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与文化融合视角下展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05金小波

学会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馆科学融合

金小波

[摘要]科技馆展览是科普工作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直接载体,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并重的大背景下,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角设计展览,探索二者融合的多元渠道,让“文化走进科技”,赋予展览更多的文化内涵。该文从分析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科技馆展览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现实条件,结合具体案例,思考并提出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对策,以进一步发挥科技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科技文化科学普及展览设计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40050-06

我国历来重视文化和科技的协同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首次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思路,从国家战略执行层面关注二者融合。2019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出具体举措,以促进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正加速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更显重要,因为它关系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的要求。科普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要求科技与文化要素聚集融合。

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工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展览作为发挥科技馆功能的重要抓手,是更好联通科技与文化的重要通道。本文结合展览中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案例,探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在科技馆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科技一般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科学是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表现形式的抽象化、普遍化的理性知识;技术是人类在目标既定的实践中,以实践经验或科学理论为根据创造出的物质手段及经验方法[1]。文化的指代范围较宽泛,涵盖领域较多,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美学等都有其特定气质的文化元素及体现。国内外研究文化内涵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未有统一定义。《辞海》中解释,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将文化理解为“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对比分析,概括而言,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切精神层面和物质范畴结果的总和,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科技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对与社会共生的“孪生体”,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技助推文化魅力彰显,文化涵养科技独特内涵。

科技是文化彰显的“助推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特性彰显,继而推动新文化产业的形成。纵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科技变革,特定时代下的文化效应也随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新艺术运动,新材料改变印象派画家创作途径;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了电气时代,影像行业应运而生;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电子出版物、网络传输、游戏等众多文化新业态[1]。2021年,河南卫视呈现的《唐宫夜宴》爆火“出圈”,其打破传统历史文化呈现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应用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为观众上演了一段跃然于现实之中的大唐盛世场景。新科技的产生丰富了特定时代文化内容、内涵呈现、解读、展示的形式及方法。科技的介入为文化传播装上新引擎,更大程度地激活了文化的“活”的灵魂,助推文化更广、更远、更快地传播。XUEHUI学会2022年第4期2022年第4期科技与文化融合视角下展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XUEHUI

文化涵养科技发展的土壤。文化之于人是其秉性的凝练,文化之于国家、民族是精神气质的彰显,也是发展前进的内在驱动力。科技本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手段及途径。文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发展的沃土无从谈起。文化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营造了必不可少的环境气候,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可贵的智力支持。异质的文化土壤会萌芽不同的科技[3]。文化涵养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其行为导向,同时激发其创新精神、创造热情,也影响着科技的选择与发展的路径,进而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影响[4]。科技在演变过程中实际上反映着特定时期下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时间产物[5]。科技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气候滋润,需要文化效应赋能科技内涵。科技生长于文化的土壤,汲取文化的养分而后服务于文化的传播发展。

(二)科技馆展览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现行章程中有关博物馆的定义和分类,科技馆(国外称科学中心)应属于科技类博物馆,是科普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科技博物馆展览内容多以自然、科技类为主,对相关藏品进行陈列展示。从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来看,博物馆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科技博物馆作为其中一类,将其行为目的的对象或范围聚焦到科技类范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和展示表达文化的先决禀赋。维克多·丹尼洛夫在其著作《科学与技术中心》中明确指出,科学中心是科技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既然科技馆作为科技博物馆的一种延续性产物,理所当然延续了其文化属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公众不断丰富的需求,科技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其发展理念及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随之变化。科技馆通过举办展览让人们参与、体验,利用互动性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承担起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使命,发挥自身的传播与教育功能。

科技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所区别。科技馆展示内容更多聚焦自然科学类(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解读科学原理,模拟和再现科学现象,呈现科技应用,挖掘科技内涵。互动、探究式学习方式是设计展品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向公众传播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公众的好奇心。通过新颖的形式、多感官互动体验,让公众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对科学的认知,激发对科学的热情[6]。在科技馆展出的展品,浅层次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载体,是科技发展结果的呈现和展示;高層次是传播科学方法、思想及精神的载体,是价值层面的凝练表达,是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科技的发展应用使得科技馆展览展品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样、有趣,从最初的机电互动到后来的LED、OLED、AR、VR、5G等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产生及应用,科技的力量和价值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发挥与呈现。

科技馆继承了博物馆的社会职责、展示目的和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变化,凸显独有的属性和鲜明特征。不论从科技馆的职责使命,还是其发挥的功效来看,文化都是其固有属性之一,而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是其传播和弘扬文化的明确方向和具体表现。虽然科技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诞生地”,但因其互动探究等功能、特点,除了本身需要其展示科技外,还内在地要求其与时俱进,让展示科技与应用科技同向发力,使自身的科技属性进一步增强。

2006年至今,在社会发展的相应阶段,国家都发布了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纲要文件或实施方案,这些文件为各阶段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工作“施工图”。对比各阶段的纲要文件或实施方案可以发现,对“科学素质”的意义解读、各阶段工作目标安排等内容都有明显变化,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在“科学素质”的意义上增加了思维层面、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内容;二是不仅局限于达到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目标效果,而是逐步增加了文化发展的目标。科普的目标及理念逐步发生转变,科技与文化同向发展是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发展之所需。

展览承担着科技馆目标实现的重要职责。展览作为科普供给侧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实现传播科学思想、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目标成效,就需要逐步改变侧重传播科技的做法。公众作为科普需求侧到科技馆参观学习,单纯接受知识已无法满足需求,他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尤为迫切。

科技馆展览本就具备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可行条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征程,科技与文化融合必然成为办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发掘科技与文化融合切入点,由点入面,循序渐进,是促进科技馆进一步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二、科技与文化融合实践案例

在科技与文化加速融合背景下,科技馆行业也在深入思考,在展览设计方面主动探索和挖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从这里飞向太空”互动科普展:以实物为载体,联通科技与文化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领域广、科技含量高,伴随载人航天事业孕育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也是载人航天文化的高度体现。2021年3月,“从这里飞向太空”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在中国科技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围绕航天员职业特性,基于我国航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以满足公众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需求,引导公众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发公众的航天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展览设计开发之初,研发人员着眼科技与文化融合,除展示航天领域科技成就和技术外,还思考如何让公众在展览中感受航天文化。科技实物是科技发展、应用,价值、内涵,以及科研过程、故事等的高度集成,最能吸引观众目光、激发观众热情、引发文化共鸣。因此,科技实物,特别是创新型科技实物的展示,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互动科普展引入航天员舱外航天服和舱内航天服等科技实物进行展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由于实物价值高,观众一般无法直接触碰,展览应用裸眼3D技术对舱外航天服进行动态展示,与实物形成虚实互补。在展览中借助新技术展示科技实物,使观众既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其魅力,又能体验感悟其文化内涵。

(二)“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寓文化于艺术,科技与文化并举

2018年11月,中国科技馆“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向公众开放。展览以榫卯为主题,展示其在古代建筑、家具等不同领域及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榫卯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等的主要结构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人科技智慧。榫卯因其精妙灵活的结构,具备很强的实用功能。以榫卯为核心元素构成的斗拱结构灵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阐释了中国古人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体现出力学功能与造型艺术、文化传统的紧密结合[7]。展览还配套设计LED鲁班锁等科技、艺术兼具的展品,使公众在体验过程中体会古代科技、现代科技和艺术造型设计融合展示的内涵及魅力。

榫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之一,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榫卯结构搭建、制作的建筑物、家具等本身就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榫卯加上艺术化设计,成为表达文化的一种独特方式。此次展览聚焦榫卯,寓文化于艺术,展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三)“同构能源格局”主题展览:见人见物见精神,让文化走进科技

2021年4月,中国科技馆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同构能源格局”主题展览向公众全新亮相。展览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革命,低碳发展保护绿水青山”为主题,提炼出“协同、绿色、智慧”的展览理念,通过互动的体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公众展示能源基础知识、新能源发电技术,以及“华龙一号”、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等能源领域大国重器,让公众认识能源与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了解能源生产和利用的科技创新成果。展览设计及互动富有科技感,在传统机电互动技术基础上,引入VR、结构投影、透明屏等设备,营造沉浸式、多感官体验的环境。

在展览中,科技的呈现十分集中,如何兼顾文化、体现文化却是一个难点。策展团队从“见人见物见精神”的考量出发,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情感触动公众,让文化走进科技“集中地”。例如,展品“能源印记”设有“柴薪时代”“煤炭时代”“油气时代”“新能源时代”四个展示板块,设计触摸雷达互动装置墙面。观众通过触摸感应,观察动态场景画面,从中了解不同时代的能源发展历程,从而认识到能源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清洁低碳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展品设计时跳出单纯的片段式动画内容展示,在设置不同的人物和時代场景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串联演绎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体现能源发展对不同文明的影响。此外,在核能展区,设置科学家浮雕墙,集中展示核能领域科学家画像及科研场景,营造浓厚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氛围,以精神价值引领文化传承。

三、对策建议

在上述案例中,展览从展示载体、形式、内容上尝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切入点,拓宽了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可行渠道。“从这里飞向太空”挖掘科技实物的科技特征和文化价值,应用新科技将科技实物动态展示。展览中,兼顾静态陈列展示和动态全方位展示,使公众多层面、全方位体验科技、感悟文化。“榫卯的魅力”以艺术为突破口,通过榫卯这一集科学、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实物,表达、传播科技与文化。“同构能源格局”通过“故事化”的形式丰富原有科技相对集中的展览内容,发掘科技背后的文明发展、人文内涵、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文化在科技展览中发挥感人育人效能。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度反映了展览在创新发展与文化强国背景下的科技文化双属性表达程度,体现了展览科普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使命。着眼科技与文化融合,站在这一基点上进行展览设计,是更全面发挥展览的社会服务作用的趋势。本文基于以上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对策,以期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运用科技史贯穿展览设计

科技史一般指科学技术史,是对科技产生、发展与应用的记载、描述,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科技史现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领域及其之间的历史关系。科技馆展览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使命。随着公众需求的变化,科技馆展览已经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知识层面展览,进阶至大量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文化价值层面。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努力与进步,科技史记载、描述、研究的对象背后涵盖着珍贵、丰富的思想、方法及精神,因此,科技史也是一部“故事大全”。科技馆展览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也“反哺”科技馆展览,使之更丰富、更引入入胜。展览设计应考虑如何从科技史中汲取养分,充分挖掘科技发展故事、科学家故事等素材中的文化内涵,通过讲故事等形式直观生动地表达、传播,赋予科技以人文温度,让公众理解科技的背后是文化涵养、精神支持等,从而进一步传承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以科技提升互动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展览的文化内涵。

(二)挖掘科技实物创新展示

科技实物是科技工作者大量体力、脑力作用后的成果,承载着丰富的科技知识,记录着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过程及背后的故事。由此孕育出的诸如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工匠文化等是精神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技与文化的视角来看,科技实物是科学原理及技术的产物,同时是具体时代背景下文化意识的产物,具备珍藏、研究、教育等功能。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历史藏品较丰富,不缺乏展示素材,科技实物一般在一些工业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展示较多,静态陈列展示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心类科技馆对于科技实物的收藏展示则较少,科技馆展览应挖掘科技实物进行科普展示,将科技实物作为科技与文化的连接器,打破实物传统的静态陈列,应用科技的手段赋予实物活力。此外,需要挖掘科技实物的文化内容进行显性表达,如科技实物的研发背景,以及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故事、严谨的科研态度、运用的科学方法等,通过文字或图片等方式延拓展示,可收到动静互补的效果,让科技展览更直观、更感人。

(三)探索艺术渠道赋能科技文化融合

文化涵盖的内容及领域较宽泛,如历史、哲学、艺术等,内涵非常丰富,在理解与表达上并不都浅显易懂,一般给人一种摸不到、抓不着、看不懂的距离感。但也正因为文化领域之宽泛、内涵之丰富,才为其呈现或创造了多样的表达途径。科学和艺术又是不可分割的。对于科技馆展览而言,艺术更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角度来看,科技馆展览是否具备吸引力,能否激发公众的兴趣和探索欲,艺术表达够不够精彩、够不够充分至关重要。对此,科技馆展览应该积极发挥艺术的价值及内涵,将艺术理念融入展览设计全过程,借助科技艺术品等载体,通过对展品或展示方式进行艺术化设计,寓文化于科技,为科技馆展览插上艺术的翅膀。四、结语语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更好把握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发挥科普更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因此,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十分必要。以往,科技与文化融合主要以“科技走进文化”为特征,目的是借助科技力量让文化“活起来”。科技馆展览作为发挥科普功能的直接载体,在科技与文化融合背景下,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也要在普及前沿科技、传播科学文化、应用新技术成果上下功夫,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渠道与方式,让“文化融入科技”成为更大可能,赋予科技馆展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传播科技硬实力与表达文化软实力双效能,以进一步提升科技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助力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余子真.当代科技与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战略研究与思考[C]//科学与艺术·数字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传播——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2:19-23.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杨怀中,等.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姜念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意义与目标[N].中国文化报,2012-02-15(003).

[5]李铭波.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进步的相互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279.

[6]熊世琛,吴晓雷.情境教学法在科普剧场剧目设计中的应用——上海科技馆“相对论剧场”更新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4(1):57-61,87.

[7]张瑶,陈康.站在科技、文化、艺术的交汇点——“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策展记[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4(1):62-67,87.

猜你喜欢

科技馆科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找出口
刚柔并济
我在四川科技馆
点击科学
破次元
科学大爆炸
融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