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路

2022-04-27高惠芳张晓辉

关键词:思政课程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高惠芳 张晓辉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通过挖掘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铸魂育人。课程思政要立足时代格局,牢固树立紧跟时代变化的自觉意识,发挥好教师的课程融合的纽带作用,充分挖掘课程思政“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构建“三全育人”联动保障机制,加快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从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241[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22)02-0051-07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通过挖掘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铸魂育人。课程思政要立足時代格局,牢固树立紧跟时代变化的自觉意识,发挥好教师的课程融合的纽带作用,充分挖掘课程思政“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构建“三全育人”联动保障机制,加快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从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逻辑演进

(一)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也步入新阶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明显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育、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任一学科自身应然具备的价值功能。当今,随着学科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各类学科之间的分界愈发清晰,相互之间的交叉、融合日趋减少,于是,铸魂育人被误解为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的缺失。为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继而开启了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的进程。他还就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作出明确指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总书记的这段话阐发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理念,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主持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师节座谈会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对于课程思政内涵的把握,应当主要从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产生背景以及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着手。

就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来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思政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与政治素养而专门开设的一门课程,又称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各种教育元素,融入非思想政治课——即专业课、通识课等其他各门课程中去,“润物细无声”,以求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积极的影响。关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指的是课程内容中包含着思想政治理论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课程讲授展现、发挥出来。换言之,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可以依托其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专业化的学术平台,比如可以在专业课和通识课等一系列课程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进一步挖掘课程潜力,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进一步专业化、常态化与规范化,这样就从实践上完成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进一步考虑二者的关系,由于课程思政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演化而来,并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组成部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地位,倡导课程思政不等于就此完全取代思政课程,不能只注重实践教育而偏废了理论方面系统知识的教育。

就其产生背景来看,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势在必行。过去的高校思政教育仅仅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渠道,以纯粹理论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久而久之,此种方式逐渐形成了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相分离的趋势,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是与其专业学习乃至生活实践是相分离的,他们从思政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不能运用到其他领域,这样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政课程陷入了孤军作战、单打独斗的境地,越发导致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得不到发挥。与此同时,其他各门专业课与通识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长期得不到重视和利用,这就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由是观之,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融进专业课、通识课的常规活动中,进而形成课程思政的新格局,这样的转变背景赋予了课程思政更为深远的内涵。

就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来看,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价值导向在思政教育中的共同作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全课程育人。如果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并非旨在开设一门新课程,而是提出一种创新性的思政课程教育理念,通过全课程育人的方式实现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其具体措施可以是通过选择一批合适的专业课程将其赋予思政化的内涵,使专业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专业课、通识课等思政教育资源,实现两种课程的双赢。因此可以说,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也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理论逻辑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贯和统一,从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教育的根本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牵涉甚广,其中就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等关键范畴,故而,其内涵可以初步理解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政内容寓于专业课和通识课,体现了以“润物细无声”为目标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因此也可以说,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呈现,毫无疑问,这一创新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高校各学科任课教师为实现“春风化雨”般的思政理念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身思政修养水平。

(三)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时代要求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当然,这一要求并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也是所有专业课、通识课等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他们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的重任,更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根本,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行动起来,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共同承担好育人责任,推进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互补共促,同向同行、协同相应,推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课程思政要立足时代格局。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青年学生不仅要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更要牢牢树立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的融入感与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无禁区,课程、课堂无史外之地。以史立论、论从史出。不仅要让学生知晓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认知500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史,感念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更要铭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尤其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史,其立足点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深刻历史变革。要为学生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诗、事实。不但要善于讲历史、辨是非,更要善于阐明事实、发现真理。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明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明白为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与最高成就,为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引领人类社会主义事业迈入全新境界。课程思政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使青年学生树立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课程思政要树立紧跟时代变化的自觉意识。所谓时代变化,是指国内外形势变化,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形势变化,譬如多元化意识形态的正面冲突与斗争,再譬如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的疫情与抗疫斗争;也包含了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工作任务的发展变化。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新的历史方位。这体现了时代变化的双重逻辑,一是纵向的、经验的历史逻辑,命运多舛、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以人民为主体、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的交相辉映;二是横向的、理性的现实逻辑,我们党全面研判世界大势,依托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正视与西方多元化思潮、多元化意识形态共存、斗争的事实,同时还要明确,我们决不能任其颐指气使、大搞霸凌主义、霸权主义,要保证我们意识形态教育的绝对安全,尤其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保持高度警惕。“传道受业解惑也”,课程思政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应该关注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使其尊重我们的历史、珍惜我们的成绩,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把握好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与重点任务

课程思政是为解决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提出的,铸魂育人成效是检验课程思政的唯一标准。新时代教育体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价值格局,寓理想信念教育于传道受业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勇于面对困境、深入生活,发现实际问题、分析理论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动手、入心、用脑能力,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民族、爱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发挥好教师的课程融合的纽带作用,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大格局建设,成为当前课程思政育人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发挥好教师的课程融合的纽带作用

课程思政要牢牢抓住教师这一关键主体,促其发挥课程融合的桥梁纽带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2],“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3]。优秀的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的,一个好的教师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自己,其一是理想信念,其二是道德情操,其三是扎实学识,其四是仁爱之心。所谓理想信念,即坚定共产主义必能实现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忠党爱国。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的,教师“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4]。所谓道德情操,即肩负青年学生“拔节孕穗期”守护人的责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使命,具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合格的课程思政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合格的“大先生”,然后才能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才能感染学生,做学生道德上的楷模,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4]课程教师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艰巨任务,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高尚工作。课程思政育人者需要扎实学识。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即是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5],传道是受业、解惑的目的和价值,而受业、解惑固然是传道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才能令学生信服、亲近,“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6]所谓仁爱之心,即生活中的宽容、幸福,教育中的温度、包容。仁者爱人,心向往之。只有课程思政具有了温度,教师才能从中获得幸福感,也才能向学生传递温暖的善意和力量,课程思政铸魂育人才能收获最大效能。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价值引领的重任,为此,课程思政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秉承道德情操,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身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7]。

(二)厘清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

课程思政是在所有课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内容和方法论。在明确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同时,要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上的区别。毋庸置疑,作为不同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所要讲授的专业知识是不同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使用的方法亦有所不同。为了实现铸魂育人的共同目标,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事求是地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至今,已经培育了较具体的教育体制机制、较成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办法、可资借鉴的丰富的理论经验与实践资源,这就为加快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在尊重思政课程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重挖掘其核心要义,找出课程育人的一般性的规律,使其体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中同一的东西。这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一切从思政课程中“照搬照抄”过来的东西,一定不会满足课程思政的真正需求,只会有损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既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又要体现其他课程的规律性,这是教育改革的基本遵循。课程思政不仅要尊重铸魂育人的基本规律,还要善于结合相应的知识基础,在专业内容的讲授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切忌“两张皮”。这不是谁迁就谁的问题,二者之间原本存在着向心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向真向善向美的,是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爱党爱国爱人民、尊重传统、接续创新的物质性存在,因而是一种实体,具有能动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成为课程思政科学性的必要条件。简言之,所有课程受业的过程均存在着铸魂育人的“自然”功能。因此,发觉专业知识背景中的“人”的因素,成为课程思政的首要的基本的目的。一切知识向人而生。课程思政要挖掘的正是专业知识中的“人的气息”,与思政课程的主体一样,课程思政的主体亦是大写的“人”。这个大写的“人”,既包含课堂之上的教师,当然也包含着作为“客体”的学生。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是因为他们在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中是能动的,是名副其实的“主体”。学生对课程思政作出的反应,应成为专业教师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及育人方式方法的标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课程思政的“主体性”“存在”。围绕着主体的一系列复杂性因素,将充分融入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过程。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观念体系,通过对不同教学主体的引导,通过对思政教学资源的综合性挖掘,保持着与思政课程完全一致的政治方向,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

(三)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大格局

以上谈到了课程思政教育中“人”的因素。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谈一谈教育过程本身。其中,时间、空间范畴可以称得上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概念范畴。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这正体现了思政育人的路径和方法。从狭义上,课程思政育人中的“主体”仅包括授课教师和课堂学生。而从广义上讲,这个“主体”范围很大,它指的是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区域中所有活动着的人或劳动者,即对别人产生某种作用的“人”。而且,功能性区域又不仅限于校园,还包括青年学生所涉猎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场所,譬如,实习工厂、社会实践家园、假期旅途,等等。如果仅仅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堂之上,那就太过狭隘了。从空间维度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发挥在课堂上下、教师内外的所有过程中。譬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时,全国大中小学生进入了线上课堂,体现为视频授课、集体备课、课程评议、效果評价等表现形式,均在课堂之外完成,使得课程思政育人以创新形式得以延伸,它们也作为一个部分融入了课程思政全过程之中,从而推进形成全领域、全方位、持续性的育人机制。

铸魂育人是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所有教育者都必须参与到“育人”这一中心环节中来,而且学生同样也是课程思政育人中的“主体性”存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尤显突出和紧迫。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总体在校时间相对较短,社会实践时间较长,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呈现领域广、范围大、制约性因素较多等特点,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全员”的能动性作用,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问题、优化课程设置,因材施教、因情施教、因时施教,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技能传授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形成。

三、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力军和关键因素。培育课程思政师资队伍,要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意识、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推动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建设、评比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建立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其中,师德师风是衡量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标准。而明道、信道与否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为师者要明道、信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 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要使课程教师首先成为“道”的“信者”。新时代“道”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明道、信道才有德。故而,新时代的师德之风建设不是空泛的,它有着丰富具体的内容,因而是可以衡量的。教师只有明道、信道,才能以道化心,以德安身,才能做好学生的“大先生”“引路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课程思政教师是否明道、信道为考核标准,察其言、观其行、审其思,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面衡量评判其对“道”的坚守,从而推进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为师者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主体的能动作用。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为师者先要信于思政,而后善于思政。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从两方面看,一是,作为课程思政育人主体的师资队伍,应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受业、解惑,宣扬其中的“道”。譬如,在高等数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就有这样的实例,有着“九曲回肠”复杂特性的函数图像,象征了“人的一生之中,充满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或有阴晴圆缺,或是悲欢聚散”[8]。不仅亲自授课的教师,还有那些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着“辅助”作用的人,例如教务处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的教师,都应注意将“价值引领”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就从价值、目标直至全过程强化了思政育人的理念。正所谓校园内长者皆为师,他们都应成为立德垂范、教书育人的主体。同样,作为教书育人实施的对象,青年学生亦是主体,在受道立信过程中,同样有着协同、反馈、浸润、宣传、交流的主体性作用,他们中的一部分以后也可能成为师者参与到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成为“引路人”“大先生”的接力者。

(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

在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的全部过程,实现了“隐形思政”“显性思政”的同向同行、有效融合,丰富完善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从而共同构建“全课程”思政育人的大格局。这其中,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是最基础、至关重要的部分。为有效推动课程思政这一系统工程,需着重注意以下内容:“课程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设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问题、制度建设视角下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课程思政中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课程思政中的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9]要辩证地看待上述关系问题,以课程思政中的专业课程思政为核心,建构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内的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第一,牢固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意识,合理、科学地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立足于学科的专业属性,尊重学科发挥功能的特点、规律,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是为思政而思政,而是“有感而发”“由内而外”,是“自在而自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发的“生成性”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乐于受教,才能有效避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内部“矛盾”与“对立”。第二,创新课程思政的概念形式与话语体系。尽管有着思想政治育人的共同目标,但是,较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在概念形式与话语体系上仍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充分体现这种差异性,尊重差异性,立足专业课的内容体系、话语体系基础,而不是完全地另起炉灶、开辟一块近似思政理论课程的领地。只有依托于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概念形式、话语体系建设才能独树一帜、原汁原味,才能充分挖掘和激发专业课程中的铸魂育人价值体系,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大格局。第三,分层次、分阶段有序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的过程。所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并不是搞“大波轰”“一勺烩”,所有课程同时、同步进行课程思政,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立德树人的一般规律,而且有悖于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从客观因素出发,因学科知识结构、教师知识结构、教育资源分配、教学实施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部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高校、同一高校内不同教学部门之间,同一学生所学不同专业课程之间,都存在着有先有后、由浅入深的差异化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问题,这是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身特点,归根结底是由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教师、学生的因素所引起的。因此,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因情而宜,适时、适度、适量、合理、有序、科学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进程。

(三)构建“三全育人”联动保障机制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的价值功能在于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内核,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构建起全面、综合、立体的人力资源体系。这里所谓的“人”,主要包括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专业课程管理人员、专业实践导师等,也包括一切为育人提供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的特定群体,他们可能不直接参与到思政育人的第一线,但是,他们确是不拿教杆、默默无闻的“引路人”“大先生”。要给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注入活力、补充养分,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形成思政育人的教育大格局、社会好风尚。国家应该成立若干细化领域的课程思政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总结经验、统编教材,创新课程思政的概念形式和话语体系。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改革不仅对高等教育甚至对整个民族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同样也是一个新机遇、新变革。因此需要建立国家、省市、学校、学院、教师五级联动保障机制。首先是国家层面,应及时制定专门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工程的相关政策、制度、文件,提供相应的财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出台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为之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省市应该坚定贯彻国家课程思政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细化指导方针、政策建议、纲要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集中力量,提供交流、展示、评选、推广的平台,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指导和帮助。高校是课程思政育人系统工程中最直接、最紧要的环节,它担负着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集中组织教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重任,并直接负责优秀经验的总结、复制、推广。高校党委要突出课程思政主体责任,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管理,加强课程思政育人系统服务保障工作。此外,高校还要发挥领导优势,逐步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发掘优秀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学院是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第一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创新管理体系和教学创新管理办法,健全完善课程结构设置管理和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优化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制度,具体担负起课程思政的组织实施、教学设计、课堂评价等工作。而教师则是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动主体,与作为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主体——学生一同承担起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重任。

作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更加注重教育实践中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通过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形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围绕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价值和规律,依托社会发展的大势,使其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开发出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课程思政育人方式、路径,推动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烁、鞠鹏:《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2]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王晔:《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4]黄敬文、鞠鹏:《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

[6]张烁、谢环驰:《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7]《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人民日报》2021年9月10日。

[8]王亚凌、廖建光主编:《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

[9]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3期。

Inner Log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n the New Era

GAO Hui-fang ZHANG Xiao-hui

(1.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2.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casts the soul and educates people b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s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the times, we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keeping up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ink role of teacher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fully tap the dynamic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and subjects,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 the linkag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Key words: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wide education”

(責任编辑 刘永俊)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