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班会”提升班级德育实效的探索

2022-05-01赵盛华杨小忠

甘肃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原则德育

赵盛华 杨小忠

【摘要】班会课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也是建立良好班风、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班会费时费力,已不能满足当前班级管理的需求。随着经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受“微时代”的影响,“微班会”应运而生,及时、针对性地解决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成为班级管理的新路径。文章在概述“微班会”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微班会”的主要原则,浅谈利用“微班会”提升班级德育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微班会”;班级管理;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6—0035—03

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是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稳定乃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班会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是加强德育的主阵地。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创造性地开展好班级德育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優秀班集体,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单纯依靠传统班会进行班级管理与思想教育,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德育要求。笔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发现,“微班会”顺应时代的要求,能及时、有效、针对性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德育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开发和推广价值。

微班会,是微型主题班会的简称,是一种教育主题明确、针对性强、持续时间短、解决问题及时、形式自由灵活的班会形式[1]。首先,与传统班会相比,“微班会”快速精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其次,“微班会”用时短且渗透于班级管理的每个细节,班主任利用晨会、大课间等零碎时段召开微班会,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微班会”内容灵活,形式自由,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召开,可以利用视频、游戏、故事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1.主体性原则。“微班会”既是进行班级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展示才能的绝佳平台。所以,“微班会”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发挥学生间同伴影响作用,而不是班主任“唱独角戏”,更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进行道德说教。对此,班主任应让学生在“微班会”上展示班级新闻动态、学校大事记等,自主表达看法与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与时代责任感。

2.正面性原则。“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班主任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面鼓励性的话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负面消极性的话语容易导致学生自卑、焦虑等。“微班会”遵循正面原则,以激励为主,批评为辅,针对问题查找根源,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直至问题解决。

3.发展性原则。“微班会”的发展性原则是指,作为班级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微班会”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现实性问题,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综合考虑班集体的长远建设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1.结合班级发展,提炼德育主题。“微班会”即使时间短,也应依据班级的不同发展确定相应的班会主题。在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围绕“礼貌养成及习惯培养”提炼班会主题,形成“尊师爱生”“认真听课”“独立作业”“同伴互助”等系列子主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较为感兴趣的子主题深入交流与探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行;在三、四年级,教师围绕“集体建设及德育渗透”提炼班会主题,形成“团结向上”“力争上游”“诚信的力量”等系列子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从而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在五、六年级,教师侧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围绕学生的“自主成长及自我教育”提炼班会主题,形成“我会预习”“说说身边的小老师”等系列子主题,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个人成长及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当然,“微班会”的主题不一定限制在这一范畴之内,班级德育是一项系统化、持续性、开放性的教育工程,“微班会”的主题可以是有序发展的,也可以是不断反复的,可以是当下着眼的,也可以是思考长远的,不同阶段的班级德育侧重点不同,关键要“微中见大”,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2.聚焦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微班会”是思想引领,也是行为指导;是亮点发现,也是及时纠错。班主任正确发挥“微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开好“微班会”的关键所在。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学业负担的增加和进入陌生学习环境的孤独感,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同时,他们又具有极强的向师性与模仿性,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状态,班主任就及时捕捉典型瞬间召开“微班会”,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有效降低入学焦虑。而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呈现学习分化的趋势,优秀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从而诱发思想散漫、集体观念淡薄、不良习惯等较多问题,教师通过“微班会”及时干预,与各科教师联系,组建互帮小组,让优秀的学生形成服务意识,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查漏补缺的同时,体验奉献集体与提升自我的成就感。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展示自我,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微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个性”问题,合理看到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双面影响,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真正的班级德育,是见微知著,是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发展性的思想引领。作为班主任,问题面前要防微杜渐,不能等到学生由不良思想的端倪到不良行动的开始,再到坏习惯的养成,然后才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是要将被动转为主动,以积极的思想占领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走阳光大道,自觉追求个人成长。

3.挖掘真人真事,塑造先进典型。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班主任从中挖掘真人真事作为德育素材,依据不同的事例确定“微班会”主题,树立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从正面影响学生。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饮食起居,家庭教育支持与监督不足,极易形成“学困生”。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对症下药,及时召开“微班会”,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一个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来实现的,主题班会课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实施途径,每一次主题班会课的成功召开,都会使班级向它的总体目标跨进一步。因此“微班会”是班集体发展的基础,能使班风、班纪和班级人际关系得到强化和巩固,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当然,班级中的典型并不是“高、大、全”的优秀学生,而是班主任认真观察,深入挖掘,能起到教育效果的真实素材。唯有如此,以真实取胜,学生身边的典型才能对其他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2]。

4.关注社会发展,创造德育契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才会持久成长。在小学班级德育过程中,教师利用“微班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新闻动态,发现新闻背后的德育价值,根据小学生心理规律及认知特点创造德育契机,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例如,教师结合“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送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的新闻召开“微班会”,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视频,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学生明白取得这样的成果需要几代科研工作者的齐心协力。这样,学生通过关注科技动态,感受祖国的蓬勃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志存高远的宏伟抱负。当然,“微班会”并不回避难题,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班主任可以将其引入“微班会”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某些“网红”与明星凭借流量直播带货而频频翻车的现象,你怎么看?如果你的偶像的代言或直播出了问题,你怎么想?于是,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明确作为个人,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利益而置自己的良知于不顾,要珍惜自己的名声,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每个人应当如此,名人更当如此。这样,学生通过“微班会”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开阔了个人眼界,提高了思想修养。

“微班会”着眼于小处,关注于细节,渗透于日常,它真正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繁琐化、细微化、复杂化的特点,也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追求。小学“微班会”的创设,让真正的班级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以此辐射到学校、家庭、社会中,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班主任要以“微班会”为依托,深入挖掘德育素材,推进班级德育,实现学生发展与班级命运的同呼吸,共成长[4]。同时,有效利用“微班会”这一良好的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德育,让二者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之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杨梅.“微”言大义——利用微班会提升班级德育实效的探索[J].名师在线,2019(25):43-44.

[2]丁如许.开启“微班会”之旅[N].中国教师报,2018-01-10(11).

[3]李慧英.微班会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2019(02):79-80.

[4]田鵬飞,王小江.班会“微”起来,效果真不赖——我的微型班会探索[J].华夏教师,2019(11):88-89.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原则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