文化产业的全面兴起刺激着大众的审美味蕾,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现象频频出现。

互联网文化的多样性、创新性、快速性、趣味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显而易见。苗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开发投资者趋之若鹜,但苗绣多为家族相传的家庭工艺,全手工制作模式很难快速产出,机械化虽有利于批量生产,却很难保证原汁原味。面对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艰难融合,稍不留神就容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变形和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很容易向多姿多彩又高效快速的现代生活靠拢,而文化遗产也在历史传统和现代进化之间面临本真性的考问。文化持有者也有自己的主体追求,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人为文化传承而一味坚守过去显失公允,也背离人类发展规律。只有在对民族文化自觉加以尊重和激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应和生存。

(三) 多元价值在新时代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制约与平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浓郁的民族底色,民族文化审美关乎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意。各民族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浓缩着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历史变革中的传承发展体现出各民族的理性智慧和坚韧力量,是文化强国的源泉。

侗族大歌曾一度久藏深山无人知,靠着民族在深山峻岭间的世代坚守而名扬四海。侗族大歌有抒情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伦理大歌等多种类型,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承载着侗族的社会史、思想史、婚姻史、教育史。《三月歌》《嘎萨困》 《珠郎娘美》 《探外婆》等代表曲目唱出了侗族的风土人情,是研究侗族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的宝库。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经过千百年的代际积累,创造了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着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化广博性,为历史研究、人类研究、生物研究、医学研究、艺术研究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也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知识来源,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内核。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在新时代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充分释放既是对非物质文化价值的珍惜和挖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其中包含着传统和现代文明的辩证关系,传统文化为现代文明发展提供了富足的文化素材,历史文明成果在现代的流淌巧妙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结。文化和经济密不可分,文化内涵是经济质量的必要因素,文化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的精神引领和动力,而经济生产力是文化得以繁荣的物质条件,文化和经济生产力又和科技、社会、生态生产力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多维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多元性实现了对应,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以融通。

数字、信息、互联网及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多元价值之间的互相制约也显而易见。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是长久以来的关键问题,同时又面临全球一体化新环境下的中外文化碰撞,古今中外的交错时空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价值需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价值要充分沉淀和释放,又要与现代价值接轨,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充分提取的同时,应反思怎样通过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的自然融合。文化价值的经济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内容本位与形式创新相结合才能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生命力。而新科技元素、新的演绎及传播模式如何拿捏,守正创新之间如何平衡,多元价值在新时代文化强国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发展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 守正变通,激发内生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本民族文化利弊因果的清晰判断和科学反思,是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热爱而形成的自知之明,是一个民族能够真切从本民族文化实际出发形成客观判断并能从远期思考本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能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产自偏远村寨或峻岭峡谷,地理区位封闭,与外界交流匮乏,经济开发程度低,人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化自觉的建立和维系尤为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多为政界或学界所提出,深入到贵州村寨考察,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还不足或不深,文化自觉意识尚未唤醒,而民众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持有者、使用者和推行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尤其是传承人更是行家里手,谈及工艺技艺如数家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物,其中蕴藏着怎样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宝藏,无法理解。祖辈相传的文化珍宝在他们眼里可能仅是谋生的手段,甚至连谋生都无以为继。他们渴望将手艺传承发展,却陷入资金、渠道、人才、理念的多重困境。贵州山多水多,进出不便,人们对城市化进程充满羡慕。于他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自己生活休戚相关的经济性要远大于还不能为他们所充分解读的文化性,他们所身处的生活空间意义要远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栖身的文化空间意义。激发民众文化自觉是突出民众的文化主人翁身份,激活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豪感及传承保护的责任感,在底线意识基础上强化危机意识,变危机意识为担当意识,才能守护好本民族的文化底蕴。

守正,是要守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精髓,而变通也势在必行。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通,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充分梳理和普及,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教育实践方式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区域人文和地理环境进行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最了解文化本身,最有说服力,要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建立起他们对于所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足支撑,将传承人培养成保护者、宣讲者、演示者和传播者。要通过演出等方式给予传承人充分的文化展示空间。 《云南映象》 《平潭映象》等多媒体舞台剧深受观众喜爱,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收,成为区域文化的名片。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舞台,让传承人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看到文化的发展未来,用实际行动实现个人、家庭、族群、部落、区域、民族圈层式及群体性文化自觉意识的唤醒、树立、肯定及发扬。守民族文化多样性基因之正,激活各民族内部、族际之间、全民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珍视,转化为整体性的自觉热爱、维护和发展,切实形成文化自信。

(二) 去芜存精,引入时代多元素材,增强文化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多重语境。传统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历史原生态,包括文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内容及材质的原生态,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可贵的本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维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历史传统的传承和维护。传统推动了现代化,而现代化又要推动未来,被视作历史发展中所达成的最新境界的传统在现代语境下却是走向未来的开端,这势必意味着对传统的再审视与再生产。而现代语境又是融合文化强国语境、互联网语境、新媒体语境、智能革命语境、城市更新语境、全球大变革语境、后现代语境、文化全球化语境等多元语境的整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语境在现代多重语境中破局和融入,既需要充分利用多元素材,又要从主体和客体双位角度去芜存精,增强文化活力。

文化强国语境下要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守住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国家特色,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任何形式的保护和开发不能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色彩为代价。同时这种原真性又是具有关联性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以存续发展的物理空间、人文环境等多重因素,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着独有的文化逻辑和存在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与环境的适应中,与公众的互动中推陈出新,进行着文化基因的传承。时空环境因素、传承人主体因素、参与者客观因素促成了文化能量的活态及交互流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初的文化资本,通过“活态传承的能量流动和循环”,实现了自我增值及价值溢出效应。

高山沟涧、原始村寨保护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也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长历史时期的自我封闭。侗族大歌在侗语里称为“嘎老”,布依语歌被布依族称为“土歌”,苗族飞歌在苗语里称“Hxak yat”,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很难为他民族理解,需要现代审美语境的包装和呈现。苗族蜡染、苗族织锦、布依族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主要在本民族聚居区流传,手工技艺多靠口传心授,学习难度大、周期长,且手工制作要求高、耗时久,可持续传承步履维艰,亟待高质高效的生产革命。

互联网及融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发展的路径有了更多可能,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需要去芜存精。“传统”是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对历史的追根溯源,凝聚了文化的历史精髓,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土壤。只有用新时代方式解读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精髓聚拢现代文化,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逻辑运行,才能在自我找寻、自我审视、自我否定、自我选择、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逻辑脉络里承接传统,诠释当下并指向未来。

互联网为融合提供了条件,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融合为例,贵州山美水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吸引元素。贵州高荡村寨、千户苗寨、板底村寨等传统村寨作为布依族、苗族、彝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特色鲜明,拥有布依族铜鼓、勒尤、苗族嘎歌、彝族撮泰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开展家访式旅游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立体化展示。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亲身参与当地蜡染、歌舞、民俗等特色活动,感受异域文化风情。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实现了宣传和经济价值转化,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互联网将线上宣传与线下体验无缝融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成长的平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多元融合中实现自我的再生产。

(三) 双创转化,筑牢核心价值坐标,实现文化自强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弘扬。创造性转化旨在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活力,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新时代的形象和气质。创新性发展是因循新时代发展特点和走向,通过创意思维及实践方式实现对文化要素新的组合和呈现,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再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然不能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简单保留和重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恰恰是激活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面貌。同时,创造、创新、转化、发展又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对传统一味拔高。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智慧,但这不意味着传统精髓就无所不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历史环境有其发展的局限,而有些局限又是新时代已经突破了的,所以创造性转化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新时代的融入,而创新性发展则是把新时代再当作起点,迈向更远的未来,借此“找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位置,厘定现代性转化的中心意蕴”。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核心作用。做好普查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撑,充分发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发挥传承人“源头活水”的巨大效用。其次,要以资源为载体,为传统资源注入现代元素。故宫文创是将现代创意、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融合,促进文化活态传承发展的典型案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少数民族的多样化文化,将现代审美需求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将创意人才的设计性、艺术性与传承人的专业性、文化性相结合,借助VR、AR、AI等技术手段,微博、微信、网站、客户端、电视、短视频、广播、报纸等互联网融媒体数字平台,通过线上音乐、动漫、游戏、影音,线下表演、展览、旅游、科教等多种展现形式实现理念、内容、平台、渠道的综合创新,整合文化资源,塑造文化品牌,激活文化消费,统一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将文化消费者变为文化传承者和保护者甚至创造者,通过文化创新和价值赋能实现活态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再生产,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生命力。

五、结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是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多元载体,是区域文化生态的重要元素。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少数民族积累了独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制于历史、地理等发展条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呈现出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原生态性,弥足珍贵。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区域性、民族性及历史性生态,成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影。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创新化、快速化、市场化等特点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带来挑战。文化原生态及相对封闭的现状,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形势,多元文化冲击及文化消费的新时代需求下,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传承历史又对接时代的文化再生产。守正创新、去芜存精、双创转化,是区域文化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MINORITY REPORT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